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沁蓥跟师日记四万文蓉教授妙用附子汤

年8月31日星期四晴

7月22日门诊,来了一位年轻女性患者,看她面色晦暗,时值盛夏却穿着长衣长裤。自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1年余,以手指关节肿痛、僵硬加重3月余,医院查类风湿因子47.7IU/ml,血沉63mm/h。辰下:手指关节肿痛明显,指关节僵硬感以晨起和夜间尤甚,活动后减轻,神疲乏力,畏寒,纳可,寐时多梦,半夜至凌晨3点易醒,醒后感乏力、手指肿痛僵硬感加重,大便日行1-2次,质软不易成形。LMP:6月28日至7月4日,量可,色稍暗红,血块多,无痛经。结婚2年,未避孕但不孕。观其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诊其脉沉细滑。

我想,类风湿性关节炎简称为“类风关”,属于风湿免疫性疾病,中医怎么治疗呢?

老师说,类风湿性关节炎,我们称之为“死不了的癌症”,可想而知是一个很麻烦的疾病,现代医学认为,目前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性激素水平有关。从症状看,与风湿性关节炎症状似乎很类似,都属中医“痹证”范畴,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类风关除与外感六淫有关外,与人的体质密切相关,所以治疗时必须全面综合考虑。

只见老师予7剂附子汤化载,并嘱患者注意保暖、避风寒及手下冷水。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手指肿胀消失,晨昏僵硬、疼痛明显缓解,不再畏寒怕冷。老师综合脉证,效不更法,在原方基础上稍作加减,告诉患者坚持调理。

“从《伤寒论》第、条描述的附子汤证,张仲景明确告诉我们附子汤主治两寒两痛。”老师问道:“那么其治疗机理是什么呢?”

翻阅《伤寒论》,可以看出附子汤证之病因乃肾阳虚衰所致,肾为先天之本,元阴元阳所在,若失其用,则诸脏无济,正如《素问?通生气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夀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而肾乃寒水之脏,易受寒伤,损及肾阳,阳虚则寒凝,寒主收引,故寒、痛、僵并作。符合“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之理论。该患者素体阳虚,脉证同附子汤证,故以其“兴阳之法”温经扶阳、除湿止痛而初见成效。

老师说,若论温阳之剂,阳和汤与附子汤的区别在哪呢?我们临床常常用阳和汤治强直性脊柱炎,取得较好疗效。实际上,强直性脊柱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都是风湿免疫性疾病,从中医来说,均属“痹证”范畴,二者有何不同吗?我们知道,强直性脊柱炎病变主要表现在脊柱,亦可见于骶髂关节与周围关节,临床以腰骶或背部不适,僵痛,活动受阻为主症。根据其病位多从督脉考虑,督脉为阳脉之海,所以温养督阳为其主要思路。阳和汤方中鹿角胶一味入督脉,犹如离照当空,阴霾自散。其补血与温阳并用、化痰与通络相伍,温阳补血以治本,化痰通络以治标。而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四肢末端小关节受累为主,脾主四肢,与脾阳亏虚有关,但脾阳需肾阳的温煦,所以脾肾阳虚是其主要病机,故附子汤温补脾肾之阳以祛寒除湿止痛。

纵观本案,老师抓住疾病缠绵难愈的特点,痛为阴症,阳虚为本,久病慢性病当从脏而治,从肾阳入手切中病机关键。但因虚不骤补,告知患者治从徐徐而入,不可一蹴而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paixg.com/fsxgjy/100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