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统计显示,每年有四分之一的美国人服用安眠药。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人受“失眠”问题困扰呢?然而,调查显示90%的失眠患者选择服用安眠药缓解症状。尽管安眠药对付失眠很有效,但大众对其却存在误解,包括失眠药物的选择、副作用、症状缓解之后还要不要继续服用等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小十六今天一一作答。
失眠药物的选择
有失眠问题的朋友请精神科医生当面诊查后,再作出是否吃药、吃什么药的决定。
「非处方药」指药品包装外盒上有OTC标志,在药店就可以轻松买到的药;「处方药」指只有医生开了药方才能买到的药。很大一部分医生都不会“钟爱”非处方药,因为这些药物通常对严重失眠不奏效。
很多非处方安眠药都含抗组胺成分,类似抗过敏药物「苯海拉明」,会引起口干、眼干、第二天昏昏欲睡等副作用。非处方安眠药适用于偶尔被睡眠问题困扰的人群。
注意:哺乳期妇女慎用抗组胺类药物,老年人对抗组胺成分的副作用更敏感也应当慎用。
服用药物以外的治疗方法
1.认知行为疗法(CBT)
人们常常把暴躁易怒等一切负能量归罪于「缺觉」,把睡眠看得太重,紧接着失眠就爆发了。在接受认知行为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治疗师会帮助我们改变对睡眠的看法,带我们学习一些有助睡眠的技巧,比如改变睡眠的环境、限制睡前的活动等。
部分研究表明CBT至少和药物一样有效,而且还没副作用。不过,根据具体情况,有时仍需要联合药物治疗。
2.针对治疗引起失眠的疾病
最常见和凶险的一种疾病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这部分人需要佩戴辅助睡眠装置,将空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气道里,这样,就不会因为老被憋醒而失眠了。
药效不明显怎么办
短效药起效快失效也快,作用时间三到四小时,短效药起效快失效也快,作用时间三到四小时,使用人群通常为入睡困难的人。吃完短效安眠药仍睡不着,可以在离起床时间还早时再服用一次。
不过,我们需要看说明书或者咨询医生,确定服用的药物的确是短效药。再次服药的时间取决于自己的日程安排。例如,打算早晨6、7点起床,那么凌晨3点前服药,早晨醒来时药物基本代谢完毕,不会影响白天的活动。
当然,每种药物都有所不同,具体如何服用,建议问清楚医生比较好。而对于入睡困难且容易惊醒的人群使用的长效安眠药,每晚就只能服用一次了。
失眠药物的副作用
大部分安眠药含有安定成分,因此安眠药很容易上瘾。在服药一段时间后,需要增大剂量才能达到之前的效果,这是安眠药的耐药性。有些患者自行加量,到后来,就会出现药物依赖的问题。
因此,如果感觉在吃的药不像以前那么有效,或者需要加大剂量才有效,必须告知医生,让医生帮助调整用药方案。
如何停止服用药物
遵循一个原则: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少药物剂量。医生可能会每周将药物剂量减少一半:假设原先每晚服用某药物10毫克,可以尝试每晚5毫克服用一周,下一周再将药物剂量减半为2.5毫克,最后彻底停药。
然而,这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人的减药策略,还请务必按时复诊、在医生监督下逐渐调药。
注意:有些药物可以直接对半掰开,有些则不可以,比如缓释药物,具体可以咨询医生如何用药。
小十六温馨提示:无论是药物选择还是停止服药,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出决定,切忌盲目的购买非处方药物或是随意增加或减少停止服药。是药三分毒,药物的副作用不可忽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