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少女系列前文链接
是谁制造了日本美少女?
色情之前最后的纯情
偶像神话!是谁“创造”了药师丸博子?
九十年代的日本电影迎来了独立创作的多元时代,各类风格的新导演们崭露头角,无论是整个电影工业的变化还是类型的多元趋向,都在时时刻刻的影响着银幕的人物形象,少女的形象自然也不例外,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之初,少女形象经过了八十年代的余韵和九十年代末纯净的日系审美的文艺青春片到类型再细分的一整个过程,都未曾彻底的跳离青春、爱情表达,而不妨就从这个角度去看少女牵系着的时代情愫。
文|相米
编|十二辰子
青春还原少女的美
如果提及90年代的爱情和银幕少女形象,岩井俊二与苍井优和宫崎葵这类演员在银幕塑造的“日系”审美成为了一种标志,而这种从日常高度抽离的纯粹也并非从岩井俊二伊始的。这种越发纯粹的靠近少女形象在90年代初中原俊的《樱之园》中就可以看到。类似于此的“少女浮世绘”般的电影,把少女、校园、青春或是一些较为暧昧的百合元素融合,继而淡去了80年代漫画对少女电影的影响,文艺创作的手法更加的倾向在视觉审美和内容上为银幕少女增添唯美的气息。同时不同于日后把少女动人的形象放置在感人的爱情故事中的纯爱电影的商业取向,这类的文艺电影会更加注重少女本身和生活的趣味。
《花与爱丽丝》剧照
如《花与爱丽丝》中三角恋的关系设置实际上是巧妙的调动了影片对生活中少女形象的捕捉,在更多的情感方面都点到为止,无论家庭关系还是懵懂的爱情,往往在看似要流露出更多情绪的时候都会被幽默化解。而全片最广为流传就是苍井优踩着纸杯跳舞的片段,就完全把影像投入到少女身上,抛弃剧情的桎梏去寻找画面中美与少女的关系,既质朴又唯美,就像岩井俊二的配乐既古典又青春,就此苍井优没有用一句话就展现了几乎完美的理想中的少女形象。
《花与爱丽丝》中的苍井优
同样的在山下敦弘的《天然子结构》中对夏帆形象的塑造也是如此,山下敦弘刻意的降低了情节上导演的存在感,抓准了夏帆清纯可人的形象。对此《天然子结构》似乎更能解释这种少女与影像的关系,影片在剧情上很是简单,所以削弱了剧情上塑造戏剧性形象之后,影像对少女形象的提炼就变得尤为重要。
真实的美感是表达情绪的必要手段,影片一开始就散文式的呈现乡村美好的景物,郁郁苍苍的山林,夏日的西瓜,大海和列车轨道,清澈的画面营造清新的审美趣味,也是如此让片中少女情绪的青涩感格外鲜明。而祭奠作为日本的传统文化有着和村庄景色娴静所不同的热闹,往往都很具有参照的性质,类似在《搬家》中夏日祭的火堆与女孩独自一人的画面包囊在了长镜头中来展现女孩成长过程中的情绪,流动而饱满,而在《天然子结构》中祭典上夏帆流泪的情感流露的片段,则从舞台上明亮热闹的表演对照下单独抽离出夏帆的镜头,虚化背景,拍的安静自然。
《天然子结构》中的夏帆
可以说整部影片追求朴实、轻松的状态,少女的美与影像的美在生活化的故事里,透过少女的过滤,拍摄出了最为纯粹的乡村之景和初恋的单纯。再一次的人们因为这样的少女形象,对生活(电影)充满了希望和向往。
在寻找越发自然的少女形象的同时,在类型上细分出来的一种充满活力的青春电影,从田中丽奈主演的《击浪青春》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其主体多为运动或音乐为主,明快的节奏和喜剧风格扩宽了其受众的主体,特别是《摇摆少女》不仅仅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还让大家对清爽可人的上野树里留下深刻印象。而这种特别鲜明的青春电影正是对应着当代最具朝气率性的少女,来还原青春的本来面貌。也正是如此,充满着正能量又让人感到愉悦和可爱成为了人们喜爱少女们的原因。
《摇摆少女》中的上野树里
从大体上看,少女的纯爱形象依然是占据主体的,无论是上述的文艺片还是后来更具有商业性的活力青春电影都以清纯的形象活跃银幕,也不仅如此,在00年代一些具有严肃题材,把历史线延续到当下的时间轴上的电影中,少女的清纯形象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比如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