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遗体冷冻等待复活手术,50年后复

“佛山姊妹大晒”由本土媒体工作者打理,专业发布女人资讯,周边八卦、烹饪技巧、各种晒图、亲子教育等话题,上方“佛山姊妹大晒”添加。

“妈妈,你沉睡在大地零下多度的低温里。再见面,最短也是50年以后。虽然这是科学家给出的预言,预言也有可能落空,实验也可能失败。但,总还有希望不是吗?妈妈,我们最后一刻也没有放弃,不是吗?”

——这是一名女孩在母亲去世之后深情而奇特的表白

死亡

开始复活的第一步

年5月30日下午5时许,61岁的胰腺癌患者杜虹躺在病床上,已进入弥留阶段。

隔壁房间,两名来自美国的外科医生已经等待了8个小时,事实上,他们从5月19日开始就在为这一刻待命了。

(资料图图文无关)

下午5时40分,杜虹平静地离开了人世。两名美国医生第一时间向杜虹体内注射了抗凝剂、抗菌药物、抗血栓药物,防止血液凝固,并用特制设备按压心脏,保证血液继续循环。

随后,杜虹的遗体被放入装有冰块的木质棺材中,迅速转移到手术地点,耗时约1小时。接下来是灌流,由于人体细胞中含有大量水分,冰冻过程中水分凝固会形成冰晶,极易刺破细胞,造成巨大伤害,所以冰冻技术的要点是使用冰点更低、不容易结晶的保护液代替水分,达到脱水的效果。

美国医生首先用稀释过的保护液,逐步替换遗体中残留的血液。随后,使用仪器打开遗体颈部的总动脉和总静脉,形成一个液体输入的回路,输入保护液,随后开始重头戏——替换头部残留的血液。

替换过程比较漫长,医生会逐步加大保护液的浓度,从动脉输进头部。当人体内保护液浓度达到遗体保存要求后,继续监测静脉输出液体中保护液的浓度,当输出液体的保护液浓度与输入浓度一致时,表示头部水分已完全被替代。

灌流超过4个小时,整个过程需要在冰冻低温接近0摄氏度的情况下完成。此后需要将遗体进一步降温。工作人员使用-60℃的干冰对遗体逐步降温,最终将遗体保存在一个-40℃左右的冰棺当中。至此,遗体冰冻的初步流程完成。

接下来,杜虹的遗体会在冰冻状态下被送到位于美国洛杉矶的Alcor总部(全球最大的冷冻人体研究机构之一)。遗体头部将被分离保存在-℃的液氮环境特殊容器中。

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工作人员将按期添加液氮,保证杜虹的头部长期保存。按Alcor科学家的乐观估计,50年后的科学技术也许就能让杜虹解冻头部、再造身体,也就是——复活。

玩笑

“我也把身体冷冻起来吧”

杜虹,重庆市知名儿童文学作家,今年5月30日去世,享年61岁。

年底,医院做过一次全面体检,报告显示一切正常。然而仅10个月后,去年10月她因胃痛医院检查,彩超结果显示“胰腺占位”。

医院的,是她28岁的女儿张思遥。“医生看了报告单后,表示想和我单独谈谈。”张思遥说,当时母亲就是不答应,坚持要求知晓病情,医院吵了一架,最终是张思遥妥协了。

“胰腺癌三期,医院看看有没有手术的可能吧。”医生最后这样说。张思遥悄悄地上网查询,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会以极快速度夺走生命。

此后,张思遥陪母亲医院,得到的回答基本一致:肿瘤包住了主要血管,杜虹的情况并不适合手术。仅有的一家医院,连1%的成功率也不敢保证。

最终,杜虹放弃了手术,选择了放化疗。去年12月到今年3月初,杜虹的病情还算稳定,平时有空还能在家练练书法,和女儿一起逛逛花市。春节期间病情好转,杜虹还和女儿一起到女婿鲁辰的家乡深圳过年。

3月中旬,杜虹的状况急转直下,检查显示到了终末期。张思遥为此常常偷偷的哭,“反而母亲比我淡定了许多。”张思遥说,治疗期间,网上一则新闻引起了母亲的兴趣:一对泰国夫妇因无法挽救患脑瘤的女儿,把女儿送到美国一科研机构冷冻,期望未来科学发达时再将女儿解冻治疗。

“母亲当时曾半开玩笑的说,我也把身体冷冻起来吧。”

冰冻

她是中国第一人

母亲当时也许只是开了个玩笑,但女儿不这么想。今年5月初,张思遥郑重其事的把帮母亲冰冻身体的想法告诉了丈夫鲁辰。

“我当时听到妻子说的话,真是惊呆了。”鲁辰说,出于安抚妻子的情绪,他决定尝试一下,没想到真的在网上找到国内一家声称可以做人体冰冻的公司,他甚至还和负责人见了面。

对方告诉鲁辰,这项研究已经停止了,况且,要完成人体冰冻至少需要上亿元的资产。

“我们只是普通工薪阶层,如果需要这么高的费用,只能作罢。”结果让鲁辰有些灰心,但他没有放弃。通过几名网络志愿者以及在美国的同学,他辗转联系到了美国一个专门从事人体冰冻研究的科研机构——Alcor。

“联系了几次,我们认为,对方给我们的信息是可信的。”鲁辰说。

“人的死亡并非瞬间完成。”中国农业科学院动物基因工程在读博士魏景亮,是帮助鲁辰夫妇的志愿者之一。

魏景亮告诉记者,从生物学原理上说,在医生宣布患者死亡的第一时间,用科学手段让患者进入“医学稳定”状态,随后再采取一系列方法进行冷冻保存,可以最大限度让人体在有限受损的状态下进入冷冻状态。

“我们相信,冷冻人体在科学水平达到一定的水准之后解冻,是一种希望。”

由于所学专业,魏景亮4年前开始对美国Alcor人体冰冻技术,据他介绍,近十年来该技术有了比较明显的突破,因此近十年间参与并实施冰冻的人数比之前几十年的总和还要多。

(Alcor手术室资料图)

在国内,没有专门的机构对此进行研究,此技术的大多以业余爱好者为主,魏景亮便是其中之一,他们通过知乎等网络平台走到一起。今年4月左右,他们通过网络得知了杜虹的意愿,并与家属进行了联系,随后,又很快和Alcor达成了捐赠遗体的协议。

魏景亮称,据他了解,杜虹目前是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全国首例参与人体冷冻保存以期望“复活”的案例。即使在亚洲,也仅有今年2月份媒体报道的泰国小女孩冰冻头部的案例,应属于亚洲第二例。

《三体》

小说里的故事成真了

“我们从Alcor了解到的情况是,全身冰冻需要万元人民币,只冰冻头部的话,需要75万元人民币。”鲁辰说,经过反复考虑,他们认为冰冻头部的方案比较合适。

只冰冻头部,母亲会同意吗?让所有人都意外的是,杜虹表示愿意。

除了作家、诗人外,杜虹还有一个不被大多数人知晓的身份——她是前不久获得雨果奖的大热科幻小说《三体》的编审之一。在小说中,有一个叫云天明的角色,取出大脑后通过冰冻技术保存,最终通过三体人的克隆技术成功复活。

“妈妈说,50年后能否有效是未知数,但她不介意用自己的遗体做实验,新兴科技总要有人尝试。”鲁辰说,因为母亲节俭,所以他们隐瞒了花费金额。

随后,张思遥卖掉了在北京20多平方米的一套房子,加上杜虹的积蓄,凑齐了所需的75万元费用,和Alcor签了协定。

(网络配图)

在《三体》中,对于云天明的大脑被冰冻技术保存后的场景是这样描述的:“在他们正中有一个工作台,上面放着个一米左右高的不锈钢圆柱形绝热容器,刚刚密封,从容器中涌出的超低温液氦产生的白雾还没有消散,由于低温,那些雾紧贴着容器的外壁缓缓流下,流过工作台的表面,像微型瀑布般淌下,在地板上方消失了。白雾中的容器看上去似乎不像是尘世中的东西。”

如今,杜虹的遗体已在美国洛杉矶完成了冰冻。张思遥与丈夫鲁辰期间已前往美国进行了探视。根据美方机构工作人员介绍,杜虹遗体的处理十分成功,在受损很小的情况下,已通过液氮保存在零下℃的环境中。

至少从封存技术来看,杜虹享受的待遇跟云天明惊人的相似。

约定

“妈妈,我们未来见”

“妈妈的命运多舛。”前日下午,在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的约定见面地点,张思遥告诉记者,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异了,她一直跟母亲相依为命。

张思遥说,母亲有时候坚强到“没朋友”。早年当知青上山下乡,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母亲凭自己的努力考出农村,当上老师,再做到图书编辑。几十年来,母亲为张思遥放弃了很多,包括自己的爱情。

张思遥5岁那年,母亲将她童趣的话整理成诗歌,成为她人生第一首作品,这为她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成为一名编剧打下了兴趣基础。

张思遥10岁那年,杜虹还资助了一名8岁女孩。女孩和张思遥一起喊杜虹“妈妈”,成了家里的第三个成员。如今,女孩已考上了大学,至今还与张思遥姐妹相称。张思遥说,5年起妹妹帮助十几个农村学校建立起爱心书架,为农村孩子送去了大量图书。

“年,外婆病重,为了照顾外婆,母亲放弃了与一位美籍华人的爱情,放弃了去美国定居的机会。外婆去世后,日子刚刚回到正轨,她又患了胰腺癌。”

“妈妈是坚强的。”张思遥说,随着母亲病情恶化,每次抢救都需要打开气管,心肺复苏可能还会压断肋骨,病人的感受会十分煎熬,放弃抢救甚至对病人会更加人道。

这时,美方机构还未做好接收的准备。张思遥几次询问母亲,是否放弃冰冻实验,但杜虹坚定地拒绝了。医生甚至表示,这是她行医十几年来第一次遇见这种情况下要求积极抢救自己的病人。

5月30日,是杜虹的最后一天,张思遥说,妈妈你知道吗,如果计划成功了,也许我们相见时你比我还年轻,也许要你来照顾我。杜虹回答:“那好好哦。”而她的最后一句话,是对着女儿说:“我想抱下你。”

5月30日下午,61岁的杜虹去世,张思遥在朋友圈中写道:“公元年5月30日,17点40分。妈妈,我们未来见。”

那些传说中的复活术

1、低温疗法

美国一女子心脏骤停被冰冻两天后复活

  用冰毯包裹患者身体是最常用的低温治疗手段▲

年11月,时年38岁的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妇女艾米?摩尔突发心脏病导致心脏骤停,进行一系列救治后,心脏仍然没有恢复跳动。在她的心脏停跳20分钟后,医生决定放手最后一搏,对她实施了低温疗法。艾米被“冷冻”两天后,医生逐渐将她“解冻”。医生表示,艾米可以说是“死”了20分钟,但她的大脑却并没有因此而严重受损,再休养一段时间后就能完全康复。

  

2、心脏电击术

最命大的妇女30小时次“死而复活”

年4月,英国时年55岁妇女安?敏特拉姆在家中看电视时突然遭遇“突发性成人猝死症”,心脏停跳昏死过去。医生用电击除颤器对她的心脏进行电击起搏,可敏特拉姆每次被救活一会后,心脏又会再次停跳。在30多个小时中,敏特拉姆的心脏总共停跳次,可每次她都被医生用心脏电击术救活。最后敏特拉姆的心脏终于稳定下来。

3、克隆复活

美国生殖生育专家帕诺斯·扎沃斯▲

据英国《星期日邮报》报道,素有“克隆狂人”之称的美国生育专家帕诺斯?扎沃斯将向世界宣布他的又一项克隆实验∶他已通过从两名死者身上提取的DNA细胞成功克隆出了人类胚胎,也就是说他已经具备了让死人“起死回生”的能力。这项克隆实验必将掀起新一轮激烈的克隆人伦理之争。

  

报道说,扎沃斯这次“克隆试验”的对象共有3名死者,他们分别是:一名出生不久就夭折的婴儿,一名叫“卡迪”的11岁女孩和一名33岁的男子,后两者都死于交通事故。扎沃斯宣称已经用取自后两名死者身上的DNA成功制造出了“克隆人”胚胎。

  

不过,扎沃斯称,同样的技术完全可以用来将取自死者身上的DNA植入人类的卵子,这样就可以创建出完全属于人类的克隆胚胎。

 

4、3D打印复活

3D打印技术复活梵高之耳

一家德国博物馆正在展出梵高耳朵的活体复制品,德国卡尔斯鲁厄市艺术和媒体中心博物馆表示,这只活体复制耳朵的基因材料取自于吕维.梵高,他是梵高的兄弟特奥的玄孙。名为Strebe的艺术家告诉美联社记者,该活体耳朵是他运用活体细胞3D打印技术完成,耳朵被放在营养液保存箱中,可以维持几年。

5、换头复活

意大利神经外科专家赛吉尔讲解他的头颅移植计划▲

  今年4月,意大利神经外科专家赛吉尔?卡纳维罗宣布两年内将完成世界首例人类头颅移植手术,引发外界。据英国《每日邮报》9日报道,手术的准备工作目前有了新进展,中国医生任晓平率领的团队准备与卡纳维罗携手,乐观估计,该项手术将于年12月在哈尔医院进行。虽然这项手术在理论上可以实现,但因缺乏客观的实验室数据,还是存在很大风险。此外,术后免疫系统的排斥反应、中枢神经的恢复,也很有可能使得斯皮里多诺夫再次瘫痪。这项手术在医学界也引发巨大争议。(据人民网、新浪网等网络)

专家称冷冻大脑再复活难度大

  昨日,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Alcor)对新京报记者确认,该基金会已经为重庆女作家杜虹进行了大脑冷冻,遗体冷冻手术在北京进行。不久后,该基金会有望在北京进行第二例冷冻大脑手术。

  杜虹女儿张思遥与此次手术的志愿者、中国农业科学院基因工程与细胞工程方向的博士生魏景亮向新京报记者独家揭秘在京进行冷冻手术的过程:遗体是在京进行冷冻初步处理,运往美国后再进行分体保存。

  专家介绍,由于本人和家属同意,去世后摘取头部行为应该不违法。

  魏景亮称,据他了解,杜虹目前是全国首例参与人体冷冻保存以期望“复活”的案例。

75万人民币冷冻大脑

  杜虹是重庆知名儿童文学作家,今年5月30日因胰腺癌去世。在治疗期间,一对泰国夫妇因无法挽救患脑瘤的女儿,把女儿送到美国一科研机构冷冻的新闻引起杜虹兴趣。

  随后,杜虹的女儿张思遥、女婿鲁辰通过网络志愿者以及在美国的同学,辗转联系到了一个专门从事人体冰冻研究的科研机构——美国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英文名称Alcor)。

  据报道,该基金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体冷冻机构之一。杜虹一家选择了花费12万美金(约75万元人民币)大脑冷冻。

冷冻人脑后复活难度大

  据重庆晚报报道,5月30日下午5时40分,杜虹逝世。随后,杜虹的遗体在北京经过了4个小时的灌流手术后,遗体冷冻的初步流程完成。随后运往美国进行分体后保存。如今,她的大脑已经存放在该基金会的所在地亚利桑那州凤凰城。

  张思遥与鲁辰已前往美国进行了探视。根据美方机构工作人员介绍,杜虹遗体的处理十分成功,在受损很小的情况下,已通过液氮保存在零下℃的环境中。

  据专家介绍,借助此技术进行复活的难度很大。

  杜虹曾对女儿、女婿说,50年后能否有效,是未知数,但她不介意用自己的遗体做实验,新兴科技总要有人尝试。

■释疑

人体冷冻术在哪做的?

  设备药品从美国带过来;医院和殡仪馆完成

  昨晚,杜虹女儿张思遥与此次手术的志愿者、中国农业科学院基因工程与细胞工程方向的博士生魏景亮向新京报记者介绍,遗体是在中国运到美国后,再进行分体保存头部。

  张思遥介绍,杜虹是在北京做的手术。去世之前,医院转到了医院,医院去世,医生宣布死亡,开始进行冷冻程序,然后拉到了一个殡仪馆。

  “手术是在殡仪馆的尸体防腐间做的。”张思遥称,找到愿意医院和殡仪馆非常不容易。最开始,他们几乎准备在家里完成。确定手术没有触碰现行法律后,他们找到了两家“很正规”的医院与殡仪馆(这两家机构均要求匿名)。此次手术所有的设备和药品,都是医生从美国带过来的。最初,因为害怕手术用药过不了海关,中国也准备了大部分的设备,最终顺利过关。

  新京报记者昨日向卫生和殡葬管理部门反映此事件。卫生部门一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此事件不在我们的职能范围内,不是我们所管辖的事情。”

  北京市殡葬管理处主任黄峭泉和北京京润律师事务所律师韩骁认为,如果是科研需要,本人和家属都同意,从遗体上把人头切下来目前应该不触犯刑律。“但殡仪馆肯定没有条件做此类手术。如果由殡仪馆出面找医疗机构做切头,一旦家属反悔,这些机构可能面临法律风险。”黄峭泉认为。

人体如何运到美国?

  美国公司完成运输;因医学科研需要需办理审批手续

  张思遥称,遗体从殡仪馆到运出境,需要经过非常复杂的审批程序。

Alcor基金会委托了美国一家专门负责外国人遗体运输的公司完成了这一过程。在手术完成后,该运输公司负责了出境全程,张思遥没有再陪同。手术结束大概半个月后,接到了Alcor基金会的电话通知,称杜虹遗体已经到达美国。根据海关总署43号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进出境物品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限制进出境物品表》中,并未对遗体通报关作出特别说明。

  曾在海关工作的关税领域专家何晓兵告诉记者,个人运送遗体这种情况很特殊,在海关规定中并无特别说明。

  此前,多部门出台的《尸体出入境和尸体处理的管理规定》明确规定,因医学科研需要,由境内运出或者由境外运进尸体,应当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和卫生部、质检总局《关于加强医用特殊物品出入境卫生检疫管理的通知》的规定,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何晓兵表示,美国法律对遗体进出境的规定可能就更复杂,因为与中国处于不同法律体系,涉及海关、质检等多部门。

  何晓兵说,此次事件比较罕见,从法理上说,是法无禁止皆可为,但具体如何执行可能尚无先例可循。

  Alcor基金会行政助理马吉·克莱玛昨晚对新京报记者介绍称,Alcor基金会是一家非盈利机构。“我们不会利用冷冻术挣钱。”她说,“只是通过会员的会费维持运营。”

  在美国,对大脑或者人体实行冷冻术是合法的。Alcor基金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体冷冻机构之一。目前有例病人在阿尔科进行人体冰冻,其中60%为大脑冷冻。

  克莱玛表示,由于目前技术的限制,基金会只负责“冷冻”,不会负责“复活”,基金会只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人脑活性能保持50年吗?

  理论上可行,但复活要跨越脊髓链接等艰巨挑战

  医院的器官移植医生向新京报记者介绍,按照文章的描述,美国医生冷冻杜虹遗体头颅部分的过程和原理,和临床器官捐献与移植领域的器官获取、保存非常相似。

  -摄氏度的低温环境,是医学上细胞、组织保存的“通用”环境。比如,公众现在已经比较熟悉的造血干细胞。而设于北京的中华骨髓库、北京市脐血库,在保存造血干细胞时,都使用液氮罐。

  根据北京市脐血库的官方宣传,一份脐带血,在液氮罐的有效保存期,是18年以内。这个时间,与50年相比,也相差甚远。

  上述医生解释说,无论对组织、细胞,还是对器官,低温保存,是要降低它们的代谢,以及所需要的能量。这样,处于体外无氧状态的细胞或器官,基本不需要能量,但依靠保存液中供给的微少能量,也能保存基本的活性,以待在合适的时机“重建生命”。

  但再小的冰晶,对细胞和组织也会产生伤害。这位医生认为,在-摄氏度低温环境下保存一个器官,其所需的保存液,还要拥有很关键的防止结冰功能。在临床器官移植领域,一个肾脏体外保存的标准时间是24小时以内,一个肝脏是12小时以内最佳。保存杜虹头颅的保存液究竟是何配方,他说,“难以想象和分析”。

  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贾旺说,在目前的医学技术支持下,神经被低温冷冻50年,复苏的可能性是有的。

  不过,冻存的神经组织即使恢复了活性,能否移植到另外一个身体上,并产生新的生命,还要跨过脊髓链接,中枢神经再生等多重艰巨的挑战。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最好
怎么样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hpaixg.com/gjyzl/1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