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如何区别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在19世纪中叶,人们往往将两者混为一谈,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人们对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楚。

晨僵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个症状,早上起来患者会发现关节不灵活,起床活动之后晨僵会慢慢的减轻或者消失,同时患者还会出现关节疼痛,还可能会出现乏力、疲劳、发烧等症状。

风湿性关节炎初发年龄以9到17岁多见,男女比例相当,类风湿性关节炎以中年妇女多见。

风湿性关节炎是链球菌感染所造成的,而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关节滑膜的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常见累及大关节造成关节的畸形,类风湿性关节炎常常侵犯小关节,也会侵犯其他的大小关节,晚期往往会造成关节的畸形。

风湿性关节炎以消除链球菌感染为主,同时对于关节疼痛心脏炎等进行相关处理,类风湿性关节炎以防止关节破坏、保护关节功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标。用药上应及早应用慢作用抗风湿药,在关节疼痛肿胀期间,应用外敷中药控制疼痛等症状,出现内脏并发症时进行相关的治疗。

01

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属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多以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起病,典型表现是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常见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病变局部呈现红,肿、灼热、剧痛,部分病人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不典型的病人仅有关节疼痛而无其他炎症表现,急性炎症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作。若风湿活动影响心脏,则可发生心肌炎,甚至遗留心脏瓣膜病变。

02

类风湿性关节炎

而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可能与遗传、感染、性激素等有关。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

常见症状

风湿性关节炎起病较急,受累关节以大关节为主,开始侵及下肢关节者占85%,膝和踝关节最为常见,其次为肩,肘和腕,手和足的小关节少见,关节病变呈多发性和游走性,关节局部炎症明显,表现有红,肿,热,痛,压痛及活动受限,持续时间不长,常在数日内自行消退,关节炎症消退后不留残疾,复发者少见,在关节炎急性期患者可伴发热,咽痛,心慌,血沉增快及C-反应蛋白增高等表现,病情好转后可恢复至正常。

风湿性关节炎特点

1、疼痛持续时间短,一般为12—72小时,最长也不过3周,而且多以大关节为主,如膝,肘,肩等关节。

2、游走性疼痛,即一个关节的疼痛好转后或还未明显好转,另一关节又受到侵袭,发生疼痛。

3、关节疼痛时伴有发红,肿胀,关节周围有压痛,拒按。

4、对称性疼痛,病变可同时侵及双侧肢体的相同关节,例如双膝,双肘关节可同时发生疼痛。

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缓慢,为双侧对称性关节受累,其临床症状和体征特点如下:

1.疼痛

本病早期即有关节局部痛感,尤其是在活动期,并伴有触痛及压痛,此为最早出现、也是患者最敏感的体征。

2.僵硬

受累关节僵硬,尤其在晨起开始活动时最为明显,但活动一段时间后,将会逐渐有所改善。

3.肿胀

受累关节周围软组织呈弥漫性肿胀,且表面温度略高于正常关节。

4.畸形

后期病例一般均出现掌指关节屈曲及尺偏畸形;如发生在足趾,则呈现爪状趾畸形外观。

5.皮下结节

30%~40%的患者可出现皮下结节,此有助于对本病的诊断。可对皮下结节做病理检查而协助诊断。

6.体温升高

急性期的某些患者可出现发热,多为38℃以下的低热。

并发症

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在急性疼痛期间,由于长期卧床,或者服用激素时间过长等,可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出现一些并发症,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肺炎

由于免疫能力下降,遭受细菌感染,患者常合并肺炎。

2、泌尿系统感染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若日常生活不注意,或者患感冒后,常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

3、口腔溃疡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服用免疫抑制剂之后常出现口腔溃疡,此外还可出现恶心呕吐,厌食,皮疹,味觉消失等不良反应。

4、传染病

患者由于患此病的时间太久,自身免疫功能下降,当社会上流行某些传染病时,比正常人更易受到传染。

预防护理

关节疼痛是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主要症状,也是令病人痛苦的症状之一,出现了关节疼痛之后,患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护:

01

关节制动

急性期应将关节置于休息体位,减少运动。

02

局部按摩

关节疼痛有所减轻后,可自行关节周围的按摩。

03

关节体操练习

针对各个不同的关节练习不同的关节体操,每次30分钟,每天2—3次。

而类风湿性关节炎:

饮食上应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烹调方式应以清淡爽口为原则,少吃辛辣,油腻及冰冷的食物。

多吃开胃的食物如大枣,薏仁等,尤其薏仁具有去湿祛风的作用,煮成薏仁粥或和绿豆一起煮都是很好的选择。

尽可能的减少脂肪的摄取,热量来源要以醣类和蛋白质为主,若是体重超过标准,要逐渐减轻体重。

适当补足维他命A,C,D,E或含钙,铁,铜,锌,硒等矿物质食物,以增强组免疫力及预防组织氧化或贫血。

乘风破浪健康工作室宣传组

科普部:苏恺常伟

文字组:赵一鸣

版式:傅红田蓓蓓

责编:周钰钦李艳




转载请注明:http://www.hpaixg.com/fsgjy/9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