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疼痛、红肿及发热,甚至出现晨僵及活动受阻,这些均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能需面对的情况,有患者更担心运动会导致关节出现疼痛,因此而避免做运动。风湿科专科陈医生指出,「选择合适运动有助纾缓痛感,尤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运动可助患者保护心脏。」
不少人误以为进入冬天,温度与湿度改变会令关节疼痛更为严重,然而这只因温度与湿度影响患者情绪,以致痛楚敏感度提高,而非关节发炎情况转坏。陈医生解释,「当患有炎症及痛症,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红斑狼疮症等,患者对痛楚的感觉可受环境因素影响,虽透过检查不会发现发炎指数上升,但情绪差可导致痛感较为明显。」而运动则可改善情绪,从而减轻痛楚。
运动助维持状态
适量运动可以强化肌肉并纾缓关节负荷,但患者应避免撞击性、负重类及高强度活动,如拳击等,以免伤及关节。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致肌肉萎缩,患者未必有足够的肌力去玩海上直立板、冲浪及行山等热门运动,建议患者可做伸展运动、慢跑及游泳等温和运动以维持身体状态,亦可减低患心血管疾病及因身体过重而增加关节负担的风险。
适时治疗可缓解
虽目前未有治疗可令类风湿性关节炎断尾,但适时治疗可达至缓解,大大减低关节变形及出现并发症的风险。视乎严重程度,病情较轻者可先使用消炎止痛药及传统抗风湿药,如甲氨喋呤及羟氯喹等延缓病情和减轻炎症。
如病情较严重或副作用影响患者生活,医生亦可处方针对性治疗如生物制剂及新一代口服标靶药等。生物制剂可针对特定发炎因子,虽有较少副作用,惟部分传统生物制剂长久使用或出现抗药性,且部分需由医疗人士定期注射。而新一代口服标靶药则针对性地抑制JAK酵素酶,可阻止发炎讯息传导。患者每日服用一次,相对地较方便,发炎指数较快回复正常水平,使炎症得到控制。
日常护理同样重要
虽药物可助类风湿性关节炎达至缓解,陈医生表示,「恰当的日常护理亦有助纾缓病情,宜双管齐下。患者可按需要接受物理治疗,如关节回复平常状态,亦可建立运动习惯以防肌肉萎缩。」每位患者情况亦有别,如有疑虑应咨询医生,共同制订治疗计划。
(图文来自〈楷和〉)
以上资料只供参考,本公司保留最后决定权。
本公司与相关医疗中心正式签署了长期合作协定,经本公司预约可获特别优惠(价格:HK$3,-8,)。
欢迎浏览本公司网址: