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类风湿的目的在于控制病情,改善关节功能和预后,强调早期治疗、联合用药和个体化治疗。
西医治疗方法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如芬必得、扶他林等)、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硫酸羟氯喹、柳氮磺胺吡啶等)、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a拮抗剂、IL-6拮抗剂等)及糖皮质激素等四大类。
偏方四、牛蒡二羌汤
组成:牛蒡子90g,新豆豉(炒)、羌独活各30g,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6g,白汤下。
功效:历节肿痛,风热攻手指,赤肿麻木,甚则攻肩背两膝,遇暑热则大便秘。
偏方五、黄芪加减汤
组成:生黄芪30~50克,威灵仙20~25克,制附子20克,桂枝、白芍、秦艽、鸡血藤各10克,麻黄、防风、知母、川黄柏、生甘草各8~10克。用法: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3~4次口服,15剂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加减:
(1)若气血两虚者,黄芪加量至60~80克,当归、何首乌各20克;
(2)若兼发热者,加生石膏40~50克,薏苡仁25~30克;
(3)若关节红肿较甚者,加萆薢20~30克,防己、泽泻各12~15克;
(4)若上肢重者,加姜黄、桑枝各10~15克;
(5)若下肢重者,加牛膝、蚕砂、木瓜各10~12克。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