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做得错的时候,你连呼吸都是错的
当你做得对的时候,你连放屁都是香的
当初,新家装修不想拘泥于风格的条条框框,任性做了9个家居决定,被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有人吐槽“瞎穷酸”。
但如今,看到装完的新家如此漂亮,都夸我有远见。
所以,装修而言坚持自己的“任性”很重要,不必在意世人的闲言碎语,你只管优雅从容心怀四方。
坚持原木风装修对于原木风一直有着特殊的情怀,但是很多人却说“原木风”等于“出租房廉价风”,属于“穷酸人”的装修方式。
▲我眼中的原木风
但是,我觉得这种看法是世人对于“原木风”的误解。
真正的原木风温软自然,有种随遇而安的舒适感,它能最大程度地保留生活最本质、最纯粹的部分,所以如果再有一套房,我还是会选择原木风。
之所以很多人觉得原木风=廉价风,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①木质家具低廉品质差
▲廉价的家具
原木风“翻车”的家,大多数是因为选择的家具低廉、缺乏质感、劣质、笨拙或胶感严重,原木风并不是说只要家具是木色就行。
解决办法:
▲有品质的家具
原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传递出天然木材的质地,那些贴皮、做工粗糙的木纹饰面不可能传递出原木质感,而且和真正的原木风背道而驰。
所以,想要打造原木风的家,一定不要选廉价风的家具,要选择质感较强的纯原木家具才能营造出原木风的自然感。
②颜色过多、杂乱、浑浊
▲原木风翻车:色彩
原木风的家一定要干净,最忌花里胡哨和五颜六色,不太适合高饱和度的颜色,哪怕是墙上挂画、茶壶、抱枕等小物件的颜色也要注意。
▲原木风翻车:沉闷
同时,如果家里的颜色搭配过于沉闷,也同样会造成廉价感。
搭配建议:
▲我家的颜色搭配
原木风的色彩搭配应该以木色为主,浅色系或暖色系搭配为辅,比如我家是以木+白+绿,且主色系颜色最多不能超过三种。
这样搭配可以减少木材过多带来的沉闷感,让空间增加一丝清新和欢快。
▲餐厨区的颜色搭配
③有很多“bulinbulin”的东西
▲原木翻车:反光瓷砖
“bulinbulin”和原木风简直是“天敌”,比如光面瓷砖,金属装饰条,这些东西是表现华丽的,和原木风的质朴纯粹背道而驰。
选择建议:
▲客厅局部
风格是需要多个东西表达一致,才能强化表现出来的,我在装修新家的时候,基本都是尽量选择哑光材质来点缀,让整个家呈现一种质朴的感觉。
④塑料感的软饰
原木风和塑料感也是死敌,没有比塑料更能传递廉价感的东西了,它会让整个家彻底的失去质感。
选择建议:
所以,原木风的软装应该保持宁缺毋滥的原则,一些看起来劣质的软拼还不如不摆,如果预算有限,可以多选择绿植来搭配。
同时,像塑料杯、塑料纸盒、塑料外壳的灯,以及一眼就能看出的塑料假花,尽量不要出现,其实,和原木风般配的材质很多,不一定很贵,比如玻璃、陶瓷、棉和亚麻等。
综合上述来讲,原木风并不等于廉价风,反而是一种比较奢侈的风格,只要掌握了原木风的搭配原则,就能装出一个人人羡慕的家。
“简与精”,控制拥有的数量,但对有限数量的东西提出更高品质要求。
“朴与素”,风格语言忌华丽,强调自然、宁静、素淡。
去客厅化设计“去客厅化”说起来很简单,但是真正去做去客厅化的设计,是需要很大的勇气。
▲去客厅化布置
像我家,在布置的客厅的时候,亲戚邻居都不理解,甚至有一丝的嘲讽:好好的客厅为什么放一张大桌子?真是“瞎摆摆”。
但是,真的只有体验过去客厅化设计的人,才能体会到这种布置,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有多方便和舒爽。
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可能每天的生活主题就是围绕孩子来进行。
特别是当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后,回家的主题就是辅导孩子的作业和学习,这个“生活主题”可能要长达好几年。
而把这个生活主题设计在一个家的中心位置,一切就会变得非常从容和便捷。
一张大桌子+一个开放式书柜的设计,几乎能整个家使用频率最高的东西,回到家大人可以陪着孩子一起在这个空间学习辅导,同时也可以忙自己的事情。
▲去客厅化布置
为了客厅的舒适性,并没有太极端地去消除“去客厅化”的三要素,而是预留了一组沙发,这样学习累了,也可以舒服地窝在沙发上看书、休息。
至于很多人说,开放式书柜难清洁的问题,这真的是非常多虑的一个问题。
当家里的主题是学习和阅读的时候,书架上满满的书籍不用多久,就会被看一遍,然后又就需要统一更换书籍,根本不用考虑卫生的问题。
开放式厨房对于中式厨房来说,封闭空间无疑是最实用的,但是开放式空间带来的便捷和空间感受是传统厨房无法体会到的。
▲开放式厨房
当你在做饭,还要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时候。
当你在做饭,孩子忽然喊你一道题不会的时候。
你会发现开放式厨房,真的太适合有孩子的家庭了,你可以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