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人类不断寻找传说中的“青春之泉”,梦想自己的生命能够得以延续,甚至达到永生。人体冷冻技术似乎让不少人看到了希望。山东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近日对外披露,他们实施的中国首例异地转运、实现人体低温保存手术在济南完成。
▲点击收听音频▲
6月19号下午,72岁罹患肺癌的志愿者刘爱慧被转移到零下℃的液氮罐中。人体冷冻手术由山东银丰生命科学研究医院共同完成。
实际上,刘爱慧不是第一名接受人体冷冻手术的中国人。年5月,中国第一位冷冻申请人、重庆女作家杜虹在北京接受了冷冻大脑手术;年5月,展文莲在济南接受了中国第一例人体冻存手术。
低温冷冻保存是把动物和人体保存在极低温度下的一种尝试。最先提出“冷冻遗体”理念的是美国人罗伯特·埃廷格,他通过研究大量资料阐明,冷冻复活生命是有可能的。如果技术条件能满足,在温度足够低的环境下,去世的人被无限期地完整保存下来。人类医疗科学最终能修复几乎所有由于低温冷冻个体造成的伤害,迟早,未来的医疗技术能把他们复活并治愈他们。
家属隔着玻璃窗,目送老人被转移到-℃的液氮罐中
问答
新闻建外14号
果壳网科普作家瘦驼
冷冻人体意味着人类尝试去“跨越时间”,冷冻人体真的能够复活吗?
瘦驼
现在做人体冷冻的公司一般这样操作:首先临床上被宣告死亡的遗体会被接上人工心肺机,维持它的血液循环,运到人体冷冻公司,让尸体了慢慢降温到零度以上,慢慢把他的血液全部放出来,充上专门用来冷冻保存的组织液,然后再继续降温,降到零下度,最后再存到零下度的液氮里面。
它需要一个非常繁琐的过程,医院到冷冻公司这个过程当中要保证尽量减少因为缺氧导致组织损坏。第二,为什么要把血液放出来,然后重新填充上一些组织液?实际上组织液是一种化学药物,这些化学药物是为了减少组织在冷冻的时候产生冰晶。我们身体里面很大部分都是水,水会结冰,结冰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要小,同样的体积水变成冰的过程当中,它的体积要变大,如果是细胞里面的一些水分,结冰会把细胞胀坏。这就如同一些像水果、蔬菜或者一些肉类冷冻了之后再复温,我们发现它蔫了,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冻伤,这种冻伤就是因为细胞里面的这些水结冰形成的冰晶刺破了细胞导致的。为了减少这种损伤,就要在尽量的在细胞里面和细胞之间替换上一些能够减少这种损伤的特殊的化学药物,慢慢的冷却到能够放到液氮里面的程度。
灌流手术画面有没有在其他的物种上实现过冷冻的器官,可以恢复它们的功能?
瘦驼
在大的动物上还没有在实验室里取得成功过,现在只是在一些非常小的组织或者一些简单的组织上实现过冷冻之后再复温,尝试着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减少它损伤,看起来似乎是还能够重新实现功能的,比如血管、比如线虫,在线虫的身上能够保证它冷冻再复温看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这当然是看起来了,因为特别是我们非常关心的能不能保存记忆这个事情,没有办法在实验动物上检验。我们也不知道他到底是记住了还是没记住,但是这仍然是非常小动物,大动物上面我没有实现过,没有在老鼠、兔子、猴子或者是更接近于人的这些动物身上实现过。
人体冷冻技术从一出现就饱受质疑。在法律上对冷冻人体是否有具体规定?志愿捐献者、实施机构是否面临法律风险?
瘦驼
在绝大部分的国家里面像冷冻身体它只是作为遗体保存的一种手段,有些国家不允许这样手段来保持遗体,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公司,它会在一些国家,包括我们国家来推出这样的服务,其实是为了规避在另外一些国家法律上的障碍,因为我们国家没有明文的规定,遗体必须用什么样的方法保存,所以好多公司到中国来开展业务。
伦理上问题其实就更复杂了,比如你现在认为他有朝一日能够复活的,他复活之后的法律地位怎么来认定的?他之前的遗产已经被继承,我们该怎么来认定他们......
瘦驼
美国有三、四家公司在做冷冻人体,俄罗斯有一两家公司做这样的事情,但是针对低温医学,包括像冷冻保存器官、复温,这些低温医学的研究各个国家都在做。目前,主流的科学家们并没有把她的野心扩展到保存遗体,让遗体有朝一日能够复生这件事情上来,主要做的是怎么把器官长时间保存下来,以便于能够撑到它送到需要患者那去做。把一个人整个冷冻起来,寄希望于未来能够复活他这样的事,可能会稍稍有点科幻了。
电影《星际穿越》宇航员可以进入休眠水床休眠,并自行设定唤醒时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