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治疗类风湿

有一些西医没有办法治好的疾病,可以逐步通过中医的调理达到比较明显的效果,比如说类风湿这种疾病,在西医的治疗方法上就显得力不能及了!那么到底中医治疗类风湿病有哪些办法呢?需要哪些药方呢?

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中医中药治疗类风湿方法。

金刚刺地龙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活血通络,温经祛湿。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金刚刺15克,广地龙15克,蜈蚣1条,黄芪40克,桂枝12克,海风藤12克,威灵仙12克,甘草10克。

每日1剂,水煎服,20剂为1疗程,一般宜服2~3个疗程。

若关节肌肉红肿热痛者,可加忍冬藤15克、知母10克、黄柏2克;若病程长,关节肌肉冷痛剧烈,痛处固定者,可加制川乌8克、制草乌8克;若肢体全身游走性疼痛者,可加防风12克、羌活10克;若久病关节变形,屈伸不利,伴头晕腰酸者,加熟地12克、狗脊10克、龟版12克。

李某,女,30岁。患类风湿性关节炎4年,手指关节呈梭形改变,腕踝关节肿痛僵硬,长期服用芬必得、地塞米松,效果欠佳。近两年来,日渐加重,疼痛剧烈,夜间尤甚,得温稍舒,生活不能自理,舌苔薄白而腻,脉沉弦。

化验血沉60mm/h,类风湿因子阳性,以本方加减治疗,连服20剂后,关节肿胀已减轻,疼痛好转;原方又服60剂,症状基本消失,生活已能自理,可下床行走。复查类风湿因子阴性,血沉20mm/h,后又服30剂巩固疗效,至今尚好。

类风湿病的常规治疗:

1、药物治疗。利用药物来治疗内风湿病的,一般有四种。消炎药、抗风湿的药、皮质类固醇以及止痛药这样。

(1)消炎药。顾名思义,消炎药是为了给患者镇痛、消炎、消肿。这类药物虽然有效,但也会对身体产生很大的影响,像是损伤肾脏、导致胃溃疡以及胃出血等。服用的时候要注意。

(2)抗风湿药。这种药见效并不快,大多是在六到八个星期之后了。同样的,它的副作用也不小,可能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功能,造成蛋白尿、减少血小板的数量等。

(3)皮质类固醇。皮质类固醇也可以起到消炎、消肿、镇痛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开始服药后就要一直服用。此外,长期服药又会导致很多副作用的出现。因此,这种药常常是针对那些病情严重的患者的。

(4)止痛药。止痛药也是有副作用的,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2、物理治疗。对于治疗内风湿病,物理手段也是十分必要的,其分类有很多种,具体视情况而定。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肿痛、关节变形以及肌肉的萎缩。

3、手术治疗。类风湿病的治疗还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只有一些特殊情况才需要进行手术。如经内科治疗不能控制及严重关节功能障碍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转载请注明:http://www.hpaixg.com/gjyzl/4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