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类慢性、进行性和炎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部位多为手、腕、足的小关节。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出现关节游走性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等症状。晚期的患者可出现关节僵硬畸形、骨骼肌萎缩等症状,甚至可发展为残疾。进而引发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代谢系统并发症。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区别在哪?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其实是两种病因完全不同的疾病,风湿性关节炎是感染性的,因为链球菌感染造成的,一般有明确的前驱感染史,确诊后可以通过使用抗生素比较容易地治愈,而类风湿只是在症状上与风湿有些类似,其病因是自身免疫性的,治疗上要相对麻烦不少。
(1)风湿性关节炎一般起病急剧,有咽痛、发热和白细胞增多,以四肢大关节受累多见,为游走性关节肿痛,关节症状消失后无永久性损害,而且常同时发生心脏炎;
(2)类风湿关节炎是关节滑膜发炎,有炎性细胞浸润和渗液,致使关节周围组织出现囊性改变,以小关节受累多见。表现为晨僵、关节肿胀、关节疼痛,晚期则表现为关节僵硬和畸形,功能丧失,导致残废,部分患者除了关节病变以外,还可出现关节外病变。如:发热、口眼干燥、贫血、皮下结节、血管炎等。有关节外病变者,提示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比较重,治疗上应全面考虑,因此早期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类风湿关节炎关节表现有哪些?
发病初期可出现单一或多个关节肿痛,大多为手指或足趾关节对称性肿痛,偶尔呈游走不定的多关节肿痛,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及足关节最多见,其次肘、肩、踝、膝等关节,远端指间关节及脊柱极少受累,受累关节炎症导致充血、水肿或渗液,常致关节肿痛、压痛及僵硬不适,关节痛往往以夜间、晨起或关节启动时为著,急性发作时,关节普遍肿胀,疾病晚期常出现「天鹅颈」「纽扣花」样畸形。
类风湿关节炎是如何发生的?
类风湿关节炎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其病因与环境因素、病感染、遗传、性激素及神经精神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
类风湿关节炎能治愈吗?
虽然目前尚未有能治愈类风湿关节炎的方法,但及早治疗还是有助于预防残疾的发生。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多数病例可使病变完全消失,通常将这种治愈称为临床缓解。
患者该如何保护关节?
(1)避免过度强烈使用小关节:关节发炎时,会变得不稳定,更容易受损伤。用力的时候,小关节如手指关节就更易出现变形。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病人应尽量利用较大和有力的关节,如提重物时,尽量不用手指而用手臂和肘关节,不只用手指作支持,应以手掌来支撑。拧瓶盖时,不要只用手指拧,应以掌心加压力来拧。
(2)避免关节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如不要长时间站立,在适当时候坐下来休息。坐下时,应经常变换坐姿、转换双脚位置,舒展下肢的筋骨,或起来走动一下。应避免手指长时间屈曲,如写字、编织、打字、修理,应不时停下来休息,舒展一下手指。活动时感到关节疼痛,应立即停止活动,检查活动方法是否不当。注意工作与休息的平衡,并根据病情及时作出调整。
(3)避免关节长时间处于变形位置:无论在睡眠、走路或坐下,都要保持良好姿势。如坐下时,膝关节不要过分屈曲,双足应平放在地上。
(4)避免过度体力消耗:要注意减少工作和日常生活的体力消耗,如家里物品的放置应科学合理,轻便和不常用的物品放在高处,常用物品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笨重和不常用的物品放在柜子的下面。安排好工作的程序,尽量使用工具,以减少弯腰、爬高、蹲低等动作。搬物品时,可使用手推车,以节省能量。
应该注意哪些饮食?
(1)花生、白酒、白糖以及鸡、鸭、鱼、肉、蛋等食物摄入过多,会使体内酸碱度值一过性偏高,使乳酸分泌增多,且消耗体内一定量的钙、镁等离子,而加重症状。同样,若吃过咸的食物如咸菜、咸蛋、咸鱼等,会使体内钠离子增多,而加重患者的症状;
(2)食海产类产品:如海带、海参、海鱼、海虾等,因其中含有尿酸,被人体吸收后,能在关节中形成尿酸盐结晶,使关节症状加重;
(3)忌食高脂肪类:如牛奶、肥肉等,炒菜、烧汤也宜少放油。
其他注意
少饮酒和咖啡、茶等饮料,注意避免被动吸烟,不吸烟,否则加剧关节炎恶化。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