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岛?中山峠
父岛?旭山日落
父岛?大神山展望台星空
写在前面:
完成这篇游记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断续花费了一整周,全文20小节,共一万三千字,近三百张照片(含部分网络图)。不想分割推送,因为觉得倾注了心血的文章,就是要一气呵成。除了给自己的旅行做一点小结,希望能给未来有可能想去小笠原的朋友,一些实实在在的信息和直观的印象。文章冗长,可能大家暂时没有耐心看完,但希望诸位在闲来无聊时能够翻出来看看,尤其是后半部分的描述添加了一些个人的思考。能够得到你们的认同,本身就是令人欢欣鼓舞的。
PS:照片中会有小伙伴的背影友情出镜。
“二十五个半小时的船旅之后,您即将抵达距离东京一千公里之外的小笠原父岛。*”
这是很多介绍小笠原群岛文章的开首语。
*旧航船时间
父岛?コペペ海岸
父岛?小港海岸
父岛?南岛(朋友拍摄)
父岛?扇浦海岸
隶属于东京都却位于太平洋腹地的亚热带群岛与世隔绝,即便是最新的小笠原丸三代航船,也需要经历整整二十四个小时的海上旅途。一周一次的航船抑制了大部分人前往这里的热情。而孤独的群岛却在大洋中独自进化,闪耀着世俗岛屿无可匹敌的魅力。
父岛?扇浦海岸
父岛?小港海岸
知道小笠原群岛是在年。那一年,小笠原群岛与平泉一起被收录世界遗产名录,前者也成为继屋久岛、知床半岛、白神山地之后的日本第四个自然遗产。价格高昂的船票、时间漫长的旅程一直让我对这里望而却步,但在心中一直都有一个隐约的梦,总有一天要去这遥远的海上看看。
父岛?大村海岸黄槿花
年的元旦假期终于成行。在寻找小伙伴的帖子里,我列下了以下几个理由,尽管是一个性价比很低的地方(六天花费了12w日元,折合RMB),但
(1)世界遗产;
(2)一辈子都未必有契机、时间、金钱去,尤其是对于不在东京生活的人来说;
(3)对我来说在日本旅行难度最高的地方,去了就不会再有别的牵挂;
(4)新年岛国第一缕阳光照射的地方,带来不一样的跨年体验;
(5)去一次可以吹十年。
父岛?境浦眺望
父岛?扇浦海岸
于是,如愿召集到了一批小伙伴,跟着我开始乘风破浪的海上探险。旅途新鲜、疲惫又充满感动,也体验到了与东京迥异的跨年方式。在这篇作为引文的叙述里,我将我所见所感总结成二十个小标题,希望能让大家对于小笠原的旅行有一些直观的印象。
母岛?小富士眺望
母岛?前滨海岸
目录
(一)五十二个小时的海上旅途
(二)小笠原诸岛
(三)独特的进化岛
(四)只属于你的透明海岸
(五)沉水喀斯特——南岛
(六)抹香鲸与座头鲸
(七)与海豚共舞
(八)扶桑花盛开的冬天
(九)独一无二的跨年体验
(十)日出日落
(十一)星空长河
(十二)秘境探险:乳房山徒步
(十三)都道最南和最南小富士
(十四)寻找荧光蘑菇
(十五)战争留下的
(十六)海龟料理
(十七)南国风情的村落
(十八)蛸之叶(タコの木)细工
(十九)再见只是为了再见
(二十)自然遗产的危机——固有种濒临灭绝
(一)五十二个小时的海上旅途
小笠原群岛虽然隶属于东京都,却位于东京东南约一千公里的太平洋上。岛屿大部分地域被列为自然保护区,很难找到合适的地方修建机场。前往小笠原父岛只能乘坐一周一次,单程二十四小时的航船。而从父岛前往母岛旅行,则需要继续乘船两小时。所以一趟六日的旅行下来,在海上就要漂泊五十二个小时。
小笠原丸
海上风景
乘船旅行对身心都是一种考验,海上的颠簸和漫长的等待会让你对旅途的期待大大降低。但相应的,也许你会收获大把独立思考的时间、面朝大海漫无目的的放空自己,也会看到每一天不一样的日出日落,甚至还有旅途中路过的大小岛屿,以及突然出现在海上的富士山。
海上风景
三代小笠原丸共有七层,一次可以供七百多个游客乘坐。票价也从最便宜的单程2w多日元到6w多日元不等。作为刚投入使用不久的现代化邮轮,小笠原丸的各项配套服务都让人满意。有关海上旅途的诸多体验和购票事宜,后续的游记会详细说明。
船舱内
(二)小笠原诸岛
小笠原诸岛(OgasawaraIslands)包括小笠原群岛(BoninIslands)和一些火山岛如西之岛、硫磺岛、南鸟岛等。如今一般游客能够访问的就是小笠原群岛的父岛和母岛。
小笠原地理位置
小笠原群岛的命名颇为有趣,这一片小岛主要分为三个区域:父岛列岛、母岛列岛、婿岛列岛。父岛列岛又包含父岛、兄岛、弟岛等;母岛列岛包含母岛、姐岛、妹岛、侄岛等;婿岛列岛包含婿岛、嫁岛、媒岛等。这种以亲族关系命名的岛屿大大增加了人们访问的好奇心。但实际上,除了作为军事基地的硫磺岛,也只有父岛和母岛有人定居。
进入父岛
母岛冲港
(三)独特的进化岛
与达尔文的进化岛——厄瓜多尔的克隆群岛类似,形成于第三纪(约万年前)的小笠原群岛从未与大陆相连。动植物的生长只能依靠鸟类、空气或是海洋漂浮抵达。在漫长的岁月中,这些来自于大陆的动植物在孤立的小岛上进行了独特的演化,形成了许多属于小笠原特有的新物种。
小笠原的动物们:蟹、弹涂鱼、蜗牛、蝉
不管是在父岛的旭山、中央山徒步还是参观亚热带植物中心,又或者是母岛的乳房山、小富士、石门山,林中徒步都能让你见识到许许多多新奇的植物。这些植物很可能是小笠原的固有种植物,也极有可能是珍稀的濒危植物。
小笠原的植物们
黄槿
因为生物传播的局限,小笠原本身并不存在大型动物。由于人类活动,父岛上的野山羊、母岛上的野猫成为各自最大型的动物。蜗牛、鸟类等小动物在过去的几千年几万年中不断被自然筛选,如今成为了丰富又独特的动物体系。譬如母岛独有的珍稀鸟类,眼睛周围是黑色的母岛绣眼鸟(Apalopteronfamiliare,ハハジマメグロ(目黑)),看上去与遍布包括小笠原在内的绝大部分热带、温带地域的绣眼鸟(ZosteropidaeBonaparte,メジロ(目白))极为相似,如果看到请务必仔细分辨一番。
普通绣眼鸟(上)vs母岛绣眼鸟(下)
又譬如当地的蜗牛,有95%是特有种。在岛上缺少天敌,很多蜗牛连壳都只剩下薄薄的一层了。
小笠原固有蜗牛(Boninosuccinea属)
人类活动带来的大量外来种在最近几十年不断蚕食着小笠原固有种的生存空间。人们开始考虑各种各样的措施来阻止外来种的入侵。譬如登船、下船、进入生物保护地时都要用去除附着在鞋上的泥土、种子,在父岛修建栅栏阻止野山羊进入重点保护区,放置野猫捕捉器,祛除、捕获变色龙(Carolinaanole)等等。
父岛?野山羊
乳房山登山前的种子去除器
(四)只属于你的透明海岸
与很多岛屿一样,小笠原群岛有着漫长的珊瑚海岸线。这里的海水澄澈透明,闪耀着蓝宝石的光辉。即便是村子里的普通海岸,都有着难以抗拒的魅力。
但不同于其他热门海岛的是,小笠原丸每周只能运来几百名游客,所以在大部分时间里,这些海岸线上几乎看不到一二游客,你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美好情怀。
几天时间玩下来,去过了绝大部分海岸。概括来说,父岛的境浦海岸、扇浦海岸、コペペ海岸、小港海岸都是交通方便、风景绝佳、极力推荐的碧蓝大海。你大可悠闲的在这里捡捡贝壳和珊瑚,吹吹温暖的海风,享受一日里慢慢度过的时光。
三日月山展望台
宫之滨
境浦海岸
扇浦海岸
洲崎
コペペ海岸
小港海岸
对于母岛来说,我们并没有租到车,走马观花去了一些地方;次日的天气也已经变差。但大体来说,集落边的脇滨、南崎、蓬莱根海岸、御幸之滨、北港都有优质的沙滩海景。
南崎
脇滨
前滨
(五)沉水喀斯特——南岛
父岛列岛的南部有一座叫做南岛的无人岛,这里拥有珍稀的沉水喀斯特地形,而小岛上的风景也堪称小笠原群岛最具代表性的风光照之一。
曾经山羊泛滥,岛上的原生常绿低木被大量啃食,露出光秃的地面。在将山羊全部驱逐出南岛以后,东京都政府制定了许多限制性的规则,来进行植被的再生恢复。比如:
(1)必须要有东京都认证的导游同行才能上陆;
(2)一定要走规定的路线,避免接触路线外的植被/土地。
(3)一日最多限定人登陆。
(4)一组游客最大滞留时间2小时。
(5)秋冬季节规定时间入岛禁止(元旦前后例外)
上岛有两种方法:
(1)船靠在岩壁上,从甲板直接攀爬岩石登陆;
(2)从扇池划小舟或者游泳登陆。
如果大风大浪,就只能遗憾而归了。
所谓扇池,就是上面照片里那碧绿的小池,与洞外的深蓝色大海形成鲜明的对比。对于会浮潜或者游泳的人来说,从海里穿过岩穴,游向天堂风光的感觉一定是很棒的。只可惜我怯于水,未敢尝试。
作为自然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南岛是许多海鸟和蓝海龟的产卵地和生息地。在海龟产卵的时间,或许你会偶遇正努力奔向扇池的小海龟,也许会有几只死在途中。你不得不直面残酷的自然淘汰法则。
洁白的沙滨上还会相遇另一种岁月的遗存——灭绝于千年前的蜗牛半化石,ヒロベソカタマイマイ。大量的蜗牛化石散步在白沙滩上,大自然带来的震撼显露无疑。
也许只有当你爬上南岛的最高点俯瞰大海,你才能真正体会到那样一种壮阔的情怀。那自然鬼斧神工,那天地浑然天成。转过身去,你能眺望沉水喀斯特的一座座小岛矗立水中。世间万物,都像有了灵魂。
(六)与海豚共舞
相比同纬度的冲绳海域,小笠原的海有着更浓厚的蓝。珊瑚礁、热带鱼与黑色的岩体组成了丰富的海中世界。
当地的旅行公司几乎都会有“与海豚游泳”的路线。乘船出海,在碧蓝大海中寻找野生海豚的踪迹。看到它们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划出优美的弧线,心情也会变得十分欢快。
海豚跃出水面(网络图)
长于浮潜的人这时可就得了乐趣。穿戴好设备下海,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与海豚打个照面,真正是一起在海中畅游。
海豚游泳(By高绳奈奈)
不会浮潜也不要紧,游船通常会停泊在兄岛海中公园的浅水中。站在甲板上朝下眺望,阳光透过水面照亮了珊瑚,一群群热带鱼正在船的四周游弋。留在船上的人,导游会分发面包片,你尽可以将面包捏成小球,抛向海中,看一群鱼儿在你脚下抢食。你的饵扔向哪,鱼儿就游向哪儿。这一刻,你大手一挥,宛如海上挥斥方遒的将军。
(七)抹香鲸与座头鲸
犹记得年冬天去夏威夷开会,花美元出海找鲸鱼,99%的概率最后却只中了那1%,最后却还被大海晃得头晕目眩,悻悻而归。
小笠原拍到的座头鲸喷气
观鲸不是小笠原的特例,但在这里一年四季都有机会看到鲸鱼。
父岛?二见港前
母岛?集落
座头鲸的活动,冬季在展望台有机会直接观看
在距离小笠原岛10-30千米的海域,全年都有抹香鲸的身影。这种身长20米巨物素有潜水冠军的美誉,通常只能看到它们像潜水艇一样漂浮于海面下。5月-11月拜访小笠原,出海的路线会带你去寻找抹香鲸的身影。
抹香鲸(网络图)
相比抹香鲸的不愠不火,12月到4月间来访的座头鲸就更显得激动人心了。这种身长十几米的鲸鱼是赏鲸者的最爱,它们跃出水面时的雄姿、尾鳍摆动时扇起的阵阵水浪、喷气时形成的水柱都让人心境荡漾。虽说从12月开始就有机会目睹座头鲸的身影,但最佳季节当属2到4月,这段时间出海的话,几乎每一天都能遇见座头鲸。
座头鲸(网络图)
访问小笠原的时候是年末,运气还算不错,那几天都有一只座头鲸在兄岛附近活动。虽然没能看到它跃出海面的姿态,但也拍到了尾鳍拍水,算是不虚此行。
小笠原拍到的座头鲸(朋友拍摄)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母岛的东港都是捕鲸基地。上世纪80年代,小笠原终于结束了这样一段历史,将猎捕鲸鱼的经济转化成为观鲸旅游业。这种变杀害为和谐共存的模式是值得赞赏的。我想也正因如此,小笠原才能顺利的入选人类共同的自然遗产名录。
母岛?北港
父岛?鲸鱼旗
(八)扶桑花盛开的冬天
提到南国风情,离不开扶桑花。
扶桑花原名朱瑾,是一种锦葵科木槿属的常绿灌木,四季开花,花色多变,有红、黄、橘、白、粉、蓝、金等许多颜色,原产中国南部,后来传播到世界各地,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群岛,成为南国岛屿风情的象征。
翻遍历代文献,有关朱瑾的记载要比木槿晚千年。晋朝嵇含在《南方草木状》中写道,“朱槿花,茎叶皆如桑,叶光而厚,树高止四五尺,而枝叶婆娑。自二月开花,至中冬即歇。其花深红色,五出,大如蜀葵,有蕊一条,长于花叶,上缀金屑,日光所烁,疑若焰生。”
至于扶桑之名,首先始于先秦古籍《山海经》,“扶桑者,大木也,日之所居。”至近现代被广泛用来代指日本。但以扶桑称朱瑾,其实不过是后世的误传。唐朝刘恂编《岭表录异》,云:“岭表朱槿花,茎叶者如桑树,叶光而厚,南人谓之佛桑”。宋时太平广记将“佛桑”误抄为“弗桑”,音同“扶桑”,自然渐渐混淆使用,长久以后,“扶桑”便成为朱瑾的代名词。
今日的琉球、小笠原大红朱瑾遍地灿烂,倒让人觉得扶桑国上扶桑花开,似乎是理所应当的了。更为难得的是,在狭长岛国冬风凛凛、万木凋敝的日子里,东南此去两千里的孤岛上却是一片春意盎然。扶桑花搭配着碧蓝的海,实在让人提不起精神回到那寒冷的冬天里去。
(九)独一无二的跨年体验
冬天的小笠原虽说是旅游淡季,但跨年期间这里实在是一票难求。从东京乘船南下一千公里,你可以不必在明治神宫与浅草寺与万人拥挤、不必因为福袋的发售从寒冷的清晨就站在商铺门口排队等待。小笠原有自己独特的跨年活动:猜谜、倒计时、初日、开海、海龟放生、龙舟竞赛等等。
新年好
时间拨回大晦日的夜。酒足饭饱,人们陆陆续续出门,汇集到大神山公园。广场上,小笠原村委会给大家准备了免费的荞麦面、朗姆酒、苹果酒或者咖啡等热饮。与中国年三十吃饺子的传统一样,日本大晦日夜食用的年越荞麦是江户以来固定的风俗。一碗易碎的荞麦面,意寓“斩断旧年一切厄”。吃着年越荞麦,与亲朋闲聊几句,偶尔望几眼南国的夜空。在太子鼓、大屏幕回忆秀的旋律里,人们开始60s倒计时,每一秒都是岛上各个角落各种表情人们的瞬间,而朋友也有幸客串了一把。新年到,烟花起,小笠原进入了年。
年越荞麦
太鼓表演
得益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小笠原群岛是日本有人岛屿最早迎来新年日出的地方。等待初日日出是明治时期开始盛行的一种活动。在关东地区,人们喜欢到晴空塔或者是千叶的海岸去,看到第一天的日出,预示着这一年的好运气。在小笠原,日出时间差不多早上6:20,比本州岛要早上几分钟。母岛的小富士是初日日出最有人气的场所,因为需要徒步一小时,所以每年1月1日的早上四点半,都会有专门的向导带着大家前往。而在父岛,看日出要容易的多,东海岸大部分的展望台,都可以开车前往。人们或步行、或驾驶摩托车和汽车行走在弯弯曲曲的海岸公路上。平静的大海尽头渐渐亮起暖色调来,屏住呼吸,静静等待太阳从南偏东25°的海平面升起。跃出水面的那一刻,众人雀跃,互相道着新年快乐。
年元日的日出,拍摄于父岛初寝浦展望台
1月1日的上午,人们聚集在父岛或者母岛的海边,进行着类似却各有特色的新年活动。一通鼓声之后,小笠原宣布新年开海,这里也成为日本每年最早能够开始游泳的海域(初泳;考虑到水温,象征意义比较大)。在南洋舞(当地的一种舞蹈)、龙舟竞赛和招福大会之后,人们放生海龟,官方庆祝结束,游客继续着自己的探险,当地居民也享受着团圆的乐趣。
开海
海龟放生
这一天入住母岛的我们享用到了旅馆提供的「御节料理」,也就是春节期间日本的家庭在团圆饭时食用的精美料理。之前我在《日本人如何过新年?》篇中提到的,
「完整的御节料理包括祝菜(通常包含代表祛除邪气、无病息灾的甜味腌制的黑豆;代表五谷丰登、子孙繁荣的鱼子;代表丰收的小鱼干三种,此外,还可能会有除魔、清净、祈求良缘意味的红白鱼糕;祈求学问、教养的伊达卷;代表金运的栗金团;祈求多福的福豆;健康长寿的昆布等等)、烧菜(代表去除烦恼的鰤鱼、鳗鱼;代表长寿的虾;代表祝福的鲷鱼等等)、腌菜(比如红白喜庆的醋拌萝卜丝)、煮物等等。」
大部分食材都包含在我们面前的餐饭里,主人家真是用心良苦。本来毫不期待的晚餐,成了新年旅途中最大的惊喜。
御节料理
此外,旅馆和小笠原村母岛观光协会还各自给我们准备了新年小礼物,周到的细节让我们充分体会到东道主的热情。
(十)日出日落
在远离陆地的孤岛,日出日落、星空长河是除了大海外最司空见惯的风景。
/12/30,小笠原丸上的日出
/12/30,父岛快艇上的日落
/01/01,父岛初寝浦的日出
/01/01,母岛乳房山的日落
父岛的公路绕岛小半圈,东侧看日出,西侧看日落。上一节提到了,在每年的1月1日等待日出的场景。旭山展望台、初寝浦展望台、夜明山展望台都是人气的日出场所,但基本都要自己驾车前往或者跟随当地向导。相比起来,看日落就要方便的多。小笠原村的东边徒步不到两千米就可以到达三日月山的气象站展望台,通常,游客们喜欢聚集到这里等待日落。
父岛?中山峠
父岛?中央山展望台
而我们误打误撞到了旭山展望台,这里本是徒步欣赏自然群落的地方,抵达的时候天色已暗,在山林里走了二十多分钟抵达旭山山顶,父岛的地形起伏尽收眼底。而这时太阳西斜,渐渐从海平面上落下去。四周的森林只有风声传来,日暮是一种诗意又孤独的情怀。
/12/31,旭山展望台的日落
相对而言,母岛只有一条南北贯通的道路,交通也相对单一。上文提到的小富士需要在丛林中徒步五十分钟才能抵达山顶,所以尽管是欣赏日出的最佳场所,若不是新年特殊,估计也不会有游客抹黑前去。而日落就方便多了,村子西头徒步几分钟就可以抵达鲛崎展望台,一般只要天气晴好,都会聚集很多人来欣赏日落景观。而在这里也有概率看到奇观——绿色太阳。
母岛?小剑先山
我们是在登乳房山返回的途中邂逅夕阳。这一天的太阳从散布的云中渐渐落下,感动自然是满的——但感动之后,还要在渐渐黑掉的山林里徒步半小时才能回到村落,一个人的话是有点惶然。
/01/01,母岛乳房山的日落
(十一)星空长河
年末年始,夜幕降临,小笠原村的街道上就很难再看到人影,偶有居酒屋亮着灯,却也听不到几声闲聊。
夜幕中眺望小笠原集落
国立天文台小笠原观测局
南国的夜色里,树木在暖风中微微摇摆,只留下影子在路上浮动。走在寂静如水的街道上,抬头看时,却见满天星光灿烂。于是取了相机脚架,到村子东边的大神山神社去。大晦日的神社灯火通明,神官们在忙碌着新年的仪式。从神社继续朝上爬三五分钟,四周沉入无边黑寂。等到眼睛熟悉了这暗的环境,你再抬眼望天,繁星布满苍穹,如瀑布般垂下,这时我终于明白了诗人笔下为什么能写出”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句子了。
父岛?大神山神社
父岛?大神山展望台星空
在小笠原,春夏秋冬夜色中的星空也完全不同,天文爱好者会一个个找出对应的星座,而外行就只好看看热闹。冬夜里可以看到许多明亮的一等星,狮子座也会有非常强的存在感。我们沿着母岛的海边散步,抬头就是一条纵贯的银河。登上鲛崎展望台,正对着大海和母岛周边的小岛,在夜色里、星空明灭里、海浪声声里,远方变得神秘又充满诱惑力。
母岛?集落星空
母岛?鲛崎展望台星空
对于几乎不会遭受光污染的小笠原来说,夜空中的繁星实在是最普普通的风景,而之于从城市里远道而来的游客,这又是最宝贵的一幕。印象里犹记得儿时夏日夜里在葡萄架下摇着蒲扇,满天星斗低垂,听老辈儿们讲着天上的故事。一晃多年,星空已经是弥足珍贵了。
母岛?鲛崎展望台星空
(十二)秘境探险:乳房山徒步
如前所述,小笠原诸岛从未与大陆相连,在历史的演化中,通过海流、风、鸟等传播来的动植物逐渐形成了独特又富有魅力的自然。丰富的固有种遍布海岛,演化出了许多珍贵的生态系统。在岛上徒步更像是原始丛林中的秘境探险——一切都是未知的,等待你来慢慢发现。
母岛路上风景
父岛和母岛分别有一些固定而且推荐的徒步路线。对父岛来说,旭山游步道、电信山游步道、初寝浦游步道、中央山游步道、小港海岸游步道都是自由的,只要时间允许,大可以慢慢体会;而东平地区和千寻岩(心形岩石)路线则由于生态保护的限制,只能由当地导游带队前往。
父岛?海面眺望千寻岩
同样的,在母岛,乳房山游步道、南崎游步道可以自由探访;石门地区和堺岳地区则需要向导带队,并且前者在秋冬季不对游客开放。
母岛?桑之木山
这一节我主要给大家介绍乳房山徒步路线,而下一节将会介绍南崎-小富士徒步。
乳房山,标高米,小笠原诸岛有人岛的最高峰。也是小笠原最棒的徒步路线之一。从港口出发步行数分钟即可到达登山口。官方推荐顺时针路线,周回5.5千米,大概需要4-5小时。我们登山时已经两点半,日落之前大概只剩两小时的时间,所以选择了登顶后原路返回的路线,用时较少。
乳房山登山路上风景
乳房山徒步路线需要穿越大量茂密的原始丛林,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许多岛上原生的蜗牛、鸟类和植物。这其中最让人兴奋的莫过于母岛绣眼鸟(目黑)的身影了。这种黄绿色的小鸟活跃在林荫道上,蹦蹦跳跳,一点也不怕生人。途中会遇到一些人工设置的给水设施,如果没水了,记得将旁边备用水源添上,小鸟们马上就会叽叽喳喳飞来水缸沿儿上享用。
小鸟给水设施
当天遇到的另一种珍稀鸟类是红头黑林鸽。这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珍稀鸟类,野生种只存在于小笠原诸岛,现存大概有五十多只。黑林鸽浑身充满了金属光泽,主要生活在阴暗的丛林中,具体生态还不甚明了。
红头黑林鸽
仔细观察,即便是冬季,一路也存在许多有趣的植物。比如固有种桫椤树,树干由于叶柄的断裂留下一个一个圆形的痕迹,中间有倒写的八字,因此也被称作“圆八”;固有种无人斑叶兰;外来种落地生根;外来种细叶榕;心形苔藓等等。
炮弹坑圆八
心形苔藓(小伙伴手机拍摄)
路上遇见的植物
细叶榕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的城市景观植物,大量的气根与连生根十分惹人注目。小笠原诸岛生长的榕树移植于明治时期,渐渐生长成为巨大的植物。在母岛登山路上遇到的榕树遮天蔽日,浓密的气根让人感觉进入了迷宫一般。
乳房山疯长的榕树
作为外来物种,疯狂生长的榕树已经开始对固有的生态、遗址产生重大威胁。北村小学校毕业纪念栽植的一棵榕树,如今吞没了整座学校,探访古迹,犹如秘境探险一般神秘。
北村小学校遗迹,已被榕树吞没
即便如此,榕树在群岛上快速的散播生长,当地至今没有万全的对策。
母岛集落里的榕树
除了动物植物,登山路上还会数次眺望到大海。顶上风景不能说出类拔萃,但也足够让人心满意足。
乳房山眺望大海
此外,山顶休息处可以拿到登顶的证明,带着证明去港口边的观光中心,可以发行写有名字和日期的登顶证书。
(十三)都道最南和最南小富士
母岛有三种动物出没的警示牌,分别代表着三种珍稀的固有种——前文提到的母岛绣眼鸟、红头黑林鸽,以及陆生寄居蟹。在即将抵达都道最南端的时候,便会看到陆生寄居蟹的警示牌。
同行喜欢边边角角,也就是说,她对那些xx最南、最北之类的地域感兴趣。小笠原能成行也大概因为此。母岛唯一的一条车用道路是东京都道号冲港北港线,这条道路由自冲村开始朝北10.8千米的北进线与向南延伸3.8千米的南进线构成。终点是一个回车转盘,立有木牌,“这里是都道最南端;北纬26度37分,东经度11分”。
都道最南端
这里是南崎的自然游步道的起点,同样也是原生动植物丰沛的宝库。徒步的尽头是南崎小富士——一座只有86米高的土丘。日本自古以来有着浓厚的富士山信仰,于是在各地都有以富士命名或是别称的锥形山体,有好事者做一总结,居然有数百之多。母岛的这座土丘虽然海拔不及富士山的四十分之一,但也被冠以富士之名,而且是全日本最南端的富士。
南崎看到的小富士
沿途风景
沿途植被浓密,光线暗淡。小笠原槟榔树和小笠原村木——蛸之木(后面会专门介绍)随处可见。仔细看时,林间不光有珍稀的山野草,还会遇见当地特有的陆生蜗牛以及陆生寄居蟹。
折钵,以前孩子们滑土的场所
蛸之木林
沿途山野草
抵达小富士山顶并不费劲,这里视野实在开阔,一面能眺望乳房山以及大片的原始林,一面是茫茫的海与一些岛屿。虽然云层渐厚,但依然有光透下,让海不至于单调。在山顶停留了很长一段时间,看脚下遍布珊瑚礁的南崎海岸随着光线的变化产生不同的色彩,或是在原生植物丛中寻找绣眼鸟的身影。
小富士眺望
绣眼鸟
对面的众多岛屿中有一座鲣鸟岛,是鲣鸟繁殖的重要场所。运气好的话,可以看到蠢萌的鲣鸟活动。当然,在小笠原丸上也有概率遇见鲣鸟。
鲣鸟(网络图)
鲣鸟(拍摄于小笠原丸上)
从小富士下来,一定要去南崎海岸以及蓬莱根海岸看看。这里的海让人留恋,不单单是因为其本身的色彩。那些多彩的、久经海水冲洗练的珊瑚和贝壳,足以让人忘记时间的流逝。
母岛?南崎
南崎珊瑚海岸
母岛?蓬莱滨海岸
母岛?UI海岸
(十四)寻找荧光蘑菇
小笠原的夜色如水,却不仅仅有星空长河。当地的向导会推出一种两小时的夜间旅行路线,除了星空与月色,还会带你去寻找荧光蘑菇、大蝙蝠与小海龟。
荧光蘑菇正式名为夜光茸,在小笠原又被当地人称作‘GreenPepe’。这种蘑菇广泛分布于东南亚的热带地域,在日本的八丈岛和小笠原群岛也有自然生长。夏日多雨时节,阔叶树枯的树干上就会生出这样一些袖珍的白色小菇。夜幕降临,它们发出绿色的光,为南国的夜色添了许多色彩。
灯光下的GreenPepe
夜行性的小笠原大蝙蝠是小笠原诸岛唯一的固有哺乳类,目前只推定有百余只生息。展翼近一米的大蝙蝠以植物为食,因为长期没有天敌,防备心极低,虽然看起来它们的脸有点像狐狸。
此外,在寂静的沙滩上散步,也许能发现寄居蟹和刚出生的小海龟的身影。
(十五)战争留下的
查看小笠原观光协会的路线推荐,除了海、山、森、夜路线之外,还有战迹路线。我们把历史回拨七十年,二战时期的小笠原是美日激战的主战场,硫磺岛一役,美军死亡人,日军死亡人。战争的惨烈在我现在翻看维基百科的简单文字介绍时都触目惊心。经此一战,美军夺取了重要军事基地硫磺岛,成为后续对日本本土轰炸的开始,巨大的伤亡也促成了美军投掷原子弹的决定。
如今的硫磺岛驻扎有日本自卫队,普通人是无法前往的。而同属小笠原诸岛的父岛和母岛虽然也遭受过轰炸,但因为战略意义不大完整的保留了下来。由于当年大量日军的驻扎,岛上至今留存有许多废弃的军用设施、武器甚至炮弹的遗迹。
官方主页上这么写道,“岛上残存有大量日军修筑的防空洞和大炮等战争遗迹。探寻这些遗迹,思考和平的珍贵,让我们再也不要回到那段悲惨的历史中去。”
我没有兴趣去专门了解这些黑暗的历史,但在旅途中也时不时能见到一些。废弃的武器锈迹斑斑,爬满了粗犷生长的植被。战争留下的回忆惨痛又压抑,希望如今这些远道而来的人们,能够牢记历史,珍惜和平的现在。
(十六)南国风情的村落
谈了这么多自然风景,让我们回到集落里。这是每个人一日小岛旅行的起点和终点,而且村落本身就充满南国的魅力。喜欢小清新摄影的朋友一定不能错过,村子里常年鲜花拥簇,每个角落都有独特的魔力。
小笠原父岛,以二见港为起点的集落一直延伸到大村海岸,一条公路,两侧是几家土产店、物产中心(农协)和超市(生协);与公路平行的一条小路,则分布着精致的民宿和居酒屋。村子很小,却五脏俱全,邮局、神社、教会一应俱全。没时间出去玩的话,可以在大村海岸消磨光阴。海边生长着许多全年开花的黄槿(大滨朴)。黄色的花是热带海滩独有的风景,早上开花下午掉落,花的颜色也会从黄色逐渐变成红色。
父岛集落
小笠原母岛感觉要更清新一些。不仅扶桑花随处可见,椰子树、大榕树、蓝色的海和沙滩前放置的木船,都让人满心欢喜。此外,岛上随处可见长满亚热带的水果的树,香蕉、柠檬、百香果、黄桃、柚子、各种橘子的亲戚等等。摘下一个外观像橘子的水果,结果——酸到心扉。
母岛集落
母岛水果
农协贩卖的水果
(十七)海龟料理
不擅长介绍食物,但还是要回到这个主题。在小笠原,最有名的料理莫过于海龟料理。
绿海龟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爬行生物,以海草和藻类为食。根据华盛顿条约的附属条款,国际上通常禁止捕捉。但在一些食物缺乏的孤岛,仍然会有食用海龟的传统。
日本政府允许小笠原诸岛以食用目的捕捉绿海龟,但每年限定至多只。近年来当地一直致力于绿海龟的人工孵化和放生,绿海龟的族群得以稳定延续下去。
来小笠原旅行的人或许都会尝试海龟料理。大部分的居酒屋都会提供海龟肉以及内脏的煮物、刺身或是寿司。味道么,比较微妙,我实在是不好形容。但个人并不觉得好吃,也不算难吃就是了。
除此以外,还可以在丸丈、波食波食、Bonina、南国酒场等居酒屋自己去发现当地特色的食物,比如岛寿司、赤石斑鱼味增汤等等——味道新奇又好吃的料理不在少数。
(十八)蛸之叶(タコの木)细工
蛸之木,小笠原土生土长的露兜树属植物。雌雄异种,高可达十米。叶子细长,气根十分具有特色。刚见到这种树木时我们还为这究竟是香蕉还是菠萝争论不休。
蛸之木(左)及其果实(右上)、
叶(右中)、工艺品(右下)
用蛸之木叶子制作日用品起源于小笠原的原住民时期,现在逐渐成为小岛旅行有纪念意义的工艺品。在岛上也有专门的工艺品教室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
蛸之木叶子制作的小海龟
在旅行的结束,可以考虑到沿街的商店去购买一些当地的特产。除了上述的工艺品,小笠原还出产百香果等热带亚热带作物,购买百香果味的朗姆酒、蛋糕、派、果冻都是不错的选择。
纪念品
当然,我本人还喜欢收集当地的冰箱贴、T恤和特色的风景印(需要在邮局获得)。
父岛(左)母岛(右)风景印
父岛(左)母岛(右)珊瑚石
(十九)再见只是为了再见
旅行结束时,你会欣赏到独一无二送别仪式,这一层感动,会让人热泪盈眶。
母岛起航返回父岛是第一次送别。岛民们全部聚集在港口,朝着母岛丸挥舞手臂。岸上的人们自发表演着各种各样的节目,目送游客或是亲人的离开。船开了,一群年轻人沿着港口奔跑,最终在尽头集体跳入海中。告别的声音渐远,航船渐渐驶入平静的大海。两小时的航行之后,你将迎来更热烈的一次送别。
父岛,小笠原丸,出港时间午后三时三十分。在登船前的半小时,岸边已经开始太鼓、南洋舞演出了。我们放下行李,匆匆赶到右侧船舷,能够看到岸边的六七两层已经密密麻麻站满了人。一声汽笛,小笠原丸启航北上。
岸上的呼喊与船上的呼喊遥相呼应,距离在增大,气氛却愈加热烈。
“再来呀!”“一定要再来呀!”
“再见——再见——再见!”
———————————
“一定会再来的!”“谢谢!”
“再见——再见——再见!”
声浪一浪高过一浪,所有人都在挥舞着手臂,等到船离开岸边一段距离,从周边的海岸忽然开出数十艘游艇,船上载着曾经的向导、他们的家人以及仍然还在岛上的游客,跟着巨大的小笠原丸一同前进。
离开的时候风浪很大,小笠原丸很平稳,但游艇却像在浪尖飞翔。挥舞的双手与热情的呐喊一直伴随左右,直到半小时后,小船上的人们纷纷以各种姿势跳入大海,挥手作着最后的告别,最终离高速前行的游轮渐行渐远。
大海很快归于沉寂。一望无垠的枯燥海面渐渐迎来日落。我们也要在左摇右晃中回到一千公里之外的繁华都市里去。
(二十)自然遗产的危机——固有种濒临灭绝
在这篇介绍性游记的最后,还是想多谈一谈小笠原的生态危机。
因为独特的自然进化,小笠原被作为人类的共同财产登陆世界遗产名录。如今在岛上的众多生物种类中,特有种(固有种)所占比例,维管束植物约36%,昆虫28%,陆产贝类(蜗牛)高达95%。
大约多万年前,蜗牛的祖先偶然间抵达小笠原,开始了精彩纷呈的进化历程。迄今为止在岛上生存的原生种有种,而其中种都是只在小笠原生息的特有种。
近年来,父岛涡虫、兄岛老鼠的大量泛滥给当地特有的珍稀蜗牛带来了灭顶之灾。仅兄岛的六种固有种就有五种濒临灭绝。当地的紧急会议总结说:“如果说之前的变色龙危机问题是%,如今我们面临的就是0%的危机。固有种的蜗牛灭绝,小笠原必然会被列入危机遗产,甚至被踢出世界遗产名录。”
这里提到的变色龙危机,其危害也不容小觑。绿变色龙(GreenAnole),原产美国东南部,随着人类活动之间分布于太平洋诸岛,例如夏威夷、冲绳、关岛等等。绿变色龙入侵小笠原,对岛上的珍稀昆虫产生了巨大的威胁。许多珍稀濒危的原生种,譬如小笠原独有的蝉、蜻蜓、蜜蜂等都成为绿变色龙的食物;小笠原原生的蜥蜴会因为绿变色龙的竞争失去食物、珍稀植物的花粉传播也会受到影响。
向导正在讲述绿变色龙的危害和防治
在母岛上,向导带我们拜访了新夕日之丘,这里也是母岛欣赏夕阳的佳处。为了防止绿变色龙对于珍稀昆虫生境的入侵,道路边围起了特制的栅栏,有效阻隔了外来变色龙的入侵,原生物种正在逐年恢复。
新夕日丘的隔离设施
新夕日丘海景
但小笠原产琉璃灰蝶的情况仍然让人担忧。这种灰蝶原本广泛分布于小笠原诸岛,近年来已经很难被发现,只有母岛还有着少量的目击案例。人们把灰蝶产卵的专用树木移植于新夕阳之丘,希望这个族群能够一直繁衍下去。
小笠原产琉璃灰蝶(网络图)
合上小笠原的生态保护读物,我在小笠原丸中长久地对着窗户外面的大海发呆。有关大自然可持续发展的话题实在太大,而人类不过是浩瀚大海中的一片浪花。费尽心思也不可能改变整片大海的色彩。当大自然演化的洪流将至,或许我们所做的一切只能徒劳无功,但这些工作却又实在重要,起码,对于人类自身的反省、补救与自我约束,无疑是意义巨大的。
那一夜星辰灿烂,即便在夜里,也有满天繁星照亮了这条茫茫大海中行进的航船。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