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风湿容易复发,一方面因为春天万物复苏,有些风湿病的病原体如链球菌正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另一方面,春天还是有点寒冷的,人的身体不太适应,也容易诱发风湿病或使风湿病加重。
风湿病人的关节及其周围血管神经功能不健全,潮湿时,湿度增高的刺激会使关节神经的敏感性增强;而寒冷会使肌肉僵硬,血流缓慢,血和关节滑液中一些蛋白质类物质增加,致使滑液黏度增高,从而使关节活动受阻,产生疼痛感或痛感加重。经过早期规范化治疗,大多数风湿病可以得到控制。
类风湿关节炎的7种征兆1肩膀和肘部疼痛
肩膀最易受到类风湿关节炎的影响,症状常表现在夜间上臂疼痛,抬臂困难,胳膊僵硬,无法正常洗澡、穿衣,日常活动受限。肘部关节处还可能出现结节。
2膝盖肿胀
膝盖关节的发炎导致关节滑液的大幅增加,进而发生肿胀,久而久之可能导致膝外翻、膝内翻等骨骼变形问题。
3眼干涩
会遇到眼干涩的困扰,其他可能出现的眼部问题还有角膜炎、巩膜炎等,引起患部发红疼痛。
4颈部和下巴疼痛
类风湿关节炎还会导致颈椎不适,以及连接上颌下部的颞下颌关节也会发生红肿、压痛的情况。
5心肺循环系统问题
会出现贫血导致的疲劳症状,因为血液中的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数量下降。类风湿关节炎还会引起肺部功能障碍,如纤维化肺泡炎,由于肺内肺泡壁受到影响导致。有时,心脏外膜也会受到炎症影响演变成心包炎;还可能出现雷诺氏病,即天气冷时,血管变窄,供血不足而引发手部刺痛和麻木。
6手和腕部肿胀疼痛
类风湿关节炎会对手部产生严重影响,导致手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甚至发生畸形。腕部可能发生腕管综合征,即按压腕部神经会出现手部麻木、疼痛和无力等症状。
7足部和踝骨异常
足部和脚踝也是经常受到影响的部位,尤其早期症状可能体现在足部,双脚可能变宽,出现疼痛,甚至走路困难。
如何调护类风湿关节炎古人讲求天人相应,《黄帝内经》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结合老祖宗传下来艾灸技术和现代结合的艾灸疗法艾灸养生来调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春季可以这样做:
1注意保暖春季气候变化特殊,类风湿人群此时注意保暖,在室内外温差大的气候条件下,不急于过早“卸掉”厚重的冬衣;春季人体的下部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因此主张“下厚上薄”,不能把衣裤鞋袜穿得过于单薄,尤其是老年人更不能把下身衣服减得太多。
可适当运动,如:散步等加强腿部的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春末气候己经温暖,又不可捂得过度。如果仍然穿着很厚,使人动不动就出汗,反而会使人体内的体温调节紊乱,招一些疾病
2睡眠充足春季是阳气逐渐生发的季节,可适当增加一天的活动量,提倡晚睡早起;
春天五脏主肝,熬夜易伤肝血肝阴,不利于阳气的生发,所以入睡以不超过子时(夜里11点)为宜;
早上6:00到7:00正是太阳升起的时间,这时候起床最佳。但初春气温偏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多怕风冷,不可马上到室外活动。
3心情春季五脏在肝,在中医看来“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现代研究发现春天天气时冷时热,人们对多变的气候特点适应性较差,容易产生情绪的波动,容易导致机体平衡失调,加剧心理机能紊乱,而使病情加重。
保持快乐的心态,乐于跟他人沟通,调理情绪,宽怀戒怒,积极参加运动,常听舒缓的音乐,多穿鲜亮颜色的衣服。人的精神舒畅,有利于气血津液布散周身血脉,外可温润肌肤、流行骨节,内可润养脏腑、填补精髓等。
4饮食在春天很多人经常会出现上火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春季肝火过旺、肝胃失和造成的,比如:舌红苔黄、口苦咽干、口唇生疮等症状。出现这些情况的患者在饮食上一定要清淡,忌食辛辣和高温油炸的食物,生冷及刺激性食物也尽量少吃。
缓解关节疼痛的艾灸调理方法风湿关节炎多由风寒湿邪侵入人体,滞留经络以致气血循行不畅、肝肾亏虚所致。肾主骨、肝主筋,肝肾亏损,筋骨失于濡养,则导致关节畸形僵硬。灸法有温经散寒、舒筋活络、温通气血、扶阳固脱、消淤散结、防病保健之功效。灸相应的穴位,可调节肝肾功能,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同时还可促进气血运行,运走和稀释、分解炎症产物,从而达到解除关节疼痛,调理疾病的目的。
◆艾灸调理方法:用艾灸盒子灸调理,艾灸的效果明显
,局部施灸,直达病兆,加速血液循环,温通经络、活血化瘀、行气活血。
穴位灸:灸劳宫穴、双侧风门穴。使用穴位灸时,先用适量艾摩膏按摩以上穴位,待艾液吸干后再贴牢穴位灸。每穴一次,每次4小时。
常灸穴位,也是阳明经穴位,多气多血,补益气血。
为治疗手腕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验效穴。
九艾御堂欢迎各位朋友加入我们的爱心事业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