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干预丨最实用的经验分享,孤独症儿童干

在孤独症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正确的引导与纠正尤为重要,而对于孩子的干预,有些家长会感到无从下手,索性全部教给机构,有些家长则在尝试,但得来的大多又都是失望。对此,我们准备了一些针对孩子的干预技巧与建议供家长们参考,希望能让家长们有所启发。

无论是机构的老师还是孩子的家长,想要对孩子进行干预最主要的前提都是“了解孩子”,如孩子的能力、兴趣偏好、问题行为等。然后就是目标,只有在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并明确干预目标后,我们才能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干预。

如,家长对孩子的阶段目标是可以顺利进入幼儿园,那么在机构时,老师们就会针对孩子没有达到进入幼儿园标准的能力或问题进行干预(像离不开家长、坐不住、有情绪问题或问题行为等等),同理,家长们想要对孩子进行干预时也是如此。

而干预时的技巧,同样是依托于家长们对孩子情况的了解。像有些孩子,TA们在视觉敏感,通过实物或图像的辅助能更容易让TA们理解,那么在生活中家长们就可以善用视觉辅助来帮助孩子学习。

例如,家长要告诉孩子一天的流程,这时就可以通过图片、影像的辅助与语言的讲解,来让孩子理解TA今天需要做什么、什么时候开始、做多长时间、什么时候结束、接下来要做什么等等,帮助孩子对一天的流程有清晰的认知(这样做还可有效帮助孩子减压)。

在生活中,家长与孩子互动时,家长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喜好,针对孩子的问题进行互动活动。如孩子喜欢看旋转的事物,并且精细动作较弱,那么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做风车手工,这样不仅锻炼了孩子的精细动作,还满足了孩子喜好,并且在制作完成后,孩子也会获得成就感,激发孩子对活动的兴趣。

另外,对于孩子的干预目标与计划,家长们也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制定,而已经定下的目标与计划,家长们也可以清晰地告知孩子,但之后就不要对计划进行改变了。或者家长可以邀请孩子一起来制定TA的目标与计划。

最后,在日常生活中所有人都会出现负面情绪,孤独症孩子也不例外,所以在生活中,建议家长们要做好孩子的减压与情绪疏导,必要时也可在家里为孩子布置“宣泄角”,准备一些柔软的事物(布偶、抱枕等)让孩子发泄情绪,之后再逐渐帮助孩子找到适合孩子并且安全的宣泄方式。

#




转载请注明:http://www.hpaixg.com/lfsgjy/125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