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工作中你是否遇到过:门诊血压很高却家庭血压正常;家庭血压监测波动很大甚至无规律可循;自诉每天下午或晚上定时的血压升高极有规律;自诉血压只要升高一点就会头昏;每隔一段时间血压便会出现明显波动------。其实这类患者中有不少人处于对精神、压力的高反应性状态。
广义的心身疾病特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Alexander最早提出的七种心身疾病,包括溃疡病、溃疡性结肠炎、甲状腺功能亢进、局限性肠炎、类风湿关节炎、原发性高血压以及支气管哮喘,并认为这些疾病与特定的心理冲突有关。当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情绪、心理反应只是与之相关的其中的因素之一。
高血压患者具有较强的心理生理反应性
汉克荪(Hankerson,)对于愤怒状态诱发高血压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他的被试者都被给予同等强度的激怒,一组允许他们发泄自己的愤怒,另一组不准他们发泄自己的愤怒。结果那些被强力压抑而具有敌意的人发生高血压。H.C.Deter()对正常人群中的盐敏感型与盐抵抗型的两组受试者进行了研究,他们的年龄、身体状况、高血压家族史等方面均是匹配的,在心理应激时盐敏感组受试者的血压、心率水平的升高均比盐抵抗组受试者要高,而对愤怒的控制力则较低。而且盐敏感组的激惹水平不论在试验前还是试验后都相对较高。以上研究表明个体对应激的易感素质可能与其高血压的发病有关。
美国生理学家WalterB.Cannon认为人的机体在遭遇到紧急状况如恐惧、严重焦虑、剧痛、暴冷、酷热、缺氧等情况时表现出来的一种以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为特点的急性反应过程。所谓“hypertension”,直译就是“过度紧张”。
对应激的心理生理学实验表明,应激可导致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肾素释放加强,通过血管紧张素而致醛固酮分泌增多而引起钠、水储留,动脉壁内纳含量增加,从而促使交感神经活动的进一步加强。不过人在应激状态下的血压升高,是人身体正常的生理反应,一般在紧张戒备状态解除后,血压自然就会下来了。但是长期应激则导致血压持续升高,形成高血压。这种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高血压,有人称之为精神压力高反应高血压(Mentalstress-causedhypertension)。
焦虑、抑郁与高血压
如果焦虑是由某种特定环境引起,那么这种焦虑被称为“状态焦虑”;相反,如果焦虑是没有明确原因的,而与某个人的个人特性相关,那么这种焦虑就被称为“特质焦虑”。
Gafarov等研究焦虑行为对男性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影响,在对名患者随访10~20年后,结果显示42%的男性高血压患者具有高水平的焦虑状态(AlaskaMed,.49(2suppl):-)。临床上还可见到类似嗜铬细胞瘤性反复发作的严重发作性高血压。精神分析学派甚至认为:高血压是防御机制的结果,是由于压抑的焦虑或愤怒所致,大多数人受超我或社会规范制约,不能将愤怒表露出来,而将愤怒埋在心中,这种压抑的情绪不断地袭击血管,使其发生变化,导致高血压。当然这引出了一个问题:到底焦虑会导致血压长期的升高,还是高血压会引起焦虑?亦或是二者存在相互作用?
作为另一种较为常见的心理疾病,抑郁能够严重影响患者的行为和生活。这种心理疾病是否与高血压这一与神经调节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有关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兴趣。
Jonas等对例(25~64岁)血压正常者进行7~16年的随访,发现具有高抑郁症状评分的患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成倍增加。这些病人的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显示其血压的昼夜节律消失,同时一日内心率和血压的变化较大。(ArchFamMed,,6(1):43-49.)
但是休斯敦德州大学Shinn博士及其同事的研究结果与此截然相反。他们对参与“Reno饮食心脏研究”前瞻性研究的名受试者的资料进行分析,这些受试者在实验开始前血压低于/90mmHg,并且未服用过抗高血压药物。其中人有关于抑郁的资料,人有关于焦虑症状的资料。他们使用了两次逻辑回归分析法和四次多重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对变量组进行了分类,同时研究了各种因素在预测临床结果方面的作用。研究人员没有发现在抑郁和焦虑症状与高血压发病之间存在相互关系,不过他们建议应慎重看待这一结果。研究人员指出,与在实验开始时测量心理因素、仅在实验开始时和最后一年测量血压的多数前瞻性研究相比,Reno饮食心脏研究测量安排的密度高得多。将抑郁症作为高血压的可能的危险因素的研究规模还是相对较小,这一问题应继续探讨。
SDS抑郁自评量表
如何识别与精神心理因素相关的高血压
1.压力反射敏感性(baroreflexsensitivity,BRS)测定
BRS是指血压变化致反射性心率变化的敏感程度。BRS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反映迷走神经调节能力的大小。BRS异常可促发交感兴奋,进而损害心脏压力反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BRS明显低于正常人且与病情相关。与正常对照者相比,焦虑抑郁症患者血管压力反射敏感性明显较低,舒张压和心率明显较高。
测定方法:包括血管活性药物法、颈部气室压力法、自发BRS分析方法。BRS(ms/mmHg)=(升压后最长R-R间期-升压前基础R-R间期)/(最高血压-基础血压)。
2.颜色与文字的冲突实验“颜色与文字的冲突实验”又称史楚普实验(StroopTest)是认知心理学里很有名的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里德利·史楚普(JohnRidleyStroop)(-)在年首次提出,因此一般称作史楚普实验。
精神压力高反应性的患者,参加冲突实验导致可导致心率明显增快,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升高。
下面两副图是随机出现的文字组合,分别按照颜色快速读出颜色的名称,然后比较一下读取时间。
图一:测定对颜色的识别速度(无字意干扰);是在无字意干扰的状况下测定对颜色的识别速度。
图二测定对颜色的识别速度(有字意干扰);是在有字意干扰的状况下测定对颜色的识别速度。要把字意和实际颜色分开,大脑必须克制固有习惯,而克制大脑自动反射的动作需要时间,因此降低了识别速度。
3.临床简便识别方法
日本学者提出的临床简便的识别方法,可能适合基层医生(渡部雅史,ストレスと臨床vol.)。
步骤1:门诊血压高于家庭血压(20mmHg以上);或24小时血压监测有显著一过性血压升高(20mmHg以上)
步骤2:心算应激试验中,可见收缩压升高20mmHg以上。
步骤3:当满足上述2项时判断为患者的高血压与精神心理因素相关。
周
三
相
见
《鲁原心论坛》
陈鲁原
医院心内科
广东省心血管疾病研究所
陈鲁原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