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多由素体不强,或劳欲过度,或年老体虚,以致卫外不固,风、寒、湿、热之邪乘虚内袭,气血运行不畅,阻于关节筋骨而致。根据临床表现辨证一般可分为寒湿入络、湿热痹阻、风邪偏盛、肝肾两虚等证型。
一、寒湿入络型症状肢体关节疼痛较甚,痛有定处,得热则缓,遇寒加剧,局部不红,触之
不热,痛难屈伸,活动受限。舌苔薄白,脉弦紧。
食疗方法1羊骨木瓜酒配方:羊骨10克(油炙酥),木瓜9克,白术根30克,桑枝12克,五加
皮3克,当归3克,天麻3克,川牛膝3克,红花3克,川芎3克,秦艽2克,防风2克,冰糖(捣碎)克,白酒0克。
制法:将上药同浸酒,密封浸泡3~4个月后即可服用。功效:温经蠲痹,强筋健骨。用法:每日2次,每次温服10~20毫升。
2乌头粥配方:香白米50克,生川乌头末10克。
制法:香白米与生川乌末同放锅中,加水毫升,水沸后取微火煮,至米开花时,即可食用。功效:温经散寒,除痹止痛。用法:每日1剂,空腹趁热食用。
二、湿热痹阻型症状关节疼痛,局部红肿,得冷则舒痛不可近,活动痛甚,或兼发热,口渴,心烦汗出,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食疗方法1防已桑枝煨母鸡原料:防己12克,桑枝30克,意茵仁60克,赤小豆60克,老母鸡1只。
制法:将全部材料洗净,放入药袋。老母鸡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将药袋塞火鸡膛,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水,文火煨烂。去药袋,调味后即可食用。
食法:食肉喝汤,3天食1只。
2石膏薏苡仁粥原料:粳米克,生石膏30克,薏苡仁50克,桂枝9克。制法:将石膏用纱布包好,先煎20分钟,将薏苡仁、桂枝同放入锅内,再煎20分钟,去药留汁,加粳米和适量清水,文火煮成粥即可。食法:佐餐食用,随量服食。
三、风邪偏盛型症状全身关节游走窜痛,或屈伸不利,或见寒热表证症状,舌苔薄白或薄腻,脉浮或弦。
食疗方法1五加皮醪配方:五加皮50克,糯米克,酒曲适量。制法:五加皮加水适量泡透,煎煮30分钟,取药液约毫升,共取2次,再将药液与糯米同烧煮成干饭,待冷后加酒曲适量,拌匀,发酵成酒酿。功效:祛风除湿,温经通脉。用法:每日随量佐餐食用。
2防风薏米煎配方:薏米30克,防风10克。制法:薏米洗净,与防风共煎,取药汁约毫升。功效:散风除湿。用法:每日1剂,1次服完,连用1周,停3日后可再用。
四、肝肾两虚型症状肢节疼痛久延不愈,四肢关节屈伸不利,晨起关节僵硬,甚而手足拘挛,兼头晕耳鸣,腰膝冷痛,舌淡红,脉沉细。
食疗方法1黑豆酒配方:黑豆0克,酒10升。制法:将黑豆炒熟,趁热放入酒中盖严,浸泡2日,即可服用。功效:利水活血,祛风益肾。用法:每日随量佐餐服食。
2桑葚桑枝酒配方:新鲜桑椹克,新鲜桑枝0克,红糖克,白酒0克。制法:桑枝洗净切断,与桑椹、红糖同入酒中浸液,1个月后即可服用。功效:补肝肾,利血脉,祛风湿。用法:每日1~2次,每次20~30毫升。
unwang(←长按复制)房员工注册登录“yaofangpeix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