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吃了一段时间的药,半年后,关节不痛了,他认为病情已经控制住,于是没把医生的叮嘱当回事,甚至不再复诊。没想到半年后,手指关节又开始疼痛、肿胀,不能弯曲。回医院复诊后确定病情复发,医生表示这和他不遵医嘱擅自停药又不复诊有关。
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曾表示,中国地区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至少要经历2.5年才能最终被确诊,60%的患者以为不痛就是治愈,80%的患者并没有意识到类风湿关节炎所带来的关节破坏是不可修复的。类风湿患者当中,病情反复以及致残的,大多是擅自停药导致的。以为检查指标好、关节不痛了就达到治疗目标了,有的患者是因为经济原因选择停药,结果导致病情复发,不但延长了治疗时间,且花钱更多。专家表示,如果能长期、规律地吃药,95%以上的病人是可以好转。长期吃药并不是要终身治疗,但是要做好治疗好几年的准备,可在医生指导下慢慢调整药量,后期每个月只需要-元药费。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炎症、抑制病变进展,保护关节和肌肉的功能,最终达到临床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的目标。类风湿的治疗涉及许多方面,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等。一般治疗包括:制动休息、功能锻炼、均衡营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缓解症状非常有帮助。
目前类风湿关节炎常用的药物:
1)慢性抗风湿药物(免疫抑制剂),以甲氨蝶呤为代表,包括来氟米特、羟氯喹、柳氮磺胺吡啶等都有不错的疗效。当然,甲氨蝶呤是经典中的经典,价格便宜,疗效好;所以,只要没有禁忌症的患者,甲氨蝶呤一定是我们常规使用的一个药物,当然在使用甲氨蝶呤的时候,需要记得补充叶酸,因为甲氨蝶呤会影响叶酸的代谢,所以在服用甲氨蝶呤的第二天,一般我们都会补充叶酸。顺便说一句,这类药物既然叫慢性抗风湿药物,说明起效慢,一般都需要2个月左右才能起效。所以,不要用了几天就说没有效果。2)非甾体抗炎药,主要起到控制局部炎症,缓解疼痛作用。目前有很多种类,比如西乐葆、美洛昔康、依托考昔、双氯芬酸以及醋氯芬酸等,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选择一个合适的药物。3)生物制剂,是一类比较新的药物,比较常用的是TNFα抑制剂,国产的比如益赛普,进口的比如恩利等,起效非常快,疗效好,副作用相对较小。但是有好就有不好,价格也很贵。4)小分子药物,也是近年来研发出现的。比如我们国家自己研发的艾拉莫德,以及已经在美国上市、年即将在中国上市的JAK抑制剂,在美国上市期间,药物的治疗效果也非常不错,值得期待。
5)激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主要还是起到桥梁作用,有的患者症状严重,疼痛厉害,可以早期给点激素控制症状,等抗风湿药物起效后,慢慢减停激素。
美国风湿学会提出的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缓解标准如下:
一、晨僵不超过15分钟;
二、无疲乏感;
三、无关节疼痛;
四、关节无压痛;
五、关节或者软组织无肿胀;
六、男血沉小于20毫米/每小时,女小于30毫米/每小时。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