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在中国成人中,与较少摄入含抗氧化剂食物者相比,食用大量类胡萝卜素(包括富含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和叶黄素的食物)者发生髋部骨折的概率降低。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裕明教授及其同事入选广东省例在入组前2周内诊断为髋部骨折的55~80岁中国成人以及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对照者。受试者完成面谈和79项食物频率问卷,以评估类胡萝卜素摄入量。研究者计算其5种类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β隐黄素、番茄红素和叶黄素/玉米黄质)摄入量,并根据总体或特定类胡萝卜素分布,对受试者进行性别特异性的四分位数分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总体和特定类胡萝卜素摄入量与髋部骨折风险的关系。
研究显示,髋部骨折组中,例为股骨颈骨折,例为股骨转子间骨折。髋部骨折患者和对照者的校正能量后平均总体类胡萝卜素摄入量分别为10.7mg/d和13.9mg/d。
总体和某些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β隐黄素和叶黄素/玉米黄质)摄入量越高,髋部骨折风险越小(趋势P值0.01)。与类胡萝卜素摄入量最低四分位数组相比,总体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β隐黄素和叶黄素/玉米黄质摄入量最高四分位数组的髋部骨折风险的校正后比值比(ORs)分别为0.44、0.5、0.55和0.4。按性别和体重指数分层后无组间差异,且校正钾摄入量后也未改变这种相关性。校正各种混杂变量后,α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摄入量与髋部骨折风险无关。
研究者指出,某些生物机制或可解释类胡萝卜素摄入量与骨健康之间的反向关系。类胡萝卜素通过清除单线态氧和过氧化自由基来减少体内氧化应激水平。抗氧化剂可抑制受体激活因子NF-κB配体(RANKL)表达,从而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促进成骨细胞矿化,刺激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
Bone.
(来源:《国际糖尿病》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国际糖尿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糖尿病》”
国际糖尿病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