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运动系统最重要的结构就是关节,关节疾病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制动,让关节的结构失去功能.这段时间有不少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走进我的营养工作室,以女性居多,而且是青中年女性.我的每篇文章就是我工作的记录,既然有此类患者来做咨询,也就有了这篇科普类的小短文.
什么是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
类风湿关节炎病因?
内分泌因素:类风湿关节炎在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妊娠期病情减轻,而产后又加重,这提示各种性激素对其病情有影响。
免疫学异常:
其他因素:如风寒、湿冷、疲劳、外伤、吸烟及精神刺激等
类风湿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疾病,分布于所有的种族和民族。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率很高,据统计,轻型患者约占全人口的2.5%,与我国的发病情况大致相同,现估计全国患类风湿关节炎的人数约在万以上,重型的也有余万人。类风湿关节炎在成人中发病率较高,每10万成年人口中约有20%—40%的发病率。
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关节疼痛:为本病最突出的症状。慢性、对称性是其特点。以夜间、晨间及关节起动时明显
关节肿胀:关节周围均匀性肿大,少数发红
晨僵:晨僵是指患者清晨醒后关节部位出现的发僵和发紧感,活动后这种感觉可得到明显改善。这个症状在RA中表现最为突出,可持续1小时以上,甚至整个上午。
活动障碍:早期关节肿胀引起的活动障碍,随着肿胀的消除,可以恢复;但是中晚期的关节畸形,可以丧失劳动能力,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关节畸形:为本病的晚期表现
骨质疏松:在患者中相当常见,而且随病程延长发生率上升。
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标准、分期、功能判断。
(1)美国风湿病学会年修订的RA分类标准如下≥4条可以确诊RA。
①晨僵至少1小时(≥6周)。
②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受累(≥6周)。
③手关节(腕、MCP或PIP关节)受累(≥6周)。
④对称性关节炎(≥6周)。
⑤有类风湿皮下结节。
⑥X线片改变。
⑦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32)。
(2)病情分期
①早期有滑膜炎,无软骨破坏。
②中期介于上、下间(有炎症、关节破坏、关节外表现)。
③晚期已有关节结构破坏,无进行性滑膜炎。
(3)关节功能分级
①Ⅰ级功能状态完好,能完成平常任务无碍(能自由活动)。②Ⅱ级能从事正常活动,但有1个或多个关节活动受限或不适(中度受限)。
③Ⅲ级只能胜任一般职业性任务或自理生活中的一部分(显著受限)。
④Ⅳ级大部分或完全丧失活动能力,需要长期卧床或依赖轮椅,很少或不能生活自理(卧床或轮椅)。
RA需要做哪些检查?
类风湿因子(RF):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指标之一。只有70%的类风湿关节炎RF阳性。其他疾病及部分健康人RF也阳性。随着病情发展,RF的滴度可增高。
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
不具备诊断价值,但可以反映组织损伤和炎症的存在,在风湿性疾病中,排外其它原因,若两者升高可以提示疾病的活动
ESR参考值:
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CRP参考值:8mg/L
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特异性可达95%以上,是诊断早期RA的一个可靠指标,国内外一些报道称,该抗体将成为诊断RA的标记抗体;
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对RA的诊断价值较高价值。
放射学检查:是诊断RA和病情分期的重要指标
类风湿关节炎的医学治疗现状
治疗目的:控制和预防关节破坏、功能丧失,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类风关临床症状首选用药是NSAIDs(非甾体类消炎药)它是一类兼备抗炎作用的镇痛药.NSAIDs多数兼具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用于发热、疼痛和炎症的对症治疗.
不良反应:①胃肠道反应②肝肾毒性③血液系统损害
还有一种常用疗法就是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强,能快速缓解症状,但不能根治疾病;常用的激素包括:强的松(醋酸泼尼松片)、强的松龙(泼尼松龙片、甲基强的松龙)、地塞米松等
很多种疾病进行医学常识的普及,你会觉得很无耐.因为病因不清楚,疗法也不尽人意,仿佛得上这个病就是终身的事.真的是这样吗?难道就没有恢复的可能性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可能与内分泌有关,也可能与人体的免疫力有关,也可能与受凉等因素有关.以上所写的内容只是让读者了解一下目前的医疗现状,但并不是想打击得病的人群.这么多年我调理过不少关节类疾病的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我们向外求得不到解决方案时,我们只有一个方向那就是如何强壮自身.关节类疾病都有一个特点,只要关节部位的循环好,营养状况好,注意不要有诱发因素,就会给关节类疾病创造一个好的恢得环境,这是我进行营养调理的基础.对症治疗我们需要,但更需要的是如何让关节恢得健康.
生活注意事项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类风关的疾病波动与缓解都和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与病情及关节功能息息相关
适当锻炼、物理治疗对关节功能的保持和恢复都有帮助
保持情绪乐观开朗、保证良好的睡眠对疾病的恢复也很重要
规律运动:
经常地、规律地,将关节进行最大范围的活动
经常变换体位:
坐或躺的时间过长时,偶尔变换一下体位,能预防僵直的发生
避免长时间的握持物品
按摩关节
能缓解疼痛关节周围的肿胀和疼痛
避免其他关节出现疼痛
乘坐交通工具或看电影时,选择靠过道的座位
有更多的空间伸展四肢
起来和活动更方便
营养调理:
补充关节营养,促进关节循环,当有炎症反应时提升关节局部的免疫力.
乳钙 6 灵动 12
胶原 3 磷脂 15
牛初乳 2~3板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