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由于颈椎间盘退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椎间孔变形,韧带增厚,变性等退行性变,刺激或压迫其周围的肌肉、血管、神经根、脊髓,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时,称之为颈椎病。颈椎病按临床症状分为5型:即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预防与保健1、休息:除严重的脊髓型颈椎病宜卧床休息外,其他颈椎病患者应适当工作,不需要长期工作。工作时可限时戴围领或颈托。2、坚持合理的锻炼,保持颈部的健康。体位姿势指导:颈椎病的发病与不良姿势有很大的关系,患者平日注意坐位姿势,要求要背挺直有支撑,不要过度低头或仰头。工作面尽量靠近身体,书和眼睛最好保持同一水平。不要长时间一个姿势工作,需要经常变换姿势休息等。这样可以减少颈椎周围的肌肉劳损,减少颈椎病急性发作次数,延缓颈椎病的进展。3、枕头的指导:合适的枕头对颈椎病的预防和延缓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人生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过高或过低的枕头都会使得颈部一部分软组织处于牵伸状态而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建议在休息枕头应对颈部有好的支托,并保持颈椎正常的生理前凸或中立的位置,这样颈肩部的肌肉软组织才能充分放松。对于多数人使用枕头的高度应在12—15cm左右,硬度要适中。4、注意安全,避免颈部的意外损伤。有了伤病,治疗宜及时彻底。肩周炎肩周炎是由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粘连而引起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俗称五十肩,冻结肩。预防与保健1、休息:急性期应相对制动。病情早期注意适当休息,控制上臂活动,部分病人通过休息如上臂悬吊休息法,症状可得到缓解。2、功能锻炼:慢性期要注意肩关节的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可作为一种治疗方法,使肩臂痛症状和肩关节功能障碍得到改善,并利于肩关节功能障碍早日得以纠正。可进行患侧下垂摆动训练、爬墙攀高锻炼、转腰甩手锻炼、体后拉手锻炼、前后摆手锻炼、旋转肩臂锻炼、手高举摸顶法锻炼、体后压肘锻炼。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全身性多发性关节疾病,属于全身结缔组织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小关节炎症性变化,多呈对称性,有明显晨僵。活动期血沉升高,常有贫血,血清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试验阳性。晚期有关节畸形和运动功能障碍等。本病病程长,具有多次反复发作和缓解,虽不直接引起死亡,但能造成严重畸形、失能。预防与保健1、药物治疗原则目的是消除疼痛,控制炎症。应早期联合有药或倒序用药,在发病的1~2年内控制疾病。联合用药为各级药物同时使用,需注意药物不良反应。2、康复治疗(1)活动期的康复治疗有剧烈疼痛的患者需完全卧床休息,病变关节用夹板短期固定,一般不超过三周。症状略有减轻后可开始床上运动,逐渐过度到一般运动。固定夹板仅用于急性期,否则会防碍关节的活动功能。夹板起固定作用,有助于缓解疼痛,消肿,减轻畸形,防止由于关节不稳而进一步受损。肘关节和膝关节只有在不稳定时才用。手的功能位是:腕背屈40度~45度,手指微屈。(2)稳定期的康复治疗关节活动范围的练习逐渐增大,必要时作牵引,达到生活自理,可以改良生活用具,如增大、增长把柄,加橡胶软套等,用毛巾时不用拧干而是压干等,在其最稳定位或功能位。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职业训练。3、物理治疗(1)超短波(2)超声波(3)微波(4)中频电疗。4、健康教育患者认清本病的多变性、迁延反复性和早期治疗的必要性,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积极配合治疗。避免跪坐、盘腿坐,座椅高度需调节至双脚能平置于地面,坐时尽量紧靠椅背。站立时双眼平视,下颌回收,避免颈部前屈,肩部放松,避免驼背和弯腰。站立时髋膝关节不要屈曲,体重左右平均分配,上肢尽量摆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