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不要切子宫。”
“我想想还是切吧……”
“不,我还想生二胎,我不切了!”
……
切还是不切?经过一天一夜“切与不切”的反复和纠结,在即将接受剖宫产的那一刻,3年前曾患宫颈癌的小梅终于做出了选择:“我决定切除子宫,不管宝宝最后如何,这就是我唯一的孩子。”
备孕、患癌、保育,
宫颈癌治疗之路步步惊心
小梅的故事要从年说起,当年她32岁,正在备孕,因为一医院检查,谁知就发现宫颈异常。随着检查的深入,终究出现了最不愿看见的结果——“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治疗方法很明确——广泛性全子宫切除,也就是说,要把宫颈连同相邻的子宫与宫旁组织等一并摘除,清扫盆腔淋巴结,尽可能阻断宫颈癌的转移之路。医生告诉她,从现有检查结果来看,她的宫颈癌应该属于早期,若尽早进行根治手术,治愈的希望很大。
然而,切除子宫,意味着再也无法生育。面对小梅强烈的保留生育功能的意愿,在宫颈癌保育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复医院华克勤教授团队决定一试,为小梅留住一份成为母亲的希望。
面对保育心切、有些急躁的小梅,华克勤教授耐心详细地告诉她宫颈癌保育必须通过的“三道关卡”,即术前检查、术中冰冻和术后病理结果均符合保育要求,这是目前为止国内外对于宫颈癌保育手术适用范围的共识,也是为患者生命安全建筑的防线。虽然小梅的术前检查符合保育要求,但保育手术能否成功,还得取决于术中和术后的实际情况。
幸运的是,小梅闯过了这“三道关卡”,术后的目标是尽快怀孕、分娩,因为保留下来的子宫体就像定时炸弹,为了降低宫颈癌复发的风险,在分娩后可以摘除子宫。
怀孕、保胎、切除子宫,
支持是最长情的告白
对小梅来说,正常怀孕并不容易,宫颈切除、手术创伤,再加上其他因素,小梅与丈夫备孕一年多也没成功。就在她们准备去做试管婴儿的时候,年春,宝宝悄悄在小梅肚子里“生根发芽”。但是,她的孕期并不顺利: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相继来袭,孕5个月时还因为阴道流血而入院保胎。
年12月21日早晨,孕33周+3天,羊水破了,小梅入院。因胎膜早破加上宝宝臀位,产科张庆英主任医师决定第二天就为小梅施行剖宫产。同时,根据国际宫颈癌保留生育手术现行指南,考虑到患者已经完成生育,妇科专家建议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宫体+输卵管切除术;如果小梅有强烈的生二胎意愿,且理解相关风险、愿意积极配合随访,也有机会保留子宫,仅行剖宫产。
胎膜早破、早产、宝宝面临肺部感染及脑部受损的可能,再加上一直封存在记忆里不愿提及而如今不得不再次面对切除子宫……一系列的打击让小梅措手不及。于是,在产房里,便发生了本文开头的这一幕——小梅在要不要切除子宫这一问题上反复徘徊、举棋不定。切除子宫,有利于预防宫颈癌复发,但也意味着永远不能生育;不切子宫,还有生二胎的机会,但宫颈癌一旦复发,情况将非常凶险,甚至危及生命。
切还是不切?医生为小梅和家人分析了所有利弊,并告诉她,不管她做出任何决定,作为医者,必将尊重其选择,并竭尽全力给予支持。经过一天一夜“切和不切”的反复和纠结,在家人坚定的支持和陪伴下,小梅终于做出了选择。手术很快进行,现在,小梅和宝宝状态都不错。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治疗妇科肿瘤的同时兼顾考虑保留生育功能,已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复医院华克勤教授团队目前已完成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余例,其中有生育需求的余名患者中,有80余名已完成生育。期待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能为更多的“小梅”圆母亲梦。
购买《大众医学》出品图书、电子书,请进入微书城(点击图片↓)
健康锦囊、科普文章付费阅读(宁夏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得了白癜风该怎样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