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是结缔组织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系统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年女性高发,儿童和老年人也有发病,常累及多关节,可发展为关节僵直、畸形,致残率高,影响生活质量,一般需要终身维持治疗。许多药物虽然近期效果良好,但副作用不容忽视。
与传统的以非甾体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物、糖皮质激素等相比,生物制剂的应用为患者带来了福音,临床指南推荐对应用传统药物无效的患者使用生物制剂,目前FDA和EMA推荐的生物制剂有九种,另外FDA还推荐托法替尼。
但是随着用药时间的不断延长,临床出现了许多新的不良反应的报道,虽然其不良反应的频率很低但影响较大,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这些毒副作用使临床医生在生物制剂使用时不能得心应手,甚至出现治疗不规范的情况。
已有报道的严重不良反应包括可以影响人体免疫系统,常并发继发感染如结核杆菌感染、真菌感染、机会感染、细菌感染;还可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加重固有心力衰竭;系统性红斑狼疮样综合征;肿瘤;局部反应;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国内有少量病例报道了输注托珠单抗注射液可以发生严重的心脏毒性反应。
国外的一篇报道总结了例临床研究共计例病人应用生物制剂后的严重副作用,评价的药物包括阿巴西普,阿达木单抗,阿纳白滞素,赛妥珠单抗,依那西普,高利单抗,英夫利昔,利妥昔单抗,托珠单抗和托法替尼。研究分析发现使用赛妥珠单抗与不使用生物制剂治疗的患者相比会显著增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风险升高约45%。赛妥珠单抗与使用阿巴西普,依那西普,高利单抗,利妥昔单抗和托法替尼的患者相比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是明显升高的。使用托珠单抗的患者较使用阿巴西普,依那西普,利妥昔单抗的患者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其他各生物制剂之间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各组之间的死亡率比较并无明显差异。
另外也有人对不同年龄段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生物制剂的严重不良反应进行了比较,发现死亡率、心血管并发症和肿瘤发生率并无差异,但不良反应中严重感染的发生率在老年患者人群(大于65岁)中明显升高,在大于75岁的高龄患者中升高更加明显。因此在对老年人选择临床生物制剂治疗时应做到充分权衡利弊,使用时药量酌情调整。
生物制剂各有其特色,价格较高,不论应用哪种生物制剂都要注意其安全性。对临床大量病例的安全性评估可以全面了解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生物用药的不良反应情况,使临床用药更加合理。而新品种的开发和研制也在不断进行,对严重不良反应的重视可以使生物制剂更加完善的发挥其功效,造福于患者。
作者简介
大睿,上海交通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临床医生,研究方向:镇痛镇静药物的临床应用,脏器保护作用机制及影响。
来源:制药在线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制药在线立场。本网站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客服
投稿邮箱:Kelly.Xiao
ubmsinoex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