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畔的朱槿花外一首

(朝生暮落的朱槿普義南先生拍攝)

(一)

昨天聽淡江大學普義南老師談論小白宮畔的朱槿,突然想到這種短暫而絢麗花。李漁說它“朝開而暮落,其為生也良苦”,可能生來就帶著幾分浪漫色彩。朱槿又叫扶桑,這稱謂倒不全是古人的專利,於是楊牧便有了這樣一首絕妙的小詩:

——“若是扶桑不動,妳如何斷定這一刻寧靜的風”

——“坐好坐好,你做扶桑我做風”

開在淡水河邊的朱槿我無緣一見,但海峽的風卻讓我記憶猶新。我記得某天淡江大學的教室裡,講台上的同學正朗誦著一首向陽的小詩:“台灣的孩子在淡水河邊歌唱,海峽的風正拂動他們的衣裳。”我坐在窗邊,一陣海風吹來,有花開的味道。

(佈置會場和朗誦詩歌和孩子們)

朱槿花二首

聞淡水河畔朱槿花開有寄

夢到回廊舊苑東,傍江郭外有村風。

遠煙微雨閑芳草,赤瓦銀墻小白宮。

滄海人歸天寂歷,扶桑花落晚空濛。

從知無限關心事,已在浮香淡影中。

集句詠木槿

過眼榮枯電與風(蘇軾),

馬蹄無處避殘紅(晏幾道)。

朝開暮落關何事(紹隆僧),

不在凡花色相中(丘逢甲)。

一個腦洞:位於淡水的小白宮(淡水總稅務司官邸)原是用作紅毛城(領事館)的宿舍。我一直想把“小白宮”跟“紅毛府”作個對仗,但總是差著一點。看來暫時只能用“紅毛府”對“赤坎城”了。

(二)

基隆河流至士林與大直處,附近的山脈看上去並不起眼。但此地卻因為鄭延平投劍的傳說而聞名,以至於後來人們給這個地方起了個名字,叫劍潭。與新店溪上的碧潭類似,稱它為潭,只是針對河面開闊的一個修辭。這裡有山、有水,可唯獨沒有潭。

張夢機先生曾將自己居住在新店碧潭十五年間的詩文稿輯成了一部《碧潭煙雨》,使後來人也能稍稍感受到當年的那些雨絲風片。我想將來若有人輯一本《劍潭燈火》之類的書,我是一定會購作珍藏的。

(劍潭山山腳)

劍潭山一首

過劍潭山

絶目驚濤下渚洲,五雲佳氣欲全收。

衹疑雨腳埋蝸字,競看巖牙起蜃樓。

鼓角虛期天北極,風煙不斷海西頭。

於今行客飄零甚,説著王師仗鉞遊。

(碧潭和美山上隨處可見的蝸牛,嘎嘣脆雞肉味)

也許會有下一篇

逄乙先生

赞赏

长按







































国内著名白癜风专家
白癜风怎么引起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hpaixg.com/fsgjy/2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