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扶正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钟丽珊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临床部研究助理教授,同时拥有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学士、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硕士及香港大学医学院研究博士学位,并身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专家陈湘君传承工作室成员。
什么是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医如何看待这个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由自身免疫功能障碍引致免疫系统攻击关节的长期慢性炎症。它主要的症状为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甚至关节变形,此属中医“痹证”、“风湿”的范畴。由于该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反复发作,除了出现关节症状外,还有全身症状。中医认为它的基本病机为早期脾气亏虚,风寒湿热外袭;晚期肝肾不足,痰瘀交阻。而治疗方面则强调扶正为主,内外合治。
为什么可以用中医扶正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病发往往因禀赋不足、正气虚弱,加上劳累过度或气候的转变而引发,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可见正气虚弱正是诱发此病的根本。此病目前没有可靠且可防止其发展的治疗方法,中药作为治本之法,对延缓疾病发展却有一定的作用。现代研究也表明一些扶正中药,如黄芪、防风等均可以调节患者身体的阴阳平衡及气血运行,以提高自身免疫能力。此外,中药在辨证施治时,亦有助减少西药带来的副作用,减轻患者的痛苦,如许多患者因长期服用解热镇痛药(NSAIDs)、免疫抑制剂、类固醇等西药,会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包括影响消化系统、肝肾功能、血液系统等。
临床如何具体运用扶正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针对活动期RA的扶正法,首重益气温阳,同时主张内外合治。一般来说,适合此法的病人往往以关节局部肿胀、僵硬、疼痛并作,尤以僵硬酸痛为主、皮色不红、关节不热或微热,同时伴见神疲乏力、面色晄白、形寒畏冷、四肢欠温、纳减便溏等全身症状。RA以周围关节病变为主,特别是以手足小关节多见,治疗时多重用黄芪、太子参、生甘草、山药、白术、薏苡仁、制川乌、白芍、桂枝、骨碎补、巴戟天、补骨脂等,除内服之外,亦可以配合外洗、外熏。
至于缓解期RA的治疗重视补益肝肾,顽症则加以虫类通络。治疗时多采用左归丸、右归丸为主,加以血肉有情之品,如鳖甲、龟版、鹿角片等,以滋补肝肾、温阳通络,适合临床表现为关节僵硬、轻微疼痛或酸痛麻木,一般无肿胀或肿而不热,同时往往伴见关节畸形或关节周围痰核(风湿结节)、神疲乏力、面色欠华、肌肤消瘦、关节屈伸不利等患者。
-----------------??????--------------
★欢迎扫码;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将百本微杂志分享给您的朋友;
?重温:回顾年2月前往期杂志,可返回对话框回复对应年份+月份数字,如年2月刊请回复[02];查看年四月后各期杂志,请回复对应年份+几月-几月月份数字,如年4-5五月刊请回复[04-5]查看。
?更多:更多杂志精彩资讯,可返回对话框底部菜单轻松点击查看。
--------------百本专业护理服务------------
?超过名专业医护人员,提供24小时私家看护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