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
我院张政主任指出根据医学界的普遍认知,类风湿关节炎可具体分为4种类型:
典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不典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
重叠类湿性关节炎。
四种类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临床上又可分成几类,各有其临床特征。
(1)、典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其临床表现为:
①、晨僵;
②、关节肿胀,疼痛,反复发作;
③、多个关节受累,单关节炎少见;
④、对称性关节受累,不同关节间症状转移,间隔期在1个月以上;
⑤、关节炎症有相互制约现象;
⑥、病程可持续几个月以至达数十年之久;
⑦、关节周围组织病变及并发症,例如,类风湿性皮下结节,关节附近肌肉萎缩,肌无力,关节周围的组织受累,骨受累,肩手综合征及下肢与踩部水肿等。
(2)、不典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其临床表现为:
①、发热型类风湿:在临床上可分为长期高热为主要表现的类风湿和长期低热为主要表现的类风湿。以高热为主的类风湿发热,由感冒、外伤等因素引发,表现为不规则间歇性的特征。全身症状多,表现为明显乏力、易累、倦怠、多汗、晨僵、关节肿胀、疼痛等症。
②、单关节炎:多由髋、膝、踝单关节开始发病,病变始终局限于1个关节,以后反复发作,缓解与加重缓慢交替。常伴有其他关节痛,但不肿,病程可持续1年至数年。
③、少关节炎:此型关节炎多半固定在2—3个关节上,好发于腕、踝、膝、跖、髓等关节。关节症状较轻,发展较缓慢,有较长时期的缓解期。
④、反复发作性风湿病:又称发作性风湿病。其特征为发作呈周期性,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数日乃至2—3周,自行消退,关节疼痛剧烈,多由劳累、饮酒、失眠所诱发。
⑤、干性关节炎:临床以关节僵硬、挛缩为主要表现,关节肿胀不明显,剧烈疼痛或反而无痛,但关节破坏及增生发展迅速,数月至1—2年内可使关节毁损变形,发展成残废。
⑥、内脏型: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其特点是当内脏症状突出时,关节痛的炎症表现一般是中等度的,有时轻微,或退居次要地位。可表现为心脏损害,类风湿性血管炎,肺、肾损害,关节淋巴结病,关节肝脾综合征,神经精神和内分泌系统损害,眼、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损害及其他。
(3)、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
其临床表现为:
①、长期高热为主要表现;
②、多关节炎型类风湿;
③、单关节炎;
④、少关节炎。
各特征与不典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相似。
(4)、重叠类风湿性关节炎
其临床表现为:
①、类风湿重叠风湿病:全身症状重,可伴有明显心脏损害的表现与心力衰竭;
②、类风湿重叠系统性红斑狼疮:本症具有类风湿的关节炎表现,以关节疼痛者最多见,既有严重的关节破坏和畸形,又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表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身体内广泛的结缔组织发生非化脓性炎症,故出现全身性器官损害,以皮肤和肾脏为突出。
③、类风湿重叠瑞特综合征:临床上本病以20~30岁男性多见,初起常先有尿道炎的尿频、尿急和排尿疼痛等尿道刺激症,多持续数日至2~3周而自愈,可并发前列腺炎、膀胱炎。在尿道炎后数天出现急性无菌性眼结膜炎,多为双侧,轻者数天内即消退,重者可持续数周。
④、类风湿重叠干燥综合征:干燥综合征现又称为口眼关节炎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但主要以眼干、口干和慢性关节炎为特征。本症多侵犯成人女性,口、眼、鼻、咽、喉、呼吸道和生殖道粘膜均可出现干燥的一系列症状,其实质是上述器官的粘膜炎症。病人经常有眼内异物感,吃干性食物困难,进餐时常需喝水或喜进流质食物。
风湿关节病特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