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热起来,空调和冷饮成了许多人消暑度夏的不二选择,汤养元的游全贵医生还是口口热菜,不开空调。
“夏天气温升高,阳气在外,不守内,人体如果贪空调,贪冰饮,风、寒、湿会侵入体内,时间一长,许多健康问题就出来了。”游全贵医生说。
风湿之名,首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病者一身尽痛,日晡所剧者,名风湿。
什么是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关节和肌肉的游走性酸楚、肿痛。
风湿性关节炎在中医学上属于“痹证”范畴。《素问·痹论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中医上认为风寒湿邪侵袭为本病的病因。正气亏虚,风寒湿三邪久滞,深入筋髓、骨骱而成毒,缠绵难愈也会形成本病。中医上根据痹症的不同特点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和虚痹。
中医诊治类风湿关节炎,在辨疾病、辨症状、辨证侯基础上,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综合望、闻、问、切等四诊信息,进行辨证论治。
行痹:肢体关节肌肉疼痛,游走无定,屈伸不利,或有恶寒发热等症状。
痛痹:肢体关节疼痛较为剧烈,遇寒则加重,得热而痛减,昼轻夜重,关节无法屈伸,痛处不红,触之不热。
着痹:肢体关节重于酸痛,痛处固定,下肢特甚,或有肿胀,肌肤麻木,如天气阴雨症状加重。
热痹:起病急,关节疼痛,局部红肿灼热,痛不可触,屈伸不利,得冷则舒。多发热恶风,汗多,心烦口渴。
虚痹:病程日久,反复不愈,关节疼痛,时轻时重。面黄无华,心悸自汗,头晕乏力。
案例
今年63岁的沈阿姨被类风湿关节炎折磨了12年,一直四肢关节反复肿痛。她的手指关节呈梭形、僵硬;脚趾关节红肿,走几步路就钻心地疼,下楼买菜成为奢望;右肩臂疼痛,连抬举和抓握都很困难。尤其是连续几个阴雨天后,关节更是疼痛难忍。
前年,医院复查,发现类风湿关节炎已经累及颈椎。医生提醒她,如果头部活动剧烈或者不慎摔倒,可能加重中枢神经受压迫的程度,严重时可致瘫痪甚至呼吸、心跳停止。
沈阿姨一家人都吓坏了,多方打听游全贵医生。第一次门诊的时候,全家人都挤在游医生桌前,急死了。仔细把脉后,游医生辩证发现,沈阿姨是阳气虚弱、寒凝血瘀引起的类风湿。
游医生说,“血瘀的关键是气滞,气滞的主因是阳虚。治疗上,首先要活血温阳,才能脉络通利、肿痛消除。”游医生给沈阿姨开了中药来活血化瘀、通络散寒止痛,同时用针灸进行治疗,行针按照子午流注原则配合游氏祖传针法。
三个多月下来,沈阿姨又可以利索地买菜做饭了,照女儿的说法,“拎起菜篮子重返菜场了。”
怎么预防风湿关节炎?
1、早诊断早治疗
风湿病的致残率是比较高的。因此,面对这种疾病一定要遵循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这样才可以阻止其发展,减少致残率。
2、加强锻炼
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素质,也可以提高身体对疾病的抵御能力,也可以提高身体对风寒湿邪的抵抗能力。
3、远离风寒
平常生活中要防止身体遭受淋雨以及潮湿的侵袭,尤其是对关节部位要更加做好保暖工作,尽量不要穿着湿衣服以及湿鞋袜等等,即便是在夏天,也不要贪凉穿一些露肚子的衣服。
4、劳逸结合
在平常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这样才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身体素质,要做到适当活动以及适当休息。
杭州汤养元名医国药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