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为阴,夏为阳。冬病夏治,以阳补阳。
"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症、喘症、慢性泄泻、关节冷痛、怕冷、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
"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
骨关节炎主要是由于风寒引起的血液循环不通畅,致使包括肌、韧带、滑囊、筋膜的营养供给不良导致的疾病。关节病变除有疼痛外且伴有肿胀和活动障碍,呈发作与缓解交替的慢性病程,部分患者且可出现关节致残和内脏功能衰竭。
中医对此类病症的治法有许多种,如祛风、散寒、除湿、润燥、清热、泻火等。但总的不外乎扶正与驱邪两大类。扶正法的主要作用是调整体内的阴阳、气血、脏腑的生理功能,增强机体的自身抗病能力等。驱邪法则主要是指根据因感受风寒湿等外邪的偏盛和病症的差异而采取对症的或清热解毒、或祛风除湿散寒等治疗方法。
骨关节病患者注意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阳气逐渐衰退,肌体的防御功能减弱,脊柱、骨关节的退行性老化逐渐加重,加之风、寒、湿等属于阴寒性质的病邪侵袭人体,骨关节疾病就会发生了。在颈部就会感到颈部僵硬,头昏,肩背酸痛,上肢麻木,畏寒怕冷等症状;在腰及膝关节就会出现腰痛、一侧或两侧下肢疼痛、麻木,不能久站久立久走等;在膝关节就会表现为膝关节疼痛、畏寒怕冷、喜温喜热甚至出现关节肿胀、活动不利的症状,许多中老年人到了夏季尤其是“三伏天”,还在穿秋裤、戴护膝。因此增强和改善体质,顾护正气,祛除和防止外邪侵袭是本病的防治关键。
夏季伏天是治疗骨关节病的最佳季节,一方面自然界夏季阳气旺盛,人体之阳气亦随之欲升欲旺,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此时治疗,阳虚者予以助阳,内寒凝重者予以温里祛寒,疏通经络,扶助阳气,温里祛寒,更好地发挥扶阳祛寒的治疗目的。另一方面,夏季天气炎热,人体腠理开泄,在此季节对骨关节病的患者进行治疗,能很好地调节人体脏腑功能,行气活血,改善体质,祛除风、寒、湿、邪,达到治疗目的,有助于彻底清除病邪“宿根”。
沉香十七味丸
成分沉香、苦参、诃子、川楝子、栀子、马钱子(制)、旋复花、木香、刀豆、丁香、肉豆蔻、制草乌、白萝卜干、紫河车(干)、广枣、黑芸香、兔心。功能主治镇“赫依”通脉,止痛。用于“赫依”血不调,颈项强直,烦躁不安,恶血陷肾,肾损血盛,“白脉病”,脑部刺痛。用法用量口服。一次7-13丸,一日1-2次,或遵医嘱。那如三味丸
成分诃子、荜茇、制草乌。功能主治消“粘”,除“协日乌素”,祛风,止痛,散寒。用于风湿,关节疼痛,腰腿冷痛,牙痛,白喉等症。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5粒,一日1次,临睡前服,或遵医嘱。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