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因其致残率高,被称为危害关节健康的“头号杀手”。50%—7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得病两年后出现骨破坏症状;70%的病人在得病三年后变残疾,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如果病情严重,患者的寿命会因此缩短10—15年的时间。类风湿关节炎一定要早诊断早治疗,在骨破坏发生之前的治疗尤其关键。
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破坏位置在关节,但它不单纯影响关节。类风湿关节炎还会导致肺部、皮肤病变,血液系统也会出现问题。据调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0%左右患有抑郁症,71%会出现轻度疲劳,42%会出现重度疲劳。
临床发现,国内很多患者偏爱口服止痛药,用药不规范,往往感觉疼痛时就吃一粒止痛片了事,很容易耽误治疗时机,影响治疗效果。传统的治疗药物包括消炎镇痛类和激素类药物,能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减轻疼痛,却不能阻止关节损害的发生。另外的抗风湿药物是应用较普遍的药物,虽可以消炎止疼、阻止病情,但起效缓慢,而且毒性大,也不是最理想的治疗药物。只有寻求正规系统化治疗,才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关节肿痛和晨僵,应去风湿免疫专科就诊类风湿性关节炎,越早治疗越有利,因为关节一旦破坏了就不能恢复。关节部分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最主要的受影响部位,大部分患者都存在关节肿痛。最常见的是对称性的小关节肿痛,而且在手上都表现为近端的指尖关节肿痛,也存在个别的单关节肿痛、大关节肿痛。类风湿关节炎还有一个显著症状:早晨起来僵硬,需要活动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很多疾病都有晨僵,类风湿关节炎的晨僵至少半小时甚至一小时以上,早期晨僵时间可能会短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