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JAK抑制剂
治疗引起恶性肿瘤和严重感染的风险:
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目的我们对II期和III期试验进行了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以评估使用JAK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两种治疗结果。
方法该研究对5个电子数据库、clinicaltrials.gov、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和欧洲药品管理局资料库进行检索,此外,还对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进行了筛选,以检索其他来源的更多引文。本文纳入JAK抑制剂(即托法替尼、巴瑞克替尼、filgonitinib、peficitinib(安斯泰来)、ABT-或decenotinib)疗效评估的对照试验。由2位研究院独立对研究进行筛选、提取数据、评估偏倚风险。主要结果数据包括恶性肿瘤和感染的数量、类型及发病时间。试验数据资源主要来源于出版物。严重感染被定义为符合严重不良事件标准的感染(如导致死亡、威胁生命、需住院治疗或延长住院时间的严重不良事件)。
结果本研究分析了31项试验,并报告13,例患者数据,随访期4至52周,中位24周。多数研究显示,失访偏倚的影响较低。各研究报告显示,恶性肿瘤患病风险约在0%-0.7%不等,发生严重感染的风险约为2.0%-5.4%不等。其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肺癌、黑素瘤、非黑素瘤皮肤癌、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与治疗前12~24周使用甲氨蝶呤相比,使用JAK抑制剂联合甲氨蝶呤或JAK抑制剂单药治疗的患者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势比为2.48;数据分别为:95%置信区间:发病率0.76-8.11和1.39;95%置信区间:0.21-9.11)。关于严重感染,JAK抑制剂组与对照组观察到的发病率相似(优势比分别为0.90;数据分别为:95%置信区间,0.38-0.92;95%置信区间:0.35-2.43)。然而,在接受较高剂量JAK抑制剂的患者中,观察到较高的严重感染风险,且存在剂量反应效应。
结论虽然这项研究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但在目前完成的随机对照试验中我们发现,与对照组相比,JAK抑制剂组发生恶发性肿瘤的风险更高。JAK抑制剂组和对照组发生严重感染的风险相似,且呈现剂量依赖性。未来的研究重点应放在评估和比较每种JAK抑制剂药物安全性上。
原文Malignanciesandseriousinfectionsinrandomisedcontrolledtrialsofjanuskinaseinhibitorsinpatientswithrheumatoidarthritis: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
Objective
Weconducted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ofphase2andphase3trialstoevaluatethesetwo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