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导读:
有人称痛风是“不死的癌症”,折磨着不少人,一旦发作起来,痛得冷汗直流。尤其在夜深人静时,痛风突然发作,让人惊醒于睡梦中,又或是在气温骤变时,痛风也会痛得让人痛不欲生。
本期,我们带你了解:
●痛风的病因病机
●哪些人群易得痛风
●痛风饮食指南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痛风由于正气不足,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或嗜食鲜味膻发之物所致。
风寒湿邪侵袭人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使气血痹阻而为痹病。由于感邪偏盛不同,临床表现也有差别。
因风性善行而数变,故痹痛游走不定而成行痹;寒气凝涩,使气血凝滞不通,故疼痛剧烈而成痛痹;湿性黏滞重着,故使肌肤关节麻木、重着、痛有定处而成着痹。
而素体阳盛或阴虚有热,感受外邪之后易从热化,或因风寒湿痹日久不愈,郁而化热,出现关节红肿疼痛、发热等症,而形成热痹。或过食海鲜、蘑菇等膻发之物,导致痰热内生,阻于经络,深入关节筋脉,发为痛风。
哪些人群易得痛风
男人
数据表明,痛风患者的男女比例大概是15:1。
女性身上有先天性的优势,因为雌激素占了上风,雌激素能促进尿酸排泄,并能帮助抑制关节炎的发作。
而男性呢,体内雄激素更多,雄激素特别钟爱尿酸,会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出,导致尿酸在体内的含量升高,加快尿酸结晶的形成和沉积,最终招来痛风。
爱喝酒的人
这一点其实还是和男人有关,应酬多、撸串喝酒……
喝酒会引发痛风,仅仅是因为酒类嘌呤原因吗?
其实你们有所不知,喝酒还会让我们体内产生很多乳酸,而这些乳酸会和尿酸发生竞争。两者都要排泄出去,但是乳酸这家伙更霸道一些,所以尿酸排出去的就少了。
久而久之,就引发痛风了。
爱吃肉、吃海鲜的人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肉类、海鲜中嘌呤高,吃多了容易痛风。
中老年人
①绝经后的女性
女性绝经后,雌激素下降,雄激素上升,所以容易得痛风。
②60岁后
人老了之后,关节老化,再加上钙流失,软骨组织也减少很多,就这样,痛风开始欺负老年人了。
有痛风家族史的人
痛风会遗传!
当过运动员的人
因为运动员身体活动比平常人多,而且强度更大,这导致他们体内ATP的燃烧分解,以及细胞的新陈代谢速度比普通人更快。
肥胖群体
道理和喝酒类似。因为减肥过快,脂肪燃烧后会产生很多酮体,酮体和尿酸也会产生竞争机制。
肥胖的人大多热爱炸鸡、可乐等高脂肪的食物,脂肪摄入过多,上面的戏码再一次重演。
痛风饮食指南
一说起痛风饮食,很多人立马会脱口而出:少吃肉,不喝酒呗!
没错,但这只是其中一部分。
为了安抚你们的心,专家也会制定各种食谱,不用压抑自己想吃美食的心,只需要少量控制即可。
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资料显示,痛风的急性发作往往是由于暴食了高嘌呤食物。
一般人膳食摄入嘌呤为-mg/天,在痛风急性期,嘌呤摄入量控制在mg/天以内。
所以,如果你痛风发作了,那么第一类食物就不要吃了。
曾经有痛风史,或者是高尿酸人群,那么就尽量少吃第一类食物,第二类也最好严格限量。
如果觉得以上图表太复杂记不住,那么在饮食中可以遵循下面这个原则。
限制总能量,防治超重或肥胖
已经确诊为高尿酸血症、痛风的人群,每日摄入总能量应比正常人减少10%-20%,防止发胖超重。
肥胖人群也要减少摄入,以免出现过多酮体,而减少尿酸的排出。
多吃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
蔬菜和水果均属于碱性食物,尿酸及尿酸盐在碱性环境中容易被溶解、排出。
除了水果蔬菜以外,苏打水、苏打饼干、碱面也是属于碱性食物,可以适量吃。
少喝富含果糖的饮料
虽然水果要多吃,但是富含果糖的果汁尽量少吃,因为果糖可促进核酸(也就是DNA)的分解,增加尿酸生成。
禁酒
是的,得了痛风的人,不是要少喝酒,而是,禁止喝酒!
上面说了,酒精容易使体内的乳酸堆积,对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引发痛风。
补充膳食补充剂
它们可以促进尿酸盐的溶解,有利于缓解痛风。这条知识别处没有,赶紧告诉有痛风的家人。
多喝水
这句话讲烂了,但确实管用。
人体水分不足,血液中的水分减少,尿酸浓度自然上升;身体缺水,排尿自然就少。尿都没有,尿酸哪有出路!
为了防止夜间尿浓缩(夜间呼吸、皮肤汗液的蒸发,体液有损失),痛风人群在睡前最好也喝点水。
名医推荐
沈壮雷副主任中医师肾病专家第一至第四届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肾病和内分泌失调研究,获多项国家级论文与成果奖。
主治:慢性肾炎,尿蛋白、尿隐血,IgA肾病,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高尿酸、痛风、高血压肾病,老年肾病。尿频、尿失禁。由肾所及的妇科内分泌失调,月经不调,色素,卵巢早衰。性冷淡,阳痿,早泄,勃起障碍。精子质量与卵泡发育低下。睡眠、记忆障碍,反复感冒,腰酸,疲劳综合症。孕前调理,冬夏膏方调理。
门诊时间:
周四、六上午,周日下午
推荐阅读
喜欢就点个“在看”
分享给小伙伴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