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毒论蜂毒注射液治疗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

自年7月一年5月,我们于门诊应用蜂毒注射液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简称风关、类风关)8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临床资料按美国风湿病学会年标准并参照年的Jones标准诊断。蜂毒组86例,男25例,女61例,年龄14一45岁,平均34.6岁。病程:1一5年28例,5一10年48例,)10年10例。风关54例,类风关32例。病后用药史:用过非街类抗炎药(NSAID)25例,改变病情药(DMARD)9例,中药13例,多种中西药均用过者39例,均因无效而改用蜂毒疗法。对照组20例(选用未服用雷公藤者),其中男4例,女16例,年龄21一40岁,平均32.9岁。病程:l一5年6例,5一10年11例,10年3例。其中风关14例,类风关6例,病后用药史:用过非菌类抗炎药5例,改变病情药3例,中药1例,多种中西药均用过者1例,亦均起效不显,选用雷公藤治疗作为对照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蜂毒注射液(由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制药厂生产),每支2ml(含0.5mg),每日肌肉注射2ml,1个月为l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它抗风湿的中西药物及非药物性疗法。对照组用雷公藤片(由湖北省黄石市制药厂生产,每片含雷公藤甲素33ug),每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均于l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1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关节症状(局部红、肿、痛及功能障碍)消失,血液化验指标(血沉、抗链“O”、类风湿因子、血栓素、粘蛋白等)正常或明显好转。有效:关节症状缓解,血液化验指标有改善。无效:治疗前后无改变。2结果治疗组86例,显效18例(21.0%),有效49例(56.9%),无效19例(22.1%),总有效率为77.9%。对照组20例,显效2例(l0%),有效9例(45%),无效9例(45%),总有效率55%。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0.5年,治疗组32例(风关24例,类风关8例),复发者6例(风关2例,类风关4例)占18.7%;对照组11例(风关4例,类风关7例),复发者5例(风关l例,类风关4例)占45.4%。两组相比,对照组的复发率高于治疗组(P0.05)。3疗效分析3.1症状疗效关节酸胀、疼痛、红肿和晨僵两组相比,蜂毒的疗效显著高于雷公藤。3.2对血液各参数的影响血沉(mmh/,x士S)治疗组(68例)治疗前后分别为23.6士12.9,21.2士11.7(P(0.05);对照组(20例)治疗前后分别为24.1土11.5,23.6士12.0(P)0.05)。血栓素(正常值:99士0.96pg/ml,x士S)治疗组(36例)治疗前后分别为士23.1,士11.2(P0.05);对照组(16例)治疗前后分别为士22.8,士l4.8(P0.05)。对粘蛋白降低的有效率,治疗组67.9%(19/28例);对照组为58.4%(7/12例)。对抗链“O”的阴转率,治疗组为71.4%(20/28例);对照组为58.3%(7/12例)。类风湿因子的阴转率,治疗组为77.3%(17/22例);对照组则为66.9%(8/12例)。上述指标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讨论蜂毒之所以能治疗风湿性疾病,主要取决于它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蜂毒含有多种酶类和多肤类等生物活性物质,其药效成分主要是蜂毒素,具有:(l)抗炎作用:蜂毒中的单体多肤是抗炎的主要成分,经药理实验和临床佐证,它具有类激素样的用,但无激素的副作用。(2)镇痛作用:蜂毒含有一种多肚神经毒素,具有箭毒样和神经节阻断剂样的作用而起明显的镇痛作用,但无水杨酸类对消化道的刺激和街体类的免疫抑制作用。(3)抗血栓作用:从本文血生化指标的检测所示,蜂毒具有降低血栓素的功效,它是在改善微循环的基础上起缓解关节症状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本品是一种疗效高而持久,复发率低,无毒副作用的理想的抗风湿药物。[注]更多信息和参考文献均略,需要者请与编辑联系。作者简介:

严序炳王令嘉王勇

(本论文刊载于:医院合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paixg.com/fsxgjy/61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