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春风十里不如你。”
春天万物复苏,春天的风都洋溢着花草清新的香气,令人心旷神怡。但其实春风可不是那么好吹的,稍微不注意,春风可能会影响健康哦~
仔细想想,一到春天,人是不是特别容易感冒、头疼、咳嗽呢?据统计,36%以上的头痛患者会在春季易反复头痛发作。其实,这些容易在春天发作的毛病,都与风邪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那么,什么是风邪?又为什么春天就易感风邪呢?
为什么春天易感风邪?中医认为人生病的原因之一为“外感六邪”,分别是“风、湿、寒、暑、燥、火”。当人体正气不足时,六邪中的任何一个进入人体,都会引发疾病。
《黄帝内经》记载:“风为百病之首,风为百病之长。”风邪主动、善行,其致病特点为:发病快,变化多;疼痛呈游走性,且遇风加重。
春天易感风邪是因为春季来临时,人体的毛孔已经打开,但阳气还没有充分到达体表,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还很弱,稍微不注意,风邪就会乘虚而入。
风邪易给身体带来这3大危害!1.伤肺
当风邪侵害身体时,首先伤害的便是肺部。因为风邪一般是由皮肤毛孔进入人体的,而肺主皮毛。因此,在风邪进入人体后,首先容易伤害肺部,影响肺部的呼吸功能,导致咳喘的现象,甚至引发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等病症。
2.伤血管
冬天刚刚过去,天气并没有完全回暖,早晚寒凉且温差较大。寒伤阳,心属阳,寒气入侵,心脏首先居之。因此,早春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另外,当人体体内存在血瘀且正好遭受风邪侵袭时,体内的血瘀易发展为血栓。血栓随着血管流动的方向在人体四处游走,导致堵塞,易造成脑卒中、心梗、心绞痛等。
3.伤关节
当风邪与湿邪协同时,很容易伤害关节,甚至导致关节疼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畸形等症状。像肩颈部、膝关节等软组织较少的关节处,在反复受风的情况下,极易导致落枕、肩周炎、老寒腿等。
我们已经知道,春天感染风邪不仅伤肺、伤血管,还伤关节。那么,应该如何在春天躲避、预防风邪的侵袭呢?
春天防风邪?就看这5招!1.注意头部的防风防寒
防风邪首先要防风。白天时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做好通风,晚上则需要关好门窗,避免风邪侵袭头部,导致头痛、头胀,甚至眩晕等问题。
另外,洗完头发后应及时吹干,避免风邪、湿邪伤害头部。
2.适当春捂
俗话说“春捂秋冻”。春天气温刚刚回升,但早晚气温却依旧寒凉,温差较大,此时马上把大衣脱掉,做很容易因受凉而降低自身免疫力,使风邪趁虚而入。
因此,不要过早脱掉大衣,要等气温持续稳定在15℃以上,昼夜温差低于8℃时,再结束春捂。且老人和孩子要多捂7-14天,给身体多一点时间适应。
另外,《老老恒言》中提到:“春冻半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意思是说春季保暖的要点是下厚上薄,尤其是要注意到肩颈部、腰腹部和踝关节的保暖。
3.户外运动注意避风
春天晨练时,尽量不要太早,且锻炼场所应选择背风之地,墙边等风道处易使人体受到风邪侵袭。
另外,春天运动需控制好运动强度,稍稍出汗即可。出汗时皮肤毛孔会打开,大汗淋漓易使人受到风邪侵袭。
4.适量补充温性食物
《黄帝内经》记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对于春天易感风邪的高危人群(如头晕头痛、风湿性关节痛、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肺心病等患者),第一要务是提高自身免疫力。
此时可补充温性食物,例如红枣、山药、春笋等食物,保护人体阳气,帮助人体抵御风邪侵袭。另外,还可通过多吃红色食物来提高免疫力,红色属于阳性,春夏养阳,阳气充足,外邪就不容易侵袭我们的身体了。
食补推荐-四红汤
红枣、红小豆、红皮花生豆各30克,适量红糖。
先将红枣、红小豆、红皮花生豆洗净倒入锅内,加毫升水煮熟,最后放入适量红糖即可。
补气生血。
5.艾灸
在人体穴位中,人们把容易遭受风邪侵袭的穴位都以“风”命名,例如风府穴、风门穴、风池穴等,这些穴位都很容易变成风邪的藏身之所,艾灸这些穴位,可激发身体阳气,帮助改善因风邪引起的头痛、头重等现象。而因风邪导致的关节疼痛,肩颈痛等问题,则可取阿是穴(疼痛点)艾灸,祛风散寒,补充正气。25小时社区
创造家与工作外的第三悦己空间
每天给自己1个小时
运动、读书、修心、正确健康养生
做一个对生命有态度的人
你还喜欢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之美习惯的力量——好书分享
拿什么拯救你,我逝去的青春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