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痛25套对穴组合治疗手法收了吧

治痛对穴是指二个穴位相配同时使用,具有较好的治痛作用。

而把二个穴位单独使用,治痛作用则不强,或者没有治痛作用。

临床中,常常选用两个穴位组成一组对穴,针对一类“症候结构”配伍其他腧穴灵活运用,收到较好效果。还可以在治疗前后对照主症的变化,检验“辨证”的准确与否。

对穴是一个新的腧穴配伍概念,研究对穴并在临床不断加以总结,可使我们更加深入认识腧穴特性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01

合谷---太冲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镇痛、镇静、镇痉,疏肝利胆的作用。

合谷与太冲相配称四关穴,二穴均为原穴,前才为手阳明大肠经,后者为足厥阴肝经。五脏有疾,取之十二原。肝与胆相表里,太冲疏肝利胆,清利肝胆湿热,理气止痛,合谷调和气血,气调痛止。

02

内关---足三里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健脾和胃,宽胸理气,降逆止呕,宁心安神的作用。

内关为心包经的输穴,又为该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与阴维脉相通,宽胸理气之功为主。而足三里为胃经之合穴,合治内腑,疏通中焦气机,健脾和胃止痛。

03

粱丘---公孙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解痉止痛、健脾和胃的作用。

粱丘为胃经的郄穴,郄穴是经脉之气深居之处,治痛作用最强。公孙为足太阴脾经输穴、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它的别出分支,入腹络于肠胃。所以实证的胃肠道疼痛的患者,取此穴更为适宜。

04

支沟---阳陵泉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疏肝理气,清除肝胆之湿热,通调腑气的作用。

支沟为三焦经输穴,可疏通三焦气机,通调腑气。阳陵泉为胆经合穴,又是八会之一的筋会,可疏肝利胆通调少阳,清泄肝胆湿热,特别对胆道疾病,有其特殊之功效。

05

外关---悬钟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疏通三焦之郁热,泻肝胆之火,通调经络之气这作用。

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这络穴,以是八会之一,通于阳维脉,有清热解毒之功。悬钟为足少阳胆经之输穴,以是八会穴之一的髓会,主要为清泄肝胆之郁火,通调肝胆之气机,对胆囊和胆管均有其特殊的作用。

06

气海---三阴交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通调下焦气机,调冲任补肾涩精的作用。

气海为任脉经之输穴,为一身元气聚集之处,本穴能助全身百脉之沟通,凡气之所至,血乃通之,所以本穴有调气活血之功。三阴交乃足三阴之交会穴,调理肝脾肾三经气机为主,善治下焦湿热,兼以健脾补肝益肾,调理冲任。

07

合谷---内庭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泻胃火,降呕 化积滞,理气止气止痛之功。

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具有清热利咽,清炎止痛的作用。内庭为阳明胃经荥穴,具有清热 泻火作用。所以胃肠二经之热 ,本对穴有清泻之功。如对风火牙痛及口腔粘膜糜烂的病人,取本对穴,针用泻法,可起立立竿见影之效。

08

中脘---足三里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升清降浊,健脾和胃,消积导滞,行气止痛的作用。

中脘为胃的募穴,又是八会穴之一的腑会。滑伯仁曰“太仓,一名中脘。”意为胃之纳水谷的仓库,所以它是调理中焦之要穴,治疗胃病的必用穴。足三里为胃经的合穴,“合治腑病”,为胃病患者远道循经取穴之一。

09

中渚---足临泣

功用:二穴相配可疏肝胆之气滞,解少阳之郁热。

中渚为手少阳三焦经脉气所注,足临泣为足少阳胆经脉气所注。在经居半表半里,其症可见寒热往来,口苦,胁痛;在脏为胆,胆与肝相表里,胁肋为肝之分野,肝脉布两胁,所以本对穴治疗肝胆疾病引起的胁肋疼痛,效果非常显著。

10

人中---委中

功用:二穴相配可醒脑开窍,安神定志,通经和络止痛。

人中为督脉的输穴,位于口鼻之间,口通地气,鼻通天气,天地相通,窍开脑醒,督通络畅。委中为足太阳膀胱经合穴,在舒经活络,行气活血,善治腰痛之功。因腰为肾之府,足少阴肾经之气,由内踝上行至膝、腘内侧,折向腘中央,二经于委中穴相会,太阳下行,少阴上行。

11

膻中---内关

功用:二穴相配可宽胸理气,强心安神,通胸阳,止心痛。

素问灵兰秘典谓“膻中为臣使之官”,以说“膻中者君主之宫城也”。心者君主之官,说明本穴与心的关系甚为密切,为心包络这募穴,以是八会穴之一的气会,调气之功较强,凡气病有之甚佳。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以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宽胸理气,温通心阳。

12

鱼际---复溜

功用:二穴相配可清热泻火,生津止咳。

治痛范围:1.咽喉肿痛,由于肺阴不足,水津不能,咽喉干燥疼痛。2.咳嗽引起的胸痛。

13

外关---后溪

功用:二穴相配可疏风清热,调气止痛,通经和络。

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输穴,以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维脉,主治三焦邪热,疏风解表,和解表里,散寒清热。督脉总督一身之阳,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输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所以本对穴可治疗以热 痛为主的头痛,而后颈小肠经为所过之外,对肩胛上、颈椎部位的疼痛,效果较好。

14

印堂---合谷

功用:二穴相配可和络止痛,疏风清热,宣通鼻窍。

印堂为经外奇穴,实居于督脉上,有宣通阳气和络止痛之功。“面口合谷收”,说明合谷对头面部疾病的治疗有其独到之处。二穴相配,疏风泄热之功相得益彰。

15

归来---三阴交

功用:二穴相配可通调下焦气机,行气止痛,利湿消炎。

归来虽为阳明胃经输穴,但与女子输卵管的位置靠近,所以二穴相配对治疗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效果非常明显。

16

太溪---太冲

功用:二穴相配可平肝降压,补肾泻肝,调气止痛。

太溪与太冲均为原穴,前者属肾经,后者属肝经。王冰“肾脉与冲脉并下行,循足,合而盛大,故曰太冲”。凡肾阴不足,肝阳偏亢所出现的疼痛,均可用之。针刺时太溪用补法,太冲用泻法。

17

阳谷---侠溪

功用:二穴相配可清热泻火,消肿止痛,通经和络。

阳谷为手太阳小肠经火穴,侠溪为足少阳肝经荥水穴。根据五行学说,“水克火”,所以临床应用本对穴时补侠溪、泻阳谷。

18

足三里---三阴交

功用:二穴相配可健脾和胃,行气止痛。

足三里为阳明经合穴,本经由头到足为降但足三里一穴为降中有升。三阴交为脾经之输穴,又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由足至脾为升,但三阴交一穴升中有降。阳不降则阴不能升,阳之降,阴之引也,阴之升,阳之伸也,这样一升一降,维持升降平衡。升清除浊的功能得以正常。

19

曲池---上巨虚

功用:二穴相配可清热 利湿,行气止痛,制止泻痢。

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上巨虚为其下合穴,“合治腑病”,所以本对穴善治大肠诸疾,针后能消炎止痛,清热利湿,改善肠道的蠕动功能。

20

风池---昆仑

功用:二穴相配可疏通经络,以少阳、太阳经为好,祛风解表,明目益聪。

风池为足少阳肝经与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阳维、阳跷脉的交会穴,所以偏正头痛均可取之。又是眼部疾病治疗要穴。对降低眼压有较好的作用。昆仑治头痛为远道取穴。

21

头维---列缺

功用:二穴相配可祛风止痛,解表祛邪。

头维为阳明胃经的输穴,一般针刺时向后沿皮刺1.5寸,列缺是手太阳肺经的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所以可以治胸腹部疼痛,一般向上斜0.5-1.0寸。

22

命门---委中

功用:二穴相配可补肾益精,舒筋活络。

命门是生命之门,有助阳固精,强壮之功。本穴属于全身补穴之一,没有泻的作用,通常用灸法为主。委中属全身泻穴之一,没有补的作用。这样一补一泻互用,虚实腰痛均可用之,委中以刺血为主。

23

中渚---后溪

功用:二穴相配可舒通经络,调和气血。

中渚与后溪相配,对治疗颈椎综合症所引起的疼痛感和后颈部侧不灵活,有其特殊的作用。但针刺时必须注意,使针感向上传导至肩部效佳。

24

百会---涌泉

功用:二穴相配可引阳下行,平息肝阳。

涌泉为肾经井穴,肾水涵养肝木,如肾阴不足肝阳偏亢,发为头昏眩晕,头痛易怒,用涌泉有“病在脏取之井”之意。百会为手、足三阳经和督脉之交会穴,本穴属补穴,与涌泉泻穴同用,一补一泻,补不恋邪,泻不伤正。

25

少商---厉兑

功用:二穴相配可清热利咽,消肿止痛。

少商一般采用点刺出血。厉兑针1分

新一针疗法·治疗各种颈肩腰腿痛技术一针止疼痛!

刘吉领开班现场视频

一、疗法介绍:

刘吉领教授通过总结汇集前人经验,借鉴当代各家特长,自己临床实践积累,形成一整套独特的一穴一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方法,经过大量临床验证,效果突出。

刘吉领新一针疗法效果:

针入痛消,马上见效。

治疗范围:

适用于各种头痛;各种类型颈椎病,颈肩综合征,肩周炎,网球肘,手足麻木;各种类型腰椎病,腰肌劳损,梨状肌综合征;各种原因导致的膝关节,踝关节病变;风湿、类风湿导致的疼痛;急、慢性关节扭伤等各种疼痛性疾病。立杆见影,快速止痛治痛。

刘吉领新一针疗法特点:

一穴治痛,一针祛病;针入痛止,立竿见影;

易学好懂,简便易行;妙在手法,基本不痛。

刘吉领新一针疗法推广优势:

1、安全:不扎患处扎远端,不脱衣服不尴尬;不长时间留针,避免惹麻烦。

2、易学:不醒针,不捻针,不刺激,不弹拨,不需要针感。扎针后活动患处就能

止痛。特别适合零基础学员。

3、速效:把针“放”上就止痛,不是“扎”进去是“放”上去的。

4、多选:一穴治多病,一病可选多个单穴,都能达很好的临床效果。

5、无痛:只要手法得当,扎针基本不痛。

6、简单:针小、针少、扎的浅,用的都是最细的0.25×1寸的针灸针。

一穴一针治疗疾病,并非今人的独创,早在中医古典医著中有着大量的记载和阐述,如著名的“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可视为一针疗法,或者说单穴治病的典范。又如:头腮面颊红针通里,眼目似云蒙针太冲,咽喉痛针内庭,痔疮大便难针承山,头痛眩晕针百会,头风头痛针风池,头风眼疾针上星,心热口臭针大陵,脾心痛急针公孙,脚气针复溜,疝气针大敦,肩背诸疾针中渚,腰膝强痛针交信,胁肋腿痛针后溪等等。

刘吉领教授把一针疗法变得更简单、更安全,不提插捻转,不需要针感,就能马上止痛。

刘吉领教授的《新一针疗法》,因为简便易行,疗效可靠,基本无痛,深受广大临床医生和患者的欢迎。刘吉领开班现场视频

二、主讲专家:

刘吉领,执业中医师,高级针灸师,刘吉领类风湿病研究所所长,医院院长,山东中西医结合大学客座教授;中医风湿骨病专家。幼承庭训,酷爱岐黄。专业研究中医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制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雷诺氏病。运用中医中药治疗风湿疼痛颇有建树。为解除更多风湿病患者的痛苦,他破除中医秘方不传外人的陈规,办学招生,二十年间,已培养风湿骨病专科人才一万多名。刘吉领教授独辟新径,提出“痹毒论”,从“毒、虚、瘀”入手,大胆创新,突出“久病必虚”“久病必瘀”的整体思路,以中药汤剂辩证为主,不避讳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的陈规,选虫类药,毒性药,用药奇,祛顽疾,通过对几千例类风湿病治愈患者的临床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主编《刘吉领类风湿病学》,年已由中国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刘吉领教授研发的纯中医中药治疗颈、肩、腰、腿痛技术,已经获得四项专利授权。

刘吉领教授擅长运用中医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干燥综合症,皮肌炎,雷诺氏病等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疗效很好,患者口碑相传,在冀鲁豫享有盛誉。对颈椎病,腰椎病及骨关节病的治疗也得心应手。

刘吉领教授总结推广的《新一针疗法》,简单、安全、速效,特别适合基层医生和康复理疗从业人员。从年开始推广教学至今,受到基层医生的热烈追捧,场场爆满。

三、邀请参加对象:

各级医疗机构从事推拿科、创伤科、脊柱病科、理疗科、骨伤科、康复科、针灸科、针刀科等科室医师、理疗师、按摩师,以及各级医疗机构从事整脊、推拿诊疗医师、各从事推拿技术、教学、科研机构及从事按摩保健有关人员等。

四、研修方式及证书:

1、由刘吉领教授亲自授课,并现场示范及手把手教授。

2、研修班结束经考核合格,授予中英文对照由中国针灸推拿协会颁发的结业证书(可申请劳动部颁发全国通用高级按摩师证书及健康管理师)。

3、医院决定,所有参会人员均颁发研究院结业证书,可以作为就业上岗的参考证明。

4、凭本研修班中推研究院证书自参会之日起,后期免费复习。

5、报到时交四张二寸免冠彩色照片。欢迎各学员收集整理临床病例现场与专家交流。

五、时间与地点:

12月20号-12月23号(20号全天报到)杭州开课

12月27号-12月30号(27号全天报到)北京开课

1月09号-1月12号(09号全天报到)昆明开课

研修费每人元,中推会员元

报名咨询陈林主任(备注自己的名字与要学习课程)

温馨提示:

提前办理会员证费用优惠10%

详情咨询请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hpaixg.com/gjyzl/86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