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因子阳性就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吗

在临床上,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患者拿着类风湿因子阳性的检验报告询问我们:“医生,我的类风湿因子是阳性,我是不是得了类风湿?”,而对于怀疑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临床医生也常会给他们开立类风湿因子的检验,但有些类风湿因子阴性的患者,医生也诊断了类风湿关节炎。有些患者往往不理解:为什么我的类风湿因子阴性,还诊断我类风湿呢?这是为什么呢?

病例分析

最近,我们就遇到了一位这样的患者。李女士年就曾医院就诊,因当时查类风湿因子阴性,以为自己不是类风湿,没有重视,6年来越来越多的关节出现了肿胀疼痛,等到今年7医院就诊时,做关节B超提示已出现了双手多个关节滑膜增生、滑膜炎及骨侵蚀。医生立刻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开始药物治疗,而复查类风湿因子,依然阴性。

类风湿因子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虽然类风湿因子的名字里带有“类风湿”三个字,但并不是每个类风湿患者的类风湿因子都是阳性,其中只有70%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类风湿因子呈阳性,仍有约30%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呈阴性,甚至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症状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甚至出现关节破坏、变形,但类风湿因子检查一直都是正常的。因此,类风湿因子阴性,不一定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还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那么我们如何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的分类标准

晨僵:晨起时关节及其周围僵硬感至少持续1小时(病程6周或以上)。

多区域关节炎:3个或3个以上区域(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肘、膝、踝及跖趾关节等)出现关节炎,且同时有软组织肿胀、积液或疼痛。

手关节炎:腕、掌指或近端指间关节炎中,至少有一个关节肿胀及疼痛(6周或以上)。

对称性关节炎:两侧关节同时受累(双侧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跖趾关节受累时,不一定对称),病程6周或以上。

类风湿结节:医生能观察到在骨突部位,伸肌表面或关节周围有皮下结节。

类风湿因子阳性:任何检测方法证明血清类风湿因子含量异常(正常人群中的阳性率小于5%)。

X线检查:早期关节炎X线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附近轻度骨质疏松;中后期可表现为关节间隙狭窄,关节破坏、关节脱位或融合,并有骨质侵蚀或病变关节有明确的骨质脱钙。

以上7条能满足4条并排除其他关节炎,即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ACR/EULAR年RA分类标准

关节受累情况(得分0-5分)

受累关节情况

受累关节数

得分

中大关节

1

0

_

2-10

1

小关节

1-3

2

_

4-10

3

至少1个为小关节

10

5

血清学(得分0-3分)

RF或抗CCP抗体均阴性

0

RF或抗CCP抗体至少1项低滴度阳性

2

RF或抗CCP抗体至少1项高滴度阳性

3

滑膜炎持续时间(得分0-1分)

6周

0

6周

1

急性时相反应物(得分0-1分)

CRP或ESR均正常

0

CRP或ESR升高

1

总分6分以上可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另一方面,类风湿因子阳性也不止出现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其他疾病类风湿因子也可阳性,例如:

1.干燥综合征(约50%);

2.系统性红斑狼疮(约30%);

3.硬皮病;

4.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5.感染性疾病:细菌性心内膜炎、结核、麻风、血吸虫病;

6.非感染性的疾病: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巨球蛋白血症等。

其他疾病及部分健康人类风湿因子也可阳性。在正常人中也有5%的阳性率,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其阳性率也增高。

因此,不能简单地依据类风湿因子阳性就确诊患者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也不能因为类风湿因子阴性就排除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因子并不是类风湿的特异性指标,只能作为参考的数据之一。医生还会结合临床表现以及其它相关的辅助检验检查结果,才能给出“到底是不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答案。

苏大附二院风湿免疫科门诊时间

专家门诊

刘志纯主任医师

周一全天、周四上午(三香院区)

周三上午(浒关院区)

唐梅副主任医师

周五全天(三香院区)

周二上午(浒关院区)

薛雷喜副主任医师

周二、周六全天(三香院区)

柏林副主任医师

周三全天、周四下午(三香院区)

周一上午(浒关院区)

普通门诊

周一至周五全天、周日全天

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hpaixg.com/fsxgjy/7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