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感:
症状
(1)一般型:较多见。主要表现轻咳,流清鼻涕,体温正常或稍高,过后很快下降。精神及全身变化多不明显。病驴7天左右可自愈。
(2)典型型:咳嗽剧烈,初为干咳,后为湿咳,有的病驴咳嗽时,伸颈摇头,粪尿随咳嗽而排出,咳后疲劳不堪。有的病驴在运动时,或受冷空
气、尘土刺激后咳嗽显著加重。病驴初期为水样鼻涕,后变为浓稠的灰白色黏液,个别呈黄白色脓样鼻涕。病驴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全身无力
,体温升高到39.5℃~40℃,呼吸增加。心跳加快,每分钟达60~90次。个别病驴在四肢或腹部出
现浮肿如能精心饲养,加强护理,充分休息,适当治疗,经2~3天,即可体温正常,咳嗽减轻,两周左右康复。
(3)非典型型:即合并症和继发症的发生。这均因病驴护理不好,治疗不当造成。如继发支气管炎、肺炎、肠炎及肺气肿等。病驴除表现流感症
状外,还表现继发症的相应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则引起败血、中毒、心衰而导致死亡。
治疗:
(1)解热配合抗生素,有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要加上止咳药。板蓝根注射液或柴胡注射液稀释青霉素
或头孢肌肉注射,止咳:可用丁胺卡娜霉素。有热的驴要肌肉注射安乃近注射液及时退热,防治高烧
引起肺炎。
(2)大群可以投药来辅助治疗与预防,清瘟败毒散加板清颗粒也可以在拌料中加以抗生素如(阿莫西
林)。
二、小叶性肺炎:
病因:肉驴因受寒感冒,吸入刺激性物质或气体,饲养管理不良,使其抵抗力下降,各种病菌趁虚侵入而导致发病。尤其是幼、弱、老龄的肉驴
最易发生,若时间较长未得到治愈,易继发感染腐败菌和化脓菌,而引起化脓性肺炎,出现自体中毒。
[症状]
(1)全身变化病初呈支气管炎的症状,但全身症状比较重剧。病畜精神沉郁,结膜潮红或发绀,脉搏加快,每分钟60~次,呼吸浅表增数
,每分钟可达40~次,呼吸困难的程度,随发炎的面积大小而不同。体温于发病2~3日内升至40℃以上,以后多呈弛张热型。个别体质极度
衰弱的病畜,体温不一定升高。
(2)胸部听诊在病灶部位,病初肺泡呼吸音减弱,可听到捻发音,以后,当肺泡和细支气管内完全充满渗出物时,则肺泡呼吸音消失;因炎性
渗出物的性状不同,随着气流通过发炎部位的支气管腔时,可听到干性哕音或湿性音。健康部的肺脏,由于行代偿呼吸,肺泡呼吸音增强。
治疗方法:
(1)消除炎症临床上常用磺胺制剂及抗生素。常用磺胺制剂为磺胺嘧啶。常用抗生素为青霉素万~万单位肌肉注射,每8~12小时一次。对重症病驴,可同时以青霉素万单位,加入复方氯化钠液或5%葡萄糖盐水毫升内,溶解后,缓慢静脉注射,效果显著。也可选用土霉素
等广谱抗生素。
(2)制止渗出和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可静脉注射10%氯化钙液50毫升,每日一次。或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液毫升。
(3)对症治疗为了增强心脏机能,改善血液循环,可适当选用强心剂,如安钠咖液、樟脑水、强尔心液等。
(4)人用药:静脉注射;头孢1g、地塞米松、利巴韦林、氨溴索或氨茶碱(ml一瓶)临床应用效果很好。
三、鼻窦炎:
要与流感区分开,因期症状相似。但治疗基本与流感相同。
四、驴口炎:
口炎又名口疮,是口腔黏膜表层或深层组织的炎症,包括舌炎、腭炎和齿龈炎。
理化性损伤,如粗硬的饲料、异物;化学性刺激,如经口投服刺激性药物的浓度过大;喂发霉的饲料,均可引起口炎。口炎还可继发于邻近
器官的炎症和某些传染病(如腺疫)等。
病畜采食小心,拒食粗硬饲料,咀嚼缓慢,吐草团。唾液分泌增加,口腔湿润,唇边附有白色泡沫或黏涎。检查时,见口腔黏膜潮红、肿胀
,口温增高,舌面被覆多量舌苔,有甘臭或腐败臭味,有的唇、颊、硬腭及舌等处有损伤或烂斑。
有的病畜口腔黏膜上有大小不等的水疱,内含透明或黄色浆液性液体,称为水疱性口炎。若口腔黏膜发生糜烂坏死或溃疡,并流出灰色不洁
而有恶臭的唾液,称为溃疡性口炎。
治疗方法:
口炎的治疗,首先应除去致病因素,如拔除刺在口腔黏膜上的异物,修整锐齿等。在护理上,喂给柔软易消化的饲料,如青草、青干草等,
经常饮清水,喂饲后最好用清水冲洗口腔。
药物疗法一般可用1%食盐水,或2%~3%硼酸液,或2%~3%碳酸氢钠液洗涤口腔,一日2~3次;如果口腔黏膜或舌面发生烂斑或溃疡时,
在口腔洗涤后,还要用人用西瓜霜,每日1~2次。效果良好。
五、驴螨虫病:
肉驴相对于其他畜禽来说抗病力强,但并不是不会生病。疥螨病是肉驴养殖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寄生虫病,几乎每个养驴场都存在。
肉驴疥螨病的发生与饲养环境有较大关系,大多数养驴户认为肉驴抗病力强从而放松了对环境的重视。圈舍过于潮湿、卫生工作不到位、消毒工作不合理等问题,均可以促使疥螨病的发生。(驱虫保健不彻底)。
症状
疥螨病是北方寒冷地区冬季常发病,另外其他季节高湿环境下也易发病。初期驴皮肤奇痒,出现少量脱毛现象。不进行治疗的情况下,便会越来
越严重。逐渐发展为皮肤留黄水、结痂和严重
脱毛,类似于体癣。由于皮肤瘙痒,肉驴易出现肯咬和磨墙现象,烦躁不安不能正常采食和休息,严重影响肉驴生长速度甚至出现掉膘,最终可
能会出现营养衰竭而亡。在冬、春季节,脱毛
严重且驴舍保温效果差的情况下还可发生冻死。
本病单纯治疗效果较差,应该采取防治结合,方可彻底根除。单纯治疗的情况下,由于环境内纯在大量疥螨虫一段时间后还会再次发病。
预防
1、做好圈舍卫生工作,对粪污及时进行清理,特别是治疗期间一定要将粪污清理干净;
2、定期对驴舍内外环境进行消毒;
3、实施监测驴舍内湿度,合理进行通风换气;
4、对健康驴定期采用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驱虫。
治疗
1、皮下注射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用量严格参照说明用量,最高不宜超过说明用量的1.2倍;
2、采用敌百虫或双甲脒溶液进行体外喷洒或药浴,严格按照说明用量进行配比,皮肤溃烂严重者不适用;
3、采用硫磺粉和凡士林进行2:3进行配制成乳膏,涂抹到患部,无论对真菌性皮炎还是疥螨都有较好效果;
4、采用废机油进行涂抹,方法虽然土但效果还不错。
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可以采用第1治疗方案加其他任意1治疗方案联合治疗。
六、产后不食症原因:
原因:
(1)母驴产后腹压降低,消化机能往往会出现紊乱。
答:做产后保健的同时,可以得到恢复。
(2)产后感染,母驴生产过程中出现难产或助产不当,都有可能会出现产后感染,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体温升高及流恶臭分泌
物等,严重者还会出现全身感染
答:产后保健;鱼腥草注射液稀释青霉素,产后注射缩宫素(OT)。
七、结症:
本病是在养殖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如果处理不当可以造成死亡,而结症又分小肠积食和大肠便秘两种;俗称前结,后结。
具体判定方法:前结扒,后结回头望腹。。。。。精神不安,食欲大减或不食,粪球干小,常覆有粘液,肠音不整,继则肠音沉衰或者
全无,粪便不通,腹痛起卧,回头顾腹,后肢蹴腹,口内干燥,舌苔黄厚,脉象沉实。由于秘结部位不同,其表现也有差异。
治疗:大黄末克加0毫升温水灌服,静脉注射:安嗅与镇痛药。后结可以直接灌肠石蜡油,效果较好。
八、肠炎:
胃肠炎是胃肠黏膜及其深层组织的重剧炎症。在许多情况下,胃炎与肠炎一同发生,所以,一般统称为胃肠炎。
[原因]原发性胃肠炎的发病原因,是由于某种原因,使肠道内菌群失调特别是大肠杆菌,或肠炎沙门氏杆菌大量发育繁殖,引起急剧而严重的胃
肠炎。长期喂发霉的饲料,可引起霉性胃肠炎。
[症状](1)急性胃肠炎病驴精神沉郁,结膜暗红并黄染,口腔干燥、恶臭,舌面皱缩,被覆多量舌苔。常伴有轻微的腹痛,表现不安,
喜卧或回顾腹部。不断排出稀软粪便或水样粪
便,恶臭或腥臭,并混有血液及坏死组织片,有时混有脓液;拉稀时肠音增强,病至后期,则肠音减弱或消失,肛门松弛,排粪失禁;有的病驴
不断努责而无粪便排出。但当炎症主要侵害胃
和小肠时,口腔症状明显,结膜黄染,常有轻度腹痛症状。腹泻重剧的病驴,脱水症状明显。皮肤干燥,弹力减退;眼球凹陷,角膜干燥,暗淡
无光;尿少色浓;血液黏稠发暗。全身症状也
很快地增重,此时病驴高度沉郁,结膜发绀,全身无力,脉搏往往不感于手,全身肌肉震颤,出汗,甚至出现兴奋、痉挛或昏睡等神经症状。
[治疗]
(1)抑菌消炎:制止炎症发展,是根本的治疗措施。
(2)清肠止酵:常用硫酸钠克~克,酒精50毫升,鱼石脂15克~20克,水0毫升,一次内服,疗效较佳。
(3)补液、解毒和强心补液常选用复方氯化钠液、生理盐水、5%葡萄糖氯化钠液等。因胃肠炎所引起的脱水,是混合性脱水,即水盐同时丧失。一次用量为0~0毫升,一日2~3
次。补液宜早,速度宁慢勿快。输液过快,则增加心肾负担。
(4)为维护心脏机能,常用20%安钠咖液10~20毫升与20%樟脑油10~20毫升交互皮下注射,每日各1~2次。输液时,肌注或静脉注射足够量的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等)和维
生素C及钙剂。
九、马腺疫:
马腺疫是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3岁以下幼驹多发,临床症状以下颌淋巴结急性化脓性炎、鼻腔流出脓液为特征。病驴康复后可终身免疫,以后不得此病。病原是马腺疫链球菌。
[症状及诊断]
典型型病初体温升高40~41℃,精神沉郁,鼻咽黏膜发炎、咳嗽,下颌淋巴结肿大,热而疼痛。因咽部发炎疼痛,常头颈伸直,吞咽和转头困难。数日后淋巴结变软,破溃后流出黄白色黏稠脓液。
[治疗]
(1)局部治疗可于肿胀部涂10%碘酊,20%鱼石脂软膏,促使肿胀迅速化脓破溃,如已化脓,肿胀部位变软应立即切开排脓,并用1%高锰酸钾水彻底冲洗,
(2)安痛定稀释青霉素与链霉素肌肉注射,效果显著。
十、驴浆液性关节炎:
本病又称关节滑膜炎,是关节囊滑膜层的渗出性炎症。多见于跗关节、膝关节、球关节和腕关节。
[症状及诊断]
(1)关节明显肿胀变形,触诊时。有热、痛和波动。
治疗:
当渗出物不易吸收时,可用注射器抽出关节内液体,然后迅速注入已加温的1%普鲁卡因液10~20毫升,青霉素20万~40万单位。
十一、驴乙型脑炎:
临床特征是: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紊乱(沉郁或兴奋和意识障碍)。
[症状]临床症状可分为4型:
(1)沉郁型病驴精神沉郁,呆立不动,对周围事物无反应,呈睡眠状态。有时空嚼磨牙,以下颌抵饲槽或以头顶墙。常出现异常姿势,如两前肢交叉或作圆圈运
动,或四肢失去平衡,走路歪斜,摇晃。后期卧地不起,昏迷不动。感觉机能消失。病程可达1~4周。如早期治疗,注意护理,多数可以治愈。
(2)兴奋型病畜表现兴奋不安,重则狂暴,乱冲乱撞,不知避开障碍物,低头前冲,甚至撞到墙上,坠人沟中。后期,因衰弱无力,卧地不起,四肢前后划动如
游泳状。多经1~2天死亡。
(3)麻痹型主要表现是后躯的不全麻痹症状。腰萎,视力减退或消失,尾不驱蝇,衔草不嚼,嘴唇歪斜,不能站立,经2~3天死亡。
(4)混合型沉郁和兴奋交替出现,同时出现不同程度的麻痹。
治疗
治疗时,应特别注意护理,减少刺激,加强营养。可采取下列方剂进行治疗:
(1)降低颅内压可静注10%~25%高渗葡萄糖液~0毫升。在病的后期,血液黏稠时,可注射10%浓盐水~毫升。
(2)调整大脑机能兴奋时可选用氯丙嗪肌肉注射,每次~毫克,或用安溴注射液50~80毫升静脉注射.
(3)强心利尿安钠咖、乌洛托品等。
(4)静脉注射:素青霉素、磺胺嘧啶钠。
十二、驴骨软症:
症状:由于钙磷等矿物质的缺乏,患畜经常啃食木槽、墙壁或舔食其他杂物;患畜骨骼肿胀变形,最常见的是下颌骨肿胀增厚,造成下颌
骨间隙变窄。上颌骨、鼻骨肿胀隆起,颜面变宽,鼻腔狭窄,严重时呼吸困难。胸廓扁平而窄,四肢各关节肿胀变粗,触诊无热痛反应。肩关节
突出,有的四肢骨及脊柱弯曲变形,往往呈现鲤背。
运动障碍。患畜喜卧,背部僵硬,站立时两后肢时常交替负重,运动不灵活;有的在运动或使役时出现不明原因的一肢或数肢跛行,跛行常
转移,时轻时重,反复发作;跛行的严重程度随病程的延长而加重。
起立困难或卧地不起。主要表现是欲起而起不来,两前肢能支持而两后肢则站不起,如人为抬起两后肢虽然能勉强负重,但肌肉颤抖不能行走,
背腰部反射迟钝,病程较长,体质较弱,但仍保持饮食欲。
治疗
病情较轻的,可根据饲料中钙磷的含量,加喂骨粉、磷酸氢钙,剂量为30-50克日;每天补充氯化钠30-50克;病情较重的,静脉注射5%氯化
钙溶液-毫升,每天注射1次,连用7天;或用10%葡萄糖酸钙-毫升,一次静脉注射,连用7天。
严重病例都伴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根据酸中毒的严重程度,可静脉注射或口服碳酸氢钠以纠正酸中毒,注意静脉注射时不能与钙混用(产生
碳酸氢钙沉淀),必须分开注射。
十三、破伤风:
病性与症状:
其临床症状为运步强拘,全身骨胳肌强直性痉挛,开口困难,咀嚼缓慢,流诞,两耳竖立不能摆动,瞳孔散大,鼻孔开张,头颈伸直,背
腰强拘,肚腹卷缩,尾根抬举,活动不灵,对声、光、机械等外界刺激反应敏感,稍有刺激就惊恐不安、出汗。听诊心搏亢进,节律不齐。而此
时神志清醒,有食欲但不能吃喝,体温正常。
治疗与护理:
1.应用破抗以中和毒素首次使用,破伤风抗毒素20万单位混于5%葡萄糖注射液mL溶液中静脉注射,同时配合破伤风类毒素(人用精制吸
附类毒素)5mL行皮下注射。第二天开始每日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0万单位,连用四天,同时配合40%乌洛托品注射液50mL静脉注射,以增加药
物的疗效和促进毒素的排泄。
2.消除病因及时处理外伤,用2%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同时肌肉注射青霉素万单位,连用3天,每天对伤口用浓碘酊消毒处理。
3.对症治疗每日用5%葡萄糖溶液静脉注射以强心补液,维护心脏功能,增强营养,预防衰竭。同时适当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溶液以解酸中毒。
十四、驴腐蹄病:
症状:
蹄叶腐烂是蹄叉角质被分解、腐烂,同时引起蹄叉真皮层的炎症,一般后肢发病较多见。蹄叉角质腐烂,通常是由蹄叉中沟或侧沟开始,
角质分解后形成裂隙或烂成大小不等的空洞,由腐烂部排出恶臭的灰黑色液体。当病变已达真皮层,则出现跛行。特别是在软底运动时,跛行增
重。病程较久者,蹄叉后部角质崩溃,蹄叉真皮的开头完全消失甚至引起蹄叉体及蹄叉尖角质全部崩溃。当炎症侵害到蹄球及蹄踵真皮后,在蹄
踵部常出现波纹样的特异蹄轮。
治疗:
(1)蹄叉角质腐烂时,应削去腐烂的角质,用3%来苏儿水或双氧水彻底清洗。
(2)对严重的病例,除将腐烂角质彻底削除外,应对伴发炎症的蹄叉真皮用锐匙刮削,如已坏死,应彻底清除坏死组织,甚至可削去大量的
皮下组织。消毒后,撒布碘仿磺胺粉,必要时,也可撒布高锰酸钾粉。
(3)静脉注射:青霉素加黄芪多糖;
肌肉注射:安痛定注射液;
十五、产前毒血症:
1、产前不吃病(怀孕驴妊娠毒血症)为母驴怀孕后朗的一种代谢紊乱疾病。
妊娠后期,由于缺乏青绿饲料,饲草质劣,精饲料太少,品质单纯,尤其是蛋白质饲料少,品质差,加上不使役、不运动、导致肝
脏机能失调,形成高血脂及脂肪肝,有毒代谢产物排泄不出,从而造成全身中毒病。
主要临床症状是产前不食,致使病情逐渐恶化,可分为轻症和重症两种。
①轻症症状,精神不振、不喜走动、食欲减退,有的不吃料仅吃少量草,有的则相反。口色湿润或较红、口干、舌无苔。排粪大多正常,有的粪
球干黑,有的带有黏液,有的粪便稀软,有的干稀交替。尿少、色黄。结膜鲜红或潮红。心跳加快、体温基本正常。
②重症症状,有的食欲废绝,有的食欲渐减,有的突然拒食,有的有很强选择性地吃几口未吃过的草料;咀嚼不利,下颌左右摆动;有时用齿啃
草而非用唇将草送人口内。结膜暗红或污黄色,口干燥,少数流涎;个别严重病例,可见结膜及舌底微黄。粪球干黑,病的后期排粪干稀交替,
味极臭,多数呈暗灰色或黑稀水。尿少色黄;精神极度沉郁,头低耷耳,呆立不动或卧地不起;颈静脉怒张,波动明显。肠音极弱或消失;重症
母驴分娩时阵缩无力,难产较多,有时流产。患病母驴一般在产后即开始恢复食欲,也有的两三天后开始好转,有时发生早产,也有的母驴持续
到分娩即母子双亡。少数母驴产后死亡。
由于该病病情十分复杂,致病因素尚未十分明确,所以治疗比较复杂、困难,虽然临床上曾用过不少的中西方剂,但尚无特效的治
疗方法。死亡率较高。本病最根本的防治措施是加强妊娠母驴的饲养管理,提高日粮营养水平,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水平以满足其需要,同时
要加强运动。
十六、驴直肠脱落
发病症状:
病驴表现为较频繁努责,伴有呻吟及磨牙,前肢刨地,后肢踢腹,极度烦躁,站立不安,来回走动,频频举尾,肛门外有肠管脱出,呈圆筒状左右甩动,水肿严重,肛门基部肠管鲜红,脱垂下部暗红,表面黏有粪便及垫草。根据临床症状确诊为直肠脱。
整复:
先用温水洗净肠管及肛门周围,除去粪便垫草等污秽。再用0.1%高锰酸钾水溶液清洗,用灭菌针头对环状水肿进行针刺,排除水肿液,左手
戴长臂手套对直肠进行探摸,发现都是盲肠直肠便秘导致强直性努责,形成直肠脱。在整复过程中充分配合牲畜的努责,对直肠注入毫升清油
润滑肠壁,并灌注温水0毫升,目的是利用水溶解盲肠直肠宿粪,排出粪便,避免了强直性努责。左右手配合将脱出的肠管纳入肛门内,然后
用左臂对肠管进行伸展铺平,确保完全进入骨盆腔、腹腔,使之完全复位,然后在肛门处塞入数块柱状冰棍,其原理是,肛门在受到较冷的刺激
时肛门环形括约肌收缩,提高了环形括约肌的紧张度,不会努责外翻,从而达到了治疗的目的。冰溶解成水后对盲肠直肠粪便有一个软化作用,
从而达到了一个"通、顺、排"的效果。
整复后对病畜进行强制性牵遛,避免趴卧打滚,禁食1天,给予充足饮水,术后饲喂易消化饲料,不宜过饱。
十七、幼驹拉稀的病因以及治疗:
幼驹拉稀是驴最常见的一种疾病
多于出生后1—2个月内发作,且频率较高。若较长期不能治愈,则会造成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甚至死亡。
#病因#
本病病因较多:如给母驴饲喂过量蛋白质饲料,造成乳汁浓稠,引起幼驹消化不良而拉稀;幼驹异食母驴粪便、母畜乳房污染或有炎症等均可引起
拉稀。
#症状#
腹泻为本病的主要症状。
起初粪稀如浆,后则呈水样并混有泡沫及未消化食物。病驹精神不振、喜卧、食欲消失,一般无全身症状。但若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
细菌性拉稀,病驹则腹泻剧烈,体温升高至40℃以上,呼吸加快,脉搏疾速,肠音减弱,粪便腥臭,并混有黏膜及血液。若不及时治疗,易发生
脱水,表现为眼球凹陷,口腔干燥,排尿少而浓调,进而表现极度虚弱,反应迟钝,四肢末端发凉甚至死亡。
#治疗#
轻症腹泻可选用胃蛋白酶、乳酶生、酵母、稀盐酸、0.1%高锰酸钾和木炭末等内服,以调整和恢复胃肠机能;重症可选下列抗菌消炎药内服:
磺胺眯或长效磺胺,每千克体重0.1-0.3克;黄连素每千克体重0.2克;必要时可肌内注射庆大霉素和补液解毒。在日常饲养管理中,搞好圈舍卫生
和消毒工作、给哺乳母驴饲喂全价饲料、加强幼驹运动均可预防本病的发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