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是颈椎病,福建一男子术后偏瘫别忽

海都记者陈燕燕

近年,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赛”,

让“渐冻症”这一罕见病走进公众的视野。

网络图

渐冻症患者大多在发病两三年后,逐渐不能行走、说话、吞咽,最终不能呼吸,身体就像被冰冻住,但头脑清醒如常,清晰地看着自己呼吸衰竭,逼近死亡。

今日是第11届国际罕见病日

网络图

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邹漳钰说

目前,我国约有20万“渐冻人”,但大多数病人没能得到规范的治疗和管理。

被当作颈椎病,术后男子偏瘫

最近,邹漳钰医师接诊一个50岁的泉州男子,一年前,他右手举不高、手麻、常感觉身上的肌肉在“跳动”,医院查了核磁共振,发现颈部椎间盘突出,医生推断是颈椎病。

男子尝试了拔罐、刮痧、牵引,都不管用。当地医生建议做个手术,解除对神经的卡压,不料,手术后他的右手完全抬不动了,连吃饭、梳头、洗澡都吃力,需要家人帮忙,很快他又出现了下肢无力,说话含糊不清、吞咽困难等症状,此后,医院,做了肌电图等检查,确诊得了“渐冻症”。

网络图

邹医师说

“渐冻症”非常较少见,早期症状轻微,患者可能只是感到有一些无力、肉跳、容易疲劳等症状,且该病好发于55-75岁,正是颈腰椎病的高发年龄,因此,患者很容易被误诊为颈腰椎病,延误治疗时机,甚至做了不必要的手术,加重病情。一些患者还被误诊为脑血管病,长期吃药、打针。

他建议,

如果市民出现不明原因的无力、

萎缩、肉跳等症状,

医院神经内科神经肌肉病门诊就诊。

只有通过肌电图的检查,

才能区分“渐冻症”和颈腰椎病。

年轻人也可患渐冻症,最小仅15岁

邹医师说,尽管“渐冻症”好发年龄为中老年人,但年轻人也可患,“渐冻症”。从医14年,他接诊过一些“渐冻人”仅二、三十岁,最小的仅15岁,是一个漳州男孩。

他指出,国内没有“渐冻症”的发病率统计,欧美国家的发病率是十万分之一至十万分之二,属于罕见病,除非有家族史,大多不会遗传。目前,该病没有办法根治,但若不及时治疗,一般3年左右就会发展到完全瘫痪,最终死于呼吸衰竭,早发现、早治疗,可延缓疾病的进展、延长生存期。

网络图

“渐冻人”的平均存活时间为3年左右,但病情发展因人而异,20%患者病程超过5年,10%超过10年,5%超过20年。医院,有些“渐冻人”经过系统治疗,已存活10多年,且还能行走。

“‘渐冻人’大多死于营养不良或呼吸衰竭。”他指出,有相当部分患者和家属听信虚假医疗广告,购买了宣称可以治愈该病的药物,浪费了大量金钱,又没有得到规范的治疗。医院就诊,使用有效的治疗药物,并加强营养和护理,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期。同时,家中可配备无障碍设施,比如在卫生间加装扶手、房内铺设地毯、使用软床等,帮患者做一些被动式的康复运动。

近年,医院神经内科联合消化科、呼吸科、营养科、康复科组成了多学科诊疗小组,在开展一体化规范诊疗的同时,也提供了胃造瘘术等生命保障治疗,大大地提高了病人的生活和生存质量,让“渐冻人”就医更便捷;神经内科还和一些公益组织合作,给经济困难的患者提供免费的无创呼吸机治疗,并成立了群“福建解冻家园”,在线指导患者治疗和护理,目前已有上百位“渐冻人”、家属加盟,经常在线交流。

罕见病的发病率很低,

只有十万分之几,

但对于患者及其家庭来说

他就是十万分之十万。

让我们一起,

罕见病,关爱“渐冻人”。

大家都在看:

●昏迷4小时,福州依姆死亡……遇到这种情况,赶紧就医!

●一晚只睡12分钟,他们说自己过了一个假春节!

●过年喂孩子要注意!省妇幼最近这种病例特别多

●家有吃不饱的小胖墩注意了!福州一男童感冒险丧命……

海峡都市报社新媒体生活部出品

值班编辑:施烁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十大专业医院
西安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paixg.com/fsgjy/1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