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性指标
诊断性指标主要是判断是否患有“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的指标包括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抗体(抗CCP),抗波形蛋白抗体(抗MCV)和抗角蛋白抗体(AKA)四种。四种抗体中一种或几种表现为阳性,需怀疑或警惕类风湿关节炎。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指标只能判断是否患有类风湿关节炎,与疾病活动度关系不大。
活动性指标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的目标是降低疾病活动度,减少炎症反应,从而减少关节破坏。血沉、C反应蛋白可反应疾病活动情况,从而指导医生更好的进行治疗,加减用药。这两项指标需定期复查及检测。
安全性指标
安全性指标主要是指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等)及肝肾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等),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都可能会导致血液系统损害或肝肾功能损伤。须定期检测上述指标,推荐开始用药2周内复查一次,等服药时间长了最长可以3个月复查一次。
伴随症指标
伴随症指标指对类风湿关节炎伴发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的筛查和评估。此外,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还需要排查肝炎、结核等感染病,不然用药会有风险,所以在用药前需筛查乙肝、结核等问题。
来源:检验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