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它的危害是什么?它和胃癌有什么关系?哪些情况下,需要清除幽门螺旋杆菌?发现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如何治疗?
一、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一种定植于胃黏膜上皮表面的微需氧革兰氏阴性菌,对生存条件要求十分苛刻,是目前所知唯一在人胃中生存的微生物种类。它是年由两位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与罗宾.沃伦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出来的细菌。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胃癌的一类致癌物!幽门螺旋杆菌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地区的人群中均有感染,一般随着年龄的增加,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进一步升高。在我国,20岁-40岁的人群,感染率为45.4%-63.6%,70岁以上人群的感染率甚至高达78.9%。我国北方地区的感染率高于南方地区。二、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有什么危害?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细菌,一般通过共用餐具等途径传染。我的邻居,最近打算请保姆,帮助照顾5岁的小朋友及做家务,咨询我,是否需要给保姆查幽门螺旋杆菌,她担心,万一保姆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平时大家生活在一起,传染给家人、尤其是小朋友,怎么办?
幽门螺旋杆菌除具有传染性外,还是胃癌的一级致病原,与多种疾病相关,比如:消化性溃疡(60-70%胃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阳性,95%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清除幽门螺旋杆菌,可以治愈该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增生性胃息肉、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及糜烂等。上述疾病中,尤其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患者,清除幽门螺旋杆菌,可以促进溃疡的愈合及减少溃疡的复发。因为幽门螺旋杆菌具有传染性,所以,在家庭成员间、或者密切生活接触的人群、长期在外就餐人员等,容易引起幽门螺旋杆菌的交叉感染。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有什么关系?
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将幽门螺旋杆菌定为胃癌的一级致病原。大量的研究都显示,肠型胃癌(占胃癌的大多数)的发生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据估计,约90%非贲门部胃癌(胃部结构按照解剖结构分为贲门、幽门、胃体、胃底,贲门是胃癌的高发部位)的发生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环境因素在胃癌发生中的总体作用次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胃癌高发区人群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显著高于胃癌低发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导致慢性胃炎后,上皮细胞在修复过程中受HP、胃腔内多种因素及机体遗传易感性和免疫状态的影响,发生突变和异常增值。可能出现胃黏膜的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等,经历慢性炎症-肠化、萎缩-不典型增生的过程,经过较长时间,如果没有干预,可能就发展成为胃癌。记得去年,我们内镜中心在1个月内发现2例20多岁女性的胃癌。其中一位女性25岁,从外地农村考到电子科大上学才一年,感腹胀不适,服药后症状缓解不明显,来医院就诊。胃镜检查提示胃体溃疡,内镜医生一看就是恶性可能性大(胃癌),尿素酶快速检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最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胃乳头状腺癌。所以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提高胃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而清除幽门螺旋杆菌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生率!四、哪些情况下,需要清除幽门螺旋杆菌?
在临床中,对于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患者,医生针对疾病的不同,会强烈推荐你或者推荐你清除幽门螺旋杆菌(强烈推荐清除幽门螺旋杆菌的疾病,肯定与幽门螺旋杆菌关系更密切)。我们强烈推荐你清除幽门螺旋杆菌的疾病有:
1.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不论溃疡是否处于活动期或者溃疡有无并发症);
2.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我们推荐你清除幽门螺旋杆菌的疾病有:
1.慢性胃炎伴有消化不良症状(比如:腹痛、腹胀、饱胀不适感、嗳气等);
2.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及糜烂(根据胃镜结果);
3.早期胃肿瘤内镜下切除或者胃部次全切除术(比如早癌等);
4.需要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的患者(比如胃食管返流患者,或者患者因为有消化道出血病史,又需要长期阿斯匹林等药物的人群);
5.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
6.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类药物(包括低剂量阿斯匹林,比如: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类风湿性关节炎人群等);
7.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患者贫血的原因明确为缺铁性,但找不到原因或者经过补充铁剂,贫血好转却不明显等);
8.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类人群一般会到血液科就诊,而忽略掉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查);
9.其它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疾病,比如:淋巴细胞性胃炎、增生性息肉等;
10.证实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即患者通过碳13或碳14呼气实验、胃镜下快速尿素酶检测、病理检查等方式,确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抽血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测,只能证实体内感染过幽门螺旋杆菌,不能明确是既往感染还是现症感染,不能作为清除幽门螺旋杆菌的依据)。
注意哦,上述情况需要患者通过碳13或碳14呼气实验、胃镜下快速尿素酶检测、病理检查等方式,确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抽血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测,只能证实体内感染过幽门螺旋杆菌,不能明确是既往感染还是现症感染,不能作为清除幽门螺旋杆菌的依据)。如果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了。五、那我们该如何清除幽门螺旋杆菌呢?
发现幽门螺旋杆菌,该怎么清除?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清除幽门螺旋杆菌,因为涉及两联抗生素的使用,我们并不建议患者自行购买药物,而是建议患者一定到消化内科医生处就诊,予以合理的治疗方案。因为现在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导致抗生素耐药,如果方案选择不合理,或者服用方法不正确、服用药物时间不足,都可能导致清除幽门螺旋杆菌失败。目前,我们临床应用最多的还是铋剂四联疗法,即:PPI制剂+铋剂+两联抗生素(阿莫西林+痢特林,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等),一般需要服药10-14天,建议服用14天,停药4周后,行碳13或者碳14呼气实验了解幽门螺旋杆菌清除情况。常规的方案为标准剂量的PPI制剂+铋剂(这两种药物每天服用两次,均为餐前半小时口服)+2种抗生素(餐后服用)。其中:标准剂量的PPI制剂指:艾司奥美拉唑20mg、雷贝拉唑10mg(或者20mg)、奥美拉唑20mg、兰索拉唑30mg、泮托拉唑40mg,以上五种药物选择一种即可;标准的铋剂剂量为枸橼酸铋钾mg。抗生素的服药剂量不同于日常用法,建议咨询当地医生哦!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药!在服用抗幽门螺旋杆菌药物治疗期间,需要戒酒,以免与药物相互作用,出现副作用(比如心悸、面色潮红等)。对于多次清除幽门螺旋杆菌仍为阳性的患者,建议亲属也要行相关检查,排除家属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而致交叉感染。所以,幽门螺旋杆菌虽然是胃癌的一类致癌原,其实它并不可拍!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胃癌!如果你或者你的亲属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建议在消化内科医生的指导下清除幽门螺旋杆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