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医实用,干眼症中药熏蒸疗法

近些天,门诊就诊的一些老年患者,其中不乏一些患有干眼症的老人,他们表示眼睛干涩,眨眼少,很难受。于是我们针对干眼症,前往医院——医院眼科进行学习。

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韩光教授为我们亲自讲解了干眼症的诊断、中医治疗,并培训眼科中医适宜技术——中药熏蒸治疗干眼症。

中药熏蒸治疗干眼症方法简单有效,患者容易接受,此方法浅显易懂,易学易会,已经有很多患者在医院眼科治疗时从中受益。

干眼症是指任何原因造成的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又称角结膜干燥症。

常见之症状包括眼睛干涩、容易疲倦、眼痒、有异物感、痛灼热感、分泌物黏稠、怕风、畏光、对外界刺激很敏感;有时眼睛太干,基本泪液不足,反而刺激反射性泪液分泌,而造成常常流泪。

较严重者眼睛会红肿、充血、角质化、角膜上皮破皮而有丝状物黏附,这种损伤日久则可造成角结膜病变,并会影响视力。

哪些原因会导致干眼病?

最近研究认为,眼表面的改变、基于免疫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性激素水平的改变等是干眼症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而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尚未明了。病因可分为以下四类:

1.水液层泪腺泪液分泌不足:是最常见的干眼角度原因;先天性无泪腺、老年性泪腺功能降低或是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造成泪腺发炎、外伤、感染、自主神经失调,长期点某些眼药水或服用某些药物都会造成泪液分泌不足;长期戴隐形眼镜者。

2.油脂层分泌不足:由于眼睑疾病造成睑板腺功能不良。

3.粘蛋白层分泌不足:缺乏维生素A1者、慢性结膜炎、化学性灼伤等。

4.泪液过度蒸发、泪膜分布不均匀:眼睑疾病造成眼睑闭合不良、眨眼次数减少、长时间停留在冷气房或户外强风燥热的环境中。

干眼症有哪些表现?

常见的症状是眼部干涩和异物感,其他症状有烧灼感、痒感、畏光、充血、痛、视物模糊易疲劳、黏丝状分泌物等。

干眼症需要做哪些检查?

1.泪液分泌试验:正常值为10~15mm,大于10mm为低分泌,小于5mm为干眼。

2.泪膜破裂时间:小于10秒为泪膜不稳定。

3.泪液蕨类试:黏蛋白缺乏者,例如眼类天疱疮、Stevens-Johnson综合征,其“蕨类”减少甚至消失。

4荧光素染色:阳性代表角膜上皮缺损。还可以观察泪河的高度。

5.泪液溶菌酶含:含量μg/ml,或溶菌区21.5mm2,则提示干眼症。

6.泪液渗透压:干眼症和接触镜配戴者,泪液渗透压较正常人增加25mOsm/L。如大于mOsm/L,可诊断干眼症。

7.血清学检查:了解自身抗体,干燥综合征患者常见ANA抗体、类风湿因子等阳性。此项有利于免疫性疾病所致干眼症的诊断。

干眼症治疗

干眼病是慢性疾病,多需长期治疗。若是因为眼睑暴露导致的泪液过度蒸发型干眼,应根据病情把握眼睑重建的手术时机进行眼睑的重建。

一般治疗

1.局部治疗

(1)消除诱因:应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少接触空调及烟尘环境等干眼诱因;睑板腺功能障碍者应注意清洁眼睑、应用抗生素等。

(2)泪液成分的替代治疗:应用自体血清或人工泪液,严重患者应尽量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

(3)延长泪液在眼表的停留时间:可配带湿房镜、硅胶眼罩、治疗性角膜接触镜等。

(4)其他:避免服用可减少泪液分泌的药物,如降血压药、抗抑郁药、阿托品类似物等;有免疫因素参与的类型可加用免疫抑制剂或短期局部使用激素;手术治疗等。

2.全身治疗

主要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防止继发感染。食用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含胡萝卜素的蔬菜;口服鱼肝油等。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熏蒸疗法

1.中医熏蒸疗法的原理:

(1)舒张血管,通达血脉,促进药物的渗透与吸收。

(2)解表祛邪,祛风除湿,利水消肿。

(3)抑菌、消炎、杀虫止痒、消肿止痛。

2.方药:自拟加味玉屏分散为主

黄芪15g防风10g白术15g生地15g沙参15g麦冬15g丹参15g白芍15g甘草5g。

加减:眼睛痒,可加苦参10g;风热眼红,可加薄荷10g,芦根15g,蝉蜕10g。

3.传统熏蒸方法:把药放在器具里(瓷的,瓷砂均可),然后将上药加水煮沸,待药物蒸汽温热时找好合适的姿势,把要蒸熏的部位放在器具以上用蒸汽熏蒸,注意避免烫伤,熏蒸时间大约20分钟,每日1-2次。

注意事项

1.施行熏蒸疗法,应时时注意防止烫伤,各种用具易牢固稳妥,热源应当合理,药不应接触皮肤。

2.小儿、年老体弱者熏蒸时间不易过长,需家属陪同。

3.熏蒸药具要注意消毒。

4.治疗期间对辛辣、油腻、甘甜等食物摄入应适当控制。

5.治疗期间,停用各种洗面奶。

6.做完熏蒸后要喝-ml的白开水。

7.症状较重者,可以配合口服中药汤剂进行治疗。

中药熏蒸禁忌

1.孕妇及月经期妇女。

2.严重出血者,眼底出血者。

3.心脏病、高血压严重病危者。

4.结核病。

5.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病人。

6.动脉瘤。

7.温热感觉障碍,如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

中医药治疗干眼病的历史悠久,而且有较好优势,临床上也有反复证明中医药对干眼病有较好的疗效。

希望广大同仁在今后的工作中有简单有效的经验我们可以相互交流,相互促进。

作者:长春市朝阳区红旗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孙莹

编辑:寸心

原创授权服务请联系--或者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hpaixg.com/fsgjy/44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