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针引线,凤舞花开
她用一双巧手
绣出脱贫致富的美丽图画
扎根时代,放飞梦想
她用一腔热血
搭建民族文化传承的舞台
她就是门头沟区工匠
京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北京布韵传奇合作社理事长
情系家乡姐妹
王惠芳说:“之所以选择手工刺绣帮助山区妇女姐妹们解决就业问题,一来是因为自己有这方面的基础,二来家乡的姐妹们对手工活儿都很感兴趣,最重要的是不出家门就能干上活。”
在王惠芳带领下,工作室的手工刺绣被区文委评为门头沟京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传承京绣技艺,她们加大了手工刺绣“京绣”的培训力度,培训了一批技术好的绣娘,承接了一批又一批的沙发抱枕、刺绣祺袍、各式手工刺绣女士手包等订单。
当这些订单下来后,王惠芳优先对低收入农户进行免费培训,带动她们就业,让她们多增加收入。通过培训,绣娘们的收入也不断提高。
不仅自己走上了创业之路,还带动妇女姐妹们在家门口就业,这让王慧芳很有成就感。
传承发展非遗技艺
年7月27日,在北京市妇联、门头沟区妇联的帮助和指导下,受涿鹿县妇联李丽华主席的邀请,王慧芳带领她的团队第一次来到矾山镇贫困村肖家堡,为近30名低收入妇女进行免费培训手工编织技能和就业指导。
培训课上,王慧芳对京绣技艺的历史传承、工艺手法、刺绣流程、作品特点等内容进行了细致地讲解。肖家堡的妇女姐妹们通过现场聆听讲座、近距离观赏京绣精美服饰和珍贵展品、亲身体验刺绣工艺等环节,感受到了国家级非遗项目京绣文化的深厚内涵,体会到了京绣制作技艺所带来的独特艺术魅力。
此次培训得到了村党委、村委会、村妇联的充分认可,也让妇女姐妹们提高了对手工技艺制作的认识和对手工艺制作的兴趣,更让巧娘们看到了手工艺在农村发展的美好前景。
脱贫攻坚显伸手
为了打赢门头沟、涿州两地脱贫攻坚战,引导妇女姐妹们发挥自身能力、提升自身素质,深刻领会靠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增收,年12月,在两地妇联的协助下,分别在涿鹿县河东镇、河南镇成立了两个门涿连心巧娘工作室。
疫情期间,王慧芳与她的团队也没有停止扶贫济困的脚步。为了让妇女姐妹们安心踏实地参加培训,王慧芳制定了“六步”工作法:排队、签到登记、双手消毒、发放口罩、对号入坐、发放工具。此外,为了僻免相互说话时交差感染,她要求参训人员必须配戴口罩。
王慧芳说:“建立门涿连心巧娘工作室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当地周边贫困妇女居家就业、脱贫增收需求,开展手工编织技能培训。”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王慧芳始终坚持在一线,前行在扶贫的路上。因为她的坚持,让门涿两地的人更加了解京绣、喜爱京绣、传承京绣;因为她的带动,众多妇女姐妹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致富。
来源
门头沟区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