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嘎曲德寺位于山南贡嘎县,为萨迦派高僧土敦贡嘎南杰于年所建,建寺后随即成为前藏地区重要的萨迦派密法道场,是为贡嘎支派。本寺在西藏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来自于其内据信为钦则画派始祖,亦为贡嘎南杰的弟子钦则钦莫所绘的壁画。
钦则画派成型于15世纪下半叶,其上承15世纪上半叶江孜白居寺壁画对原本流行于藏地的尼藏风格所掀起的本土美学变革,为构成近代西藏绘画艺术风格的一重要源头。而钦则钦莫亦与同时期的勉塘派始祖门拉顿珠齐名,对于15世纪下半叶至近代的西藏艺术与美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图A
贡嘎曲德寺一层吉杰拉康南壁
佛本生传壁画
图B
贡嘎曲德寺一层吉杰拉康南壁
佛本生传壁画
贡嘎曲德寺的壁画展现了西藏本土美学的在15世纪晚期的持续发展。在这里画师们突破了过往帕拉与尼泊尔传统的棋格式或限制空间的布局,以更恣意的形式安排各人物位置与背景装饰。这种转变由其在叙事性主题中尤为明显。贡嘎曲德寺一层内殿中包含了如意藤佛本生传记壁画。如意藤佛本生传为11世纪喀什米尔的善自在所作的诗体著作,于13世纪传入西藏,并由著名译师多吉雄顿坚赞翻译为藏文。尔后15世纪夏鲁四译师江桑波在对本经为校定,亦为后世最为广泛流传的版本。学者罗文华指出,贡嘎曲德寺的如意藤佛本生传场景即为此版本最早的壁画作品。
图A与图B,所表现的为编号67与69品僧护本生与法王开光本生场景的局部。各个场景的转换以各种背景景物如山峦,溪流楼台,森林等做隔离,构成一绵延不绝的叙事诗。在山水场景中细致地描绘了贵族,僧人,俗人等众人物,其人物以红线或是黑线描绘,面部特征呈汉地特色并具有一致性。而汉地的风格技法的广泛使用则是钦则画派与其前的艺术风格于视觉上产生最大差异的因素,如在叙事画中的风云山水,亭台草木等自然元素作为不同场景区隔。叙事画中其以平涂技法使动态画面产生凝滞隽永之感。
位于二层的无量宫殿壁画为目前保存状况最好者。主题上展现了包含密宗的事部,瑜伽部乃至于无上瑜伽部曼达拉。其曼达拉概念表现方式采取了以本尊为中心,其眷属神祇环绕于四周的表现方式。此殿壁画充分展现了萨迦贡嘎支派的各种密续修行法门,亦为贡嘎曲德寺与钦则画派的典型代表,展现了钦则画派对于忿怒相本尊生动的描绘与多重色彩的技法运用。本尊形象采取较为早期的密集排列形式,主尊居中而其他眷属神祇环绕。但画师们运用不同的背景元素于各幅壁画中展现不同的美学技法与意趣。本殿的背景装饰方式十分多样。可见的技法包含以大色块平涂法展现庄严神圣的气氛;或是如本图所示的局部青绿山水,其蓝色上半部与绿色下半部地景之间并无过渡;或是大面积景深分明的山水背景。
图C
贡嘎曲德寺二层无量宫殿
时轮金刚
图D
贡嘎曲德寺二层无量宫殿
密集不动金刚
图C与图D,所呈现的忿怒尊形象可见其主尊突出于靛蓝色背景中,身型较此前的尼藏风格更为舒展修长,展现了西藏本土的审美情趣;其用色浓厚,色调上主要是红色,白色,蓝色。在时轮金刚(图C)中可见其皮肤以重彩平涂为表现;而密集金刚(图D)则可以见到晕染的运用来呈现身躯的幅度与下摆衣着的厚度。带泪滴状珠宝的头冠为承袭之前的尼泊尔风格形式。背光部分以红色重彩平涂,与背景的靛蓝色呈现充满张力的对比。
时轮金刚(图C)壁画中其背光外圈有着向外辐射的六彩光线,而密集金刚(图D)壁画中则以金色细纹描绘出火圈。色彩使用为本殿壁画值得上海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分享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