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您輕鬆艾上灸療之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多侵犯小关节,如手、足及腕关节等,常为对称性,其突出的临床表现为晨僵现象,特点是早晨或醒后出现关节僵硬,常伴有肢端或指(趾)发冷和麻木感,手指近端指关节肿胀疼痛,伴有关节摩擦音,大多数患者常伴有手、足畸形。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女性多于男性。发病的原因可能与细菌感染、内分泌异常、遗传因素有关。

本病属于中医“痹证”、“尪痹”范畴。由于体虚,阳气不足,腠理空疏,加之居处潮湿、冒雨涉水、气候剧变等原因,使风寒湿热邪得以乘虚侵袭人体,阻于经络,致气血运行不畅,即成痹证。

(1)湿热阻络:关节或肌肉红肿热痛,触之发热,屈伸不利,晨起僵硬,可涉及一个或多个小关节,舌质红苔黄,脉濡数。

(2)寒湿阻络:关节冷痛沉重,肿胀变形,局部畏寒,皮色不红,触之不热,遇寒痛增,得热痛减,舌质晦暗,苔白腻,脉弦紧。

(3)寒热错杂:肌肉关节疼痛,局部畏寒,触之热或局部触之不热,但自觉发热,舌苔黄白相间,脉弦数。

主穴

阿是穴:关节疼痛处

曲池:屈肘,当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八邪:在手背侧,第1至第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一手4穴,左右共8穴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八风:在足背侧,第1至第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一侧4穴,左右共8穴

配穴

湿重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发热

大椎: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图1类风湿性关节炎灸疗取穴

(1)寒湿阻络型:用梅花针叩刺关节局部疼痛处至潮红,再在患病关节局部行艾条温和灸20~30分钟。其他穴位各灸5~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图2寒湿阻络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灸法

(2)湿热阻络及寒热错杂型:用梅花针叩刺关节局部肿胀处至微渗血,再行艾条雀啄灸10~20分钟。其他穴位各灸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图3湿热阻络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灸法

(3)病情严重者可行铺长蛇灸:令患者俯卧,裸露背部,胸腹部垫高。督脉穴(脊柱)上常规消毒后,涂以蒜泥汁,在大椎至腰俞穴督脉经上敷斑蝥粉,呈线状,然后用桑皮纸封贴,上铺5厘米宽、2.5厘米高上窄下宽的梯形蒜泥一条,再在其上铺3厘米宽、2.5厘米高锥形艾炷一条。点燃艾炷头、身、尾三点施灸,燃尽后,继续铺艾炷灸治,一般灸2~3壮,直到患者自觉口鼻中有蒜味时停灸。灸毕移去蒜泥,用湿热毛巾轻轻揩净,即施灸完毕。灸后皮肤潮红,可起水泡,用消毒针引流水泡液,并搽以甲紫药水,覆盖一层消毒纱布,直至结痂脱落皮肤愈合。

图4病情严重者行铺长蛇灸法

雷某,男,35岁。患者因双手关节疼痛3年,加重1个月。查双手指、腕关节肿胀明显,皮色暗紫,触之不热,双手指呈梭形肿胀,手腕僵硬活动受限,遇寒痛增。服过多种抗风湿西药及强的松片等,病情仍反复发作。血沉65mm/h,类风湿因子阳性。X线片示:双手腕类风湿关节炎中期改变。阿是穴艾炷隔姜灸每穴3壮,配合针刺曲池、阳谷、阳池、阳溪、八邪、足三里20分钟。5个疗程后复查血沉14mm/h,症状好转,X线片示关节变化未发展,关节肿胀消退。

(1)铺长蛇灸后1个月内饮食忌生冷辛辣、肥甘厚味及鱼腥发物等。避风寒、潮湿,忌房事,调养休息1个月。

(2)注意保暖,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有计划地进行锻炼,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谢谢您的支持与分享!!!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医专科医院
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hpaixg.com/lfsgjy/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