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2(9):-.
RA是常见的致残性关节炎,尽管随着近年来对RA认识的加深和新治疗方法的出现,RA的预后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其总预后仍不容乐观。国内的调查结果显示:RA等关节疾病和脑血管病是我国肢体残疾人口的两大主要原因。究其原因,除与RA的病因不明、缺乏有效根治措施有关外,预防研究的不足和干预延误也是RA预后不佳的重要原因。近期,临床前期RA(preRA)概念的提出,有望为RA提供新的干预窗口,使RA的预防成为可能。
1有限的治疗窗口影响RA预后
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大宗病例的临床荟萃分析结果均显示,早期治疗RA不仅能诱导较高的缓解率,而且还能阻断或降低关节骨质破坏,发病不到1年即用DMARDs治疗患者,其关节骨质破坏发生率较1年后才启用DMARDs治疗的患者降低33%;VanderWoude等的研究结果则显示发病3个月内开始治疗的患者,在6年的随访过程中无药缓解率明显高于发病3个月后才治疗的患者。大宗病例的临床荟萃分析结果表明,RA的预后与病程和基线关节破坏情况相关,而与使用何种药物治疗无关。RA对治疗的这种反应基于RA的病程特征:RA一旦病程发展到骨破坏阶段,目前尚无任何一种药物被证明能逆转RA的骨破坏,因而在关节破坏发生前被认为是治疗RA的最佳治疗窗口。
对RA的影像学研究结果显示,RA发病第1年,X线片已发现有26%的患者出现关节骨质破坏,第2年达到54%。如果采用MRI评估关节结构改变,RA发病后3个月即可检测到关节骨质破坏,2年内累计高达96%。这足以说明为什么临床会观察到发病3个月内治疗的患者效果优于3个月后治疗的患者,但现有的诊断标准不利于RA的早期干预。Sorensen和Hetland等对例RA的研究显示,从发病至达到年ACR的RA诊断标准,平均间隔时间在23个月,致使许多患者失去早期治疗的机会。即使年ACR与EULAR联合制订了RA新的诊断标准,发病后3个月达到诊断标准的患者也只有34%,仅31%的患者在发病后3个月获得治疗,大部分患者失去了宝贵的治疗窗口。
2preRA为RA干预提供新机遇
目前EULARRA风险因素研究组将RA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分为6个期。
2.1 基因危险因素期:
目前已发现超过个基因位点与RA的发病呈相关性,其中以HLA-DRB1中共享表位(sharedepitope,SE)与RA的相关性最强,占遗传性12.7%,而其他位点仅占5%左右。RA一级亲属患RA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3~9倍,因而家族史对RA发生的贡献率较任何已知RA相关基因都大,而且更实用于临床实践。
2.2 环境危险因素期:
环境因素、生活和行为方式影响RA的发病。总RA患者中的25%、血清阴性RA患者中的35%与吸烟密切相关。教育水平、肥胖、饮酒及哺乳等也可能与RA的发病相关。近期的研究则显示,黏膜菌群改变导致免疫耐受破坏可能在RA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2.3 RA相关系统性自身免疫期:
在RA达到诊断标准前,RA患者体内已发生了一系列自身免疫反应事件,包括:①免疫细胞表型改变:如CD19+B细胞、CD45R0+记忆细胞、CD69+细胞等增高。②RA相关自身抗体产生:RF和抗CCP抗体(ACPA)在RA确诊前5~10年则可检测到。抗氨基甲酰蛋白(carbamylatedprotein,CarP)抗体出现在RA确诊前的4年左右,同时被认为对RA的诊断特异性较RF和ACPA更高。③细胞因子释放:临床前期RA期有IL-1和TNF-α等30余种细胞因子升高,并且在RA确诊前10年即可出现,随着与RA诊断的间隔时间越来越近,升高的细胞因子水平越高,种类也越多。④急性时相蛋白升高:在RA起病4~5年,部分患者甚至10年前即检测血清CRP升高,提示炎症反应在RA起病即已启动。
2.4 无关节炎症状期:
该期可表现为除关节炎外的任何症状,但在目前的研究中主要指关节痛。由于关节痛普遍发生,大多数人在一生均体验过关节痛,为此EULAR依据7项指标来判断RA疑似关节痛(clinicalsuspectarthralgia,CSA),包括:近期发生的关节痛(病程12个月);累及掌指关节(MCP);晨僵≥60min;关节痛晨起明显;一级亲属有RA史;握拳困难和MCP压痛。达到上述3项者,其敏感性为90.2%,特异性为74.4%;达4项者,敏感性为70.5%,特异性为93.6%;达5项者,敏感性为32.8%,特异性为%。另外,有研究结果显示,超声或MRI检测显示滑膜炎或骨髓水肿的关节痛患者更易向RA发展。
2.5 未分化关节炎(undifferentiedarthritis,UA)期:
已出现关节炎(关节软组织肿胀和关节积液),但尚未达到RA的诊断标准。因UA患者仅1/3左右患者发展到RA,鉴别出RA相关性UA尤为重要。
2.6 RA期(达到RA的诊断标准):
上述5期统称为preRA,可由其中的2个或者2个以上期任意组合而成。目前preRA及其分期概念被推荐主要用于回顾性研究,尚不能用于RA的诊断分期,但我们可以应用preRA这一新窗口,建立RA风险评估模型,进而予以不同的干预措施,阻断preRA向RA进展。
3 preRA使RA的预防成为可能
阻断preRA向RA转化即有可能预防RA的发生,已有这方面研究报道。有研究显示,通过网络宣教方式,改变RA危险个体的生活习情,如戒烟、运动减肥、增加鱼膳和补充维生D等,可使RA患者的一级亲属暴露于RA的危险因子(吸烟、肥胖、口腔卫生欠佳等)状况明显改善,从而减少RA发生的风险。
目前已有数个研究来评估预防UA向RA发展的效果。Machold等和Verstappen等分别对例和例UA患者,随机接受泼尼龙单次或多次肌注治疗,并与安慰剂对照,随访1年,均未发现糖皮质激素可降低UA向RA的转化。Saleem等用Infiximab治疗10例UA,并与7例安慰剂对照,随访52周,发现并不能阻断RA的发生。在ADTUST实验中,50例UA随机接受Abatacept或安慰剂治疗6个月,随访12个月,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46%(12/26)和67%(16/24)发展到RA。
在PROMPT研究中,例UA患者随机接受甲氨蝶呤或安慰剂治疗,随访18个月,结果显示,发展到RA者在甲氨蝶呤组为40%,在安慰剂组为53%(P=0.45)。但在22例有发展至RA高风险的患者中,11例接受甲氨蝶呤治疗后,6例(55%)发展到RA,其他11例接受安慰剂治疗者则全部发展到RA(%,P=0.)。而且发展到RA的平均间隔时间在甲氨蝶呤组为22.5个月,在安慰剂组为3个月(P0.01)。无药缓解在甲氨蝶呤组为4/11(36%),在安慰剂组则为0(P=0.)。据此研究者认为甲氨蝶呤可延缓或预防有RA高风险的UA向RA发展。
在预防无关节炎症状期向UA期发展的研究中,BOS等对83例抗CCP抗体和HLA-SE阳性关节痛患者在第1周和6周肌肉注射mg地塞米松2次,随访26个月后,地塞米松组有9/42例,安慰组8/41组发生关节炎。在PRAIPI研究,单次注射0mg美罗华单抗,到随访29月时,34%的治疗组患者和40%安慰剂组患者发生关节炎,但治疗组关节炎的时间较安慰剂组延期平均12个月。
尽管上述研究结果显示干预有可能延缓RA的发生,但总的效果不很理想,因此有必需更大规模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以发现更有效的预防方法。
4preRA干预任重道远
首先,何种患者需要干预。preRA各期中的危险因素对发生RA风险的预测值均较低,如遗传基因最高为12%左右,抗CCP抗体阳性个体5年内发展为RA的风险仅为5%,抗CCP抗体阳性并出现关节痛,随访28个月后也仅有20%发展RA,因而不能单凭单个指标来评估RA发生的风险,需要采用综合指标来评估RA发生的风险。目前对于仅RA相关自身抗体阳性者都不主张药物干预,而仅采用避免危险因素的一级预防措施。对于仅RA相关自身抗体阳性并出现关节痛者,多采用关节痛的Leiden预测评价规则来对其发展至UA的风险进行评估,根据积分多少将关节痛发展到关节炎的风险度分为低、中和高。1年后低、中、高风险度患者发展到关节炎分别为3%、17%和43%,3年后则分别为7%、36%和74%。对于UA期患者,则采用UA的Leiden预测评价规则来评估RA相关性UA的风险,积分≥8.0分,84%发展到RA。对发展到RA风险极高的关节痛和UA患者,且影像学(B超或MRI)检查有明显异常者,进行有效干预,有望阻断RA的发生。
其次,采用何种方式干预。在目前有限的研究中,糖皮质激素、甲氨蝶呤和生物制剂预防preRA向RA转化的效果均不理想。虽然羟氯喹、Abatacept和阿托伐他汀干预preRA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预期在年完成,届时有可能发现干预preRA的有效方法,但在早期RA的研究中已显DMARD联合应用效果优于单用,那么在preRA是否存在同样的情况?尚待进一步研究。
5 展望
随着研究的深入,preRA有望为RA的防治开启新窗口。通过创立preRA风险评估模型,进而筛选高风险个体,并通过有效干预措施,阻滞preRA向RA转化,降低RA的患病率,从而有可能彻底改变RA的预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