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可以碰到关节疼痛伴有关节畸形、行动困难的患者,他们急切咨询医生亦渴望医生下个准确的诊断,以解决他们的痛苦。然而,许多种疾病可以两种表现并存,增加了诊断上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将常见的几种关节病予以鉴别。
二者的区别
痛风几乎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常表现夜间突然发作剧烈疼痛,多以急性关节炎,呈红、肿、痛开始,72小时达到顶峰,一两周可自行消失,数年再发作。当吃含嘌呤多的饮食,如动物内脏、沙丁鱼、酵母、烟、酒等,高尿酸在血液和组织内积聚易形成痛风石,多见趾骨关节周围,亦可形成肾结石等。
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是与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多见于青少年,多发作于关节受风湿之后,常表现在大关节,如膝盖、踝、肘、腕等关节的游走性关节炎,心肌及瓣膜同时损伤,也就是这个病可同时表现“舔关节、咬心脏”。
两者的治疗皆然不同。痛风是用抗嘌呤代谢、促尿酸排泄的药物,如秋水仙控制症状。而风湿性关节炎是采用水杨酸类药物。随着时间的推延,痛风因屡屡发作的关节,不仅组织损害,而且骨质的关节端有侵蚀,再加上痛风石的沉积,使关节呈慢性炎症和关节畸形,很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混淆。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遗传性,是一个慢性顽症,病因不清楚,与多种综合因素作用相关。不及时治疗几乎所有内脏器官都会受累:全关节可发生破坏性病变,引起关节慢慢变畸形、强直,双手呈鸡爪状、功能丧失,甚至瘫痪,骨和骨骼肌萎缩,还常常伴有关节外的症状,化验可见类风湿因子阳性。
“痛风”是一个遗传性疾病
有家族史,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长,为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以关节、结缔组织和肾脏的炎性变化为主的代谢性疾病。当体内嘌呤代谢产物尿酸产生过多,超过肾脏排泄能力时,尿酸即在血液及组织内积聚,形成“痛风”。在急性发作期常表现关节疼痛、红肿,很易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
三者不难鉴别
痛风好诊断,测血尿酸升高、摸到痛风石就可以确定。风湿性关节炎单独存在很少见,多为大关节炎。在急性期多有风湿性心肌炎,慢性期患“风湿性心脏病”。化验抗链O实验(ASO)阳性。类风湿关节炎是慢性的顽症,关节畸形、功能丧失明显,呈僵直或瘫痪,类风湿因子阳性。
长安国医馆专家推荐:
姚爱德
副主任医师
坐诊时间:周一、周三、周五上午
中医骨伤科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骨伤临床30余年,曾在陕西国力足球队任队医,在篮球、排球、体操、散打等专业队任队医。现任职于陕西省中医药研究会中医门诊部(长安国医馆)。
擅长主治:运动创伤疾病,各种软组织损伤,关节脱位,骨折,关节扭挫伤,肌腱、肌肉,韧带损伤,肩周炎,网球肘,骨膜炎、足球踝等,尤其对颈椎病,腰椎病,骨关节病具有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法,在陕西省有很高的声誉。
齐建良
主治医师
长安国医馆推拿科主任
颈肩腰腿痛治疗室主任
坐诊时间: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日全天
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院、陕西中医药研究院,已发表有关颈椎病、腰椎病等论文多篇,现任陕西省中医药研究会理事,民间医药分会委员等职。
擅长治疗:面瘫、三叉神经痛、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各种骨质增生、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坐骨神经痛、网球肘等病,采用中西医结合免疫激活疗法,结合针灸、药分子渗透、神灯等治疗方法有独特的治疗经验。对小儿遗尿症、冠心病、癫痫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胃炎、妇科病(如月经不调)治疗效果显著。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源于网络,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详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会中医门诊部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