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因大致可分为两方面因素,一是骨内因素,二是骨外因素。昨天介绍了骨内因素,今天跟大家介绍骨外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骨外动脉因素
动脉闭塞的原因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栓塞、小动脉炎和糖皮质激素缩血管作用。严重的动脉病变可导致股骨头血供减少,产生缺血和骨坏死。骨外动脉因素是特发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最重要发病机制。
骨外动脉因素引起股骨头缺血坏死性损害可由以下四种方式发生:
(1)动脉血流弥漫性和持久性地减少性疾病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及狭窄性动脉性疾病;
(2)主动脉分叉处,一侧或两侧髂总动脉硬化性官腔闭塞,引起一侧或两侧下肢血流持续性减少;
(3)骨骺—干骺动脉官腔闭塞,尤其是支配股骨骨骺的主要血供来源的旋股后动脉官腔闭塞,导致骨骺血流持续性减少;
(4)继发于动脉粥样化,来自动脉壁本身或由胆固醇结晶及纤维蛋白形成的栓子向动脉远端转运而引起动脉栓塞。
骨外静脉因素
骨内血流阻滞并不等于骨外静脉性疾病。骨外静脉疾病可引起骨内血流阻滞、骨内压升高,使血窦和小动脉受压,骨干反流;股骨头动脉血流减少致股骨头缺血、坏死,如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畸形性骨炎以一过性髋关节滑膜炎等疾病。可以引起股骨头微循环障碍的原因很多,常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根据目前研究,创伤性病因可能有股骨颈骨折、股骨头骨折、外伤性髋关节脱位及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非创伤性病因可能有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酗酒、Perthes病、减压病、血红蛋白病、特发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病机制比较明确,创伤科造成股骨头主要营养血管损伤,导致股骨头血液供应障碍而发生缺血性坏死,常因阻断了骨内和骨外动脉所致。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病机制有多种因素参与,最终表现为血管内凝血如血栓或继发性出血。血液流变学是影响股骨头微循环的重要因素之一。
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因大多为徐缓渐进性的,所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进展相对缓慢。坏死前的血管变化有:窦状小管充血、外渗,组织间隙内出血,有坏死的红细胞及含铁血黄素,在水肿组织间隙中出现网状纤维,间质细胞合成纤维细胞,类似于幼嫩而松软的纤维组织。脂肪坏死表现为:脂肪细胞核消失、破碎;造血髓组织坏死表现为:缺血首先引起髓细胞的抑制,红髓呈现颗粒状坏死,造血组织消失。窦小管扩张,动脉壁增厚并有栓塞。多数骨小梁显示有馅窝空虚,骨细胞核消失。由于骨细胞死亡是个缓慢过程,故有人认为当75%骨馅窝内骨细胞消失时,才认为骨小梁坏死;骨小梁坏死后的结构和密度不变,骨细胞周围骨质溶解而显得馅窝扩大。
今日立冬
每晚以温水认真泡脚,保暖是重点,有益身心健康,适量运动,但不能出大汗,冬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