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时哺乳不适合新生儿:对于新生儿来说,时间观念是一种缥缈的东西,无论何时宝宝都会睡觉、哭泣、吃奶,很少玩耍,这让许多新手爸妈特别疲惫。过去,为了减轻新手爸妈的负担提倡按时喂养,通常每两到三小时一次,但一项新的科学研究发现,按时喂养并不适合新生儿。现在提倡按需哺乳的喂养方式,即不受时间和次数的喂养限制,随饿随吃。
◆1、2个月后可以改成按时哺乳:原则上母乳喂养是按需喂养的,不过一般宝宝到一定月龄就会自动形成3或4小时左右吃一次奶的规律。
爸妈可以把按需哺乳改为按时哺乳,这样疲惫的爸妈就可以得到一定的休息。比如1-2个月后早上6点、9点、12点,下午3点、6点、9点,夜间12点各喂一次奶,深夜逐渐让宝宝习惯不吃奶,这样有利于妈妈和宝宝晚上的休息。3-5个月后,可改为3-4小时喂一次,半岁后可改为4、5小时喂养,养成夜间不喂奶的习惯。每次喂奶时间不宜过长,以15-20分钟为宜。这种有规律的喂养有助于婴儿的消化系统有规律的工作。
按需喂养不能一哭就喂
按需喂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婴儿不能用语言表达他们的需要。你怎么知道你的宝宝什么时候饿了呢?很多家长以为宝宝哭是饿了,所以一哭就喂奶,结果不是按需喂养,而是变成一哭就喂了。
一般来说,如果有足够的母乳,喂养方法正确,宝宝吃后会安静的入睡;如果哭,应该首先找出原因,不要盲目喂奶,宝宝不仅是饿了才会哭,哭是宝宝表达不适的方式,是本能的情绪反应,当宝宝感觉不舒服,饥饿,口渴,尿布湿了,太冷,太热,疼痛,生病等都会哭。如果宝宝饿了哭闹,妈妈用手抚摸宝宝的脸颊或嘴唇时会有觅食反应,吃完后安静睡觉,如果哺乳时还反复哭闹不安,或有其他异常表现,就应该想想宝宝是不是生病了,医院就诊。
母乳喂养时间越长越好?
有些人认为母乳在6个月后就没有营养了。更有甚者认为母乳没有配方奶有营养。有些人认为母乳喂养超过1岁,孩子会变笨。各种各样的不科学观念导致许多人在6到8个月大的时候就被强制断奶。
事实上,超过6个月的奶水不是没有营养,只是没有了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是增强孩子免疫力的,所以母乳的孩子6个月前一般不会感冒,孩子6个月后有的就会感冒。但6个月后的母乳也有营养,母乳的营养价值还是没有任何食物能够替代,只是此时的母乳不能完全满足婴儿的发育,孩子的成长需要逐渐接受其他食物,所以要科学添加辅食,这是离乳期的开始。渐渐地,宝宝会从吃糊状的食物变成块状的食物,再变成类似于成年人(通常在两岁左右)的食物。而母乳也从原来的主食逐渐成为辅食,到最后只是宝宝的一顿点心。
大量研究表明,在任何时候,母乳都富含脂肪、蛋白质、钙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特别是对孩子健康至关重要的免疫因子。婴儿的免疫系统直到六岁左右才健全,在此之前,长期的母乳喂养,为孩子建立一个自然的免疫屏障,能有效预防许多疾病,如耳朵、胃肠道和呼吸道感染等,以及儿童癌症,儿童糖尿病,如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那些过敏体质的婴儿更应该母乳喂养到一岁以上。
与营养价值同样重要的是,通过长期母乳喂养完全满足幼儿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延长母乳喂养时间有助于加强母亲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并为孩子建立一种安全感。当孩子累了、害怕了、激动或伤心了,吮吸母乳能给孩子最及时、有效和温暖的安慰,使孩子在需要帮助时,得到人的帮助,而不是物品(奶嘴、玩具、零食等)。
所以如果妈妈的奶水很好,可以让他多吃一段时间再断奶,6-8个月后的奶水没有营养是不科学的,片面的。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