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的是新小区,新小区挨着一个老小区,老小区的窗前有个小菜园。每天上班路过,园中的季气性变化都会让人情不自禁地瞥两眼,发出类似于“春天到了夏天来了又是一年”这样的感叹。
一天早晨:哦,这黄瓜秧居然爬上墙去了。
又一天早晨:哦,长出这么大的瓜,不,不是黄瓜这是丝瓜。一个老奶奶抱着孙子站在园外,教孙子认“大孙,快看丝瓜”。老奶奶当是常做饭的,应当没错。
再一天的早晨,着急去单位汇报工作,但也没有忘记在这小园里分神两分钟:咦,这丝瓜还爬到树上去了,是棵美丽的扶桑树。扶桑本已足够艳丽,而丝瓜花迎风绽放,亦是妖娆多姿。丝瓜花与扶桑花争奇斗妍,这还是平生第一次看到。
怎么的,有什么不理解的?我们蔬菜花就因为能上餐桌,观赏价值就自动贬值吗?不不不,我还真没这意思。低头在这小菜园里随便走走,辣椒花精致的洁白,茄子花紫色的祥瑞,还有那豆角花俏皮的鸟嘴状,都是那么耐看,不容人不由衷夸赞。
种园之乐,不仅在吃,更在于看和品。种植丝瓜的这片地,本是一片荒地,是邻家的大姐辛勤拾掇出来的,从春天开始,就能看到大姐挥汗如雨的劳作,当那黄瓜秧、豆角秧疯长的时候,大姐的身影就隐没在其中了。菜种好了,大姐会把这菜摘下来,与左邻右舍分享。大家一片赞叹:“是的,不上化肥,豆角是豆角的味,黄瓜是黄瓜的味”。有一天我偶然听人说,这位大姐刚刚把女儿供上大学,本来想放松享受生活,医院里却查出患了癌症,再想想她气喘吁吁锄地的样子,可能还是真是身体欠佳,而从大姐由菜地里出来端着菜筐的笑颜里是断然不会读出这些信息的。
再低头看看这些生机盎然的蔬菜花,想必它们是懂得大姐的,尽力为这位大姐而绽放的更加尽情些。大姐吃菜的数量是有限的,想必这些蔬菜花的绽放没少给她带来快乐。
每一朵花皆是有使命的,在人类的蔬菜培育史上,不排除个别蔬菜是先被人发现了观赏价值,尽而又发现其食用价值的,据说辣椒最早就是当作花儿来养的,后来才用作调味品。人类往往食其果而忘其花,并积淀成一种共同记忆。这对于蔬菜花多多少少是有些不公正的。
小小的蔬菜花,平凡的蔬菜花,躲在人后的蔬菜花。她们不因忘记而放弃美丽,不因忘记而放弃孕育果实的责任,这又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品质!
记得儿时,有经验的园丁在种南瓜的时候,总是把开了花的秧用石头压住,以便让这花抗拒大风稳稳地结实。人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挨住大地,踏实奉献,日夜成长,天长日久终也会成风景。这就是蔬菜花给我们的启示。
驻足园中,拍这拍那,凝化风景,仅仅两分钟时间,不知胳膊已全是蚊虫叮咬的疙瘩,不过看看手机里蔬菜花的照片,再获得踏实工作的感悟,觉得咬就咬吧,还是值了。
年7月28日
初写于北京地铁,后修改于皆是园
明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