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bull三伏贴开始预约啦

“三伏贴”

是中医的独特疗法,是冬病夏治疗法中的主要方式。

人体之阳气“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冬季阴气上升到达顶点,机体容易遭受寒邪侵犯,往往阳气不足。而一旦寒邪积久不散更伤阳气,就会导致内寒。同样,患者体质在这一时期也处于低潮,接受外界治疗能力处于“不佳时期”,见效缓慢。

而春夏,尤其是三伏天,由于气温升高,人体内阳气上升,经络通达,气血充沛,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治疗某些寒性疾病,能最大限度的驱风祛寒,祛除体内沉痼,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并为秋冬储备阳气,令人体阳气充足至冬至时则不易被严寒所伤。

治疗原理

方药作用:中药穴位贴敷通过药物的发散走窜,借助腧穴,透入肌肤,凭借诸穴部位对药物进行吸收;

经络腧穴作用:经络的传导和调整,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以达到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

节气作用:“热在三伏”,在三伏天应用贴敷疗法,机制体现“春夏养阳”,充实人体真元之气,保持机体阴阳平衡,以其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获得人与自然的统一。

三伏贴的适应症

呼吸系统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等在寒冷季节易发或加重的病症。

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病,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虚寒腹痛,腹泻,吃凉食后胃部不适、腹痛、腹泻等。

妇科疾病:下焦虚寒,痛经,气虚寒凝的月经不调、带下量多等。

风湿痹症:关节痛,关节炎,颈腰椎病,肩周炎,风寒湿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其他:怕冷,四肢寒凉,冻疮,前列腺疾病,免疫力低下等。

三伏贴的配方分享

哮喘

肺俞、百劳、膏肓

白芥子、延胡索各30克,甘遂、细辛各15克,麝香1.5克,生姜汁适量。

虚寒性便秘

神阕足三里气海

巴豆2克,吴茱萸6克,肉桂3克,生姜汁少许。

风湿性关节炎

曲池足三里外关阳陵泉绝骨

毛莨、白芥子、老虎草、独蒜头任选一种。

高血压

神阕涌泉

吴茱萸60克,槐花30克,珍珠母30克,米醋适量。

过敏性鼻炎

肺俞百劳膏肓

白芥子5克,细辛、甘遂、玄胡各2克,麝香1.5克,姜汁适量。

年“三伏贴”最佳时间:(伏天时长40天)

初伏时间

年07月17—07月26日(10天)

中伏时间

年07月27—08月15日(20天)

末伏时间

年08月16—08月25日(10天)

三伏贴

火爆预约中

三伏贴属于中药治病原理,温和无副作用,但是也不是万能药,三伏贴适合的人群是中医辨证属阳虚者,如果本身体内就是阳气过盛,再贴三伏贴就会打乱自身的阴阳平衡;“三伏贴”不能代替日常治疗,疾病发生时,首先还是应该就医,不能盲目依赖三伏贴的治疗;对于某些顽固的慢性疾病,贴三伏贴能减少其发作的危险或者阻止其继续发展。下方查看历史文章

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敷贴忙

“三伏贴”技术答疑解惑

“三伏贴”技术答疑解惑②

三伏贴基础配方及药品功效

说说三伏贴的那些事儿(一)——三伏贴的理论基础

说说三伏贴的那些事儿(二)——冬病夏治三伏贴辨证施治效果好

说说三伏贴的那些事儿(三)——三伏贴的常见问题

说说三伏贴的那些事儿(四)——三伏贴治疗常见疾病的贴敷穴位

说说三伏贴的那些事儿(五)——贴敷三伏贴要注意八点

说说三伏贴的那些事儿(六)——三伏贴的贴敷时间及禁用人群

?版权申明:文章原创。

?投稿邮箱:

qq.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用法具体是怎样
白癫风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hpaixg.com/gjyzl/2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