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一种炎症性、进行性、对称性和破坏性的关节性疾病,以关节晨僵、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为本病主要临床表现。轻者影响关节功能,重者造成残疾,极少数严重者可因颈椎破坏而致高位截瘫或因重要脏器血管受累而危及生命。
祖国医学将其归属于“痹证”范畴,而本病病程长,病情顽缠,不少学者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更接近于《金匮要略》之“历节病”,或称“痹”、“尪痹”,以区别于其他的痹证。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
1.早晨起来关节僵硬,持续至少1小时。
2.有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部位的软组织肿胀(关节炎)。
3.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或腕关节肿胀超过6周或12周。
4.对称性肿胀(关节炎),即身体两侧相同关节同时或先后发病。
5.皮下类风湿结节。
6.X线片显示手和(或)腕关节软骨面呈糜烂样和(或)关节周围骨质稀疏改变。
7.类风湿因子阳性。
备注:以上1~4条必须持续出现至少6周或12周。具备4条或4条以上者,可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因子阳性并不一定能确诊为类风湿。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目的:
1.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肿胀或其他伴发症状。
2.控制或减少病情活动,阻止病情的发展,防止关节出现不可逆的破坏。
3.保持和恢复关节功能,使病人保持一定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
类风湿关节炎起病隐匿,病程长,病症痛苦,危害大,在出现早期症状时,切不可掉以轻心,医院检查确诊,越早发现越容易控制病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