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多發於青壯年,其病因尚未明確。誘發因素有受寒冷、潮濕、疲勞、營養不良、精神創傷,外傷或感染等,其中以寒冷及潮濕為主要因素,不少患者病前有長期工作在濕冷環境或淋雨值勤的歷史。
據養和醫院風濕病科專科醫生陳嘉恩解釋,類風濕關節炎屬免疫系統疾病,成因是免疫系統失調,自己打自己,引致關節組織發炎,出現疼痛、紅腫、發熱和僵硬等症狀。此病和一般關節痛症的最大分別,是早上一覺醒來會有關節僵硬難以郁動,出現「晨僵」的現象,並持續30分鐘以上。患者的四肢的小關節,如手指、腳趾、手掌及手腕等近端關節發炎,而且通常是對稱性,即左右兩邊同一排關節會出現同樣症狀,亦有些患者的膝蓋、肩膊及髖關節等大關節受到影響。
由於類風濕關節炎屬自身免疫系統毛病,故忌胡亂進補,例如忌用人參鹿茸湯、八珍湯、十全大補湯等,更要避免過食含激素多的食物如快大家禽、激素飼養的塘魚、燕窩、雪蛤膏等,動物內臟、海鮮如蝦子等亦最好少食。一些能補益脾腎、強筋壯骨的食材如淮山、蓮子、黑豆、栗子、桑椹子、南棗等食物不妨多用,對改善症狀有幫助。
材料:淮山1兩蓮子1兩青仁黑豆1兩栗子3兩桑椹子5錢南棗6粒瘦肉12兩
做法:1瘦肉切片,出水。其餘材料浸洗。2全部材料用8碗水煮2小時,即可連湯料同食。
小貼士:此湯清甜美味,老少皆宜。對小兒發育長高及預防骨質疏鬆都有裨益。
明報加拿大版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